黃 燕
抖音上一個段子,有三句話,說的是:月薪三千的都刷短視頻,資產過千萬的都看新聞聯播,資產過億的都看《人民日報》。雖然是個段子,但挺多人點贊,說明有不少人認同。從中,我感到了一喜一憂。喜的是作為主流媒體,我們重大主題報道的含金量就是高,夠權威!但憂的是,我們的報道有沒有真正做到曲高但和眾呢?目前我們所提供的產品、所能產生的影響和效果,與黨的需求,可能還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對于“新時代重大主題報道創新與實踐”的思考很必要,也很重要!
我在《江西新聞聯播》工作了21年,日常的工作就是專心做好聯播的主題宣傳,接觸了大量的主題報道和大批從事主題報道的記者與編輯。主題報道占據了我們節目最主要的版面,最主要的分量。但恰恰是主題報道、正面宣傳,容易麻痹大意、慣性操作,有些記者認為這是做錦上添花的文章,哪怕是說過頭了、說大了一點,也沒關系;還有一部分記者喜歡“來快活”,成了抄材料的高手,陷入套路化、模式化報道;還有的在尋找故事時不愿下功夫、動真格,有時為了趕緊完成報道,沒有沉下去了解群眾的喜怒哀樂、人生故事,這樣的節目,就無法真正做到打動受眾。江西廣播電視臺領導在審片時,經常會提出并且提醒這些問題,也會傳授一些方法。所以,我寫作這篇論文《以“六個統一”提升重大主題報道水平》時,就想把平常遇到的一些情況、受到的一些觸動列出來、寫下來。
如何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指明了方向:講好故事,事半功倍。這意味著,先要找到一個好故事,一個主題積極的、內容充實的、情感豐富的故事,然后要為這個好故事找到好的講述方式,講得生動、講得形象,才能讓受眾愿看、愛看。重大主題報道的選題具有重要性、顯著性,與國家發展、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本身就是好故事。因此,我們的重點要放在如何把故事講好上。圍繞重大主題報道的敘事表達,我在論文中從六個方面分析了日常采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并以一些成功的重大主題報道為例,嘗試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思路。具體來看:“完成式與進行式的統一”提出化靜為動,解決典型報道或成就報道時效性不強、節奏感不強的問題;“老話題與新視角的統一”提出守正創新,解決同題報道或紀念性報道容易同質化、陳舊化的問題;“普遍性與典型性的統一”提出心至身入,解決因站位不高、采訪不深導致的事例不鮮明、人物臉譜化的問題;“策劃感與真實感的統一”提出尊重事實,解決因策劃先行、按圖索驥導致報道坐而論道、信服力不強的問題;“硬主題與軟表達的統一”提出以小見大,解決因敘事用力過猛導致的報道不接地氣、不好看的問題;“正能量與大流量的統一”提出用互聯網的“玩法”與受眾互動,解決主題報道在新媒體陣地影響力不足、粉絲黏性不強的問題。講故事的方法和技巧有時候對傳播的效果能夠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在新聞實踐中做好這“六個統一”,能夠使重大主題報道一改正統、沉悶的“面孔”,多維度助力重大主題報道出新出彩、時尚悅目,真正讓受眾眼前一亮、心中一暖,而這也正是我和我的同事們為之不懈努力的。
有首歌唱得好:江西是個好地方!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為新聞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滋養。眼下,各行各業掀起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涌現出的典型和亮點,將成為重大主題報道的絕佳題材。為時代發聲,為發展助力,我由衷地感到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能夠通過我們的主題宣傳,讓每一篇有血肉的作品、每一次有情懷的講述、每一個有溫度的鏡頭,成為新征程上照亮江西不斷前行的溫暖火把,是一種追求、是一種責任,是我們最大的榮幸,值得倍加珍惜、矢志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