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陽陽
我國一直重視著社會治理的價值導向工作,積極倡導建設社會主流價值觀念以引領社會思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我國社會主流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轉化為人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在中宣部和中央文明辦發布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也明確指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和生活化。社區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和關鍵環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是維護社會穩定、整合社會意識,保障社會系統正常運行的重要途徑。在社區治理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作為社區治理的目的,從而在社區居民中建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全體公民自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在當前背景下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融入社區治理,對推動基層社區治理工作高質量發展有著現實性的意義。
共同體思想將共同體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自然共同體”,這是早期人類生產力落后階段為克服個體局限,實現社會發展而產生的共同體形式,該形式實現了人類由蒙昧到文明的偉大跨越,擺脫了自然的限制,建立了文明社會。二是“虛幻共同體”,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私有制開始出現,人類個體的獨立性不斷增強,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開始出現沖突。人類社會為了解決沖突,協調不同個體的利益產生了另一種共同體形式,但這種共同體形式不僅無法代表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所標榜的“共同利益”無法實現,往往成為一個階級用來反對另一個階級的聯合體,因而被稱為“虛幻共同體”。[1]三是“真正共同體”,該共同體形式是在對資本主義“虛幻共同體”批判的基礎上,結合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發展所提出的共同體形式,該形式下人將實現個體的自由與解放,每個人是平等的,都擁有主動追求全面發展的權利。社區符合共同體思想中對共同體的要求,是全體居民的“共同體”,社區居民只有形成共同體意識,認識到個人利益與社區利益息息相關,才能形成真正的社區共同體,并成為社區治理的主體,共同體思想解釋了共同利益是維系鄰里關系,實現社區共治的基礎。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將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為一體,明確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是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治理的必然選擇。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核心在于“共”字,是指在基層公共事務中全民共同參與、自主決策、共同管理,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在我國社會治理理念中的集中體現。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分為共建、共治、共享三個部分,共建是基礎,指公民參與公共事務,全體公民是開展社會治理的基礎和起點;共治是途徑,指公民是社會治理的參與者,需要通過協調合作的方式積極表達治理建議,參與解決各類公共治理問題;共享是目標,指公民公平地享受社會治理的成果。社區治理引入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闡述了社區治理的必要性和實現途徑,為社會治理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奠定了現實基礎。[2]
當前基層社區采取了多種舉措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具有一定創新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當前社區采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舉措總結如下。
開展社區居民培訓教育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的主要做法,其目的是向社區居民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什么”,培養一批了解、認識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層社區工作者。主要采用對社區工作者的學習培訓、黨員志愿者的學習培訓和對社區居民的學習教育三種途徑,分別對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和普通居民三種群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訓學習,對群眾的宣傳教育一直以來是我國開展社會治理工作的主要舉措,因而多數社區將對社區工作者、居民和黨員的培訓教學作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的出發點。
多途徑宣揚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區開展融入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社區中樹立宣傳標牌,建立文化墻和大字報、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是大多數社區所采取的主要宣傳手段,為社區居民培養一個了解、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氛圍。
通過樹立榜樣和典型事跡是基層社區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在社區內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開展相應的榜樣先鋒、典型事跡宣傳活動,如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綠化先鋒”行動、圍繞道德建設的“道德模范”行動等。通過先進典型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與內涵,通過評獎評優引導社區公民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種基層社會治理形式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當前社區工作充分認識到了舉辦群眾性社區活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構的積極作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建設中開展多樣化社區活動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的重要途徑。各社區通過組織社區文化活動內容宣傳隊、編排各類文化活動事跡等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區活動的方方面面。部分社區還開展了具有幫扶性質的志愿活動,力求通過文化引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人們自覺的實踐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融入治理。[3]
當前基層社區在社會治理中貫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采取了一定舉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實際調研中,發現基層社區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的具體工作中仍面臨一定的困境。
社區治理中的社區居民參與分為兩種,一是廣義的社區治理參與,即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共建共治共享,二是狹義的社區活動參與,即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召開的公共事務、公共活動等。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而言,本文討論的是狹義的社區活動參與,社區居民活動參與度是造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存在的首要困境,主要表現為社區居民少有參與社區組織的公共活動,包括各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宣傳活動,如普法宣傳、“道德模范”選舉等,即使參與,也是被動式的參與,積極主動的參與者較少。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當前基層社區組織活動形式單一、時間冗長,社區開展活動局限于線下式的活動,活動形式單一,相關宣傳活動大都為固定式的講座宣傳,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其次時間冗長也乏味,部分活動時間也與居民工作時間存在沖突,居民也不愿意將自身休息時間花費在“無聊”的社區活動中。二是社區參與群體固定,長久以來社區活動的參與者主要以老齡人群為主,使得社區活動局限于一個群體的喜好,對其他群體缺乏吸引力,其他群體逐漸在社區活動中邊緣化,這使得社區活動的宣教功能難以有效發揮,對利用社區活動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了一定阻礙。
社區實踐活動和宣揚活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的宣傳載體,通過相應的社區實踐活動和宣揚活動才能將抽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廣大社區居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幫助社區居民將價值理論轉化為實踐行動。當前社區采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方式缺乏吸引對價值體系宣傳融入社區造成了一定阻礙,當前社區采取的宣傳方式仍停留在傳統的“橫幅標語”“主題活動”“電子屏展示”等這種司空見慣的宣傳方式,宣傳缺乏吸引力造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區中滲透不足,影響社區居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社區創建社區活動過于隨意,在社區治理中沒有從群眾出發,沒有去主動了解群眾需求,重管理而輕服務,日常活動開展時疏于溝通,以應付檢查為宣傳的首要目的。這些行為一方面加深了社區居民對社區組織的誤解,另一方面也削減了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活動得積極性,對利用社區活動培育居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造成了消極影響。
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社區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的重要體現,社區文化包括了社區精神、價值觀念和治理方式等多個方面,其中價值觀念是核心。當前社區文化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待加強,在社區價值觀念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融入不夠,主要是由于當前社區文化資源碎片化、社區鄰里關系淡漠等。在社區價值觀念建設與培育中,由于成本社區活動主體的多樣化,對社區價值觀念的建設沒有從社區治理的其他領域獨立出來,呈碎片化的隱匿于其他社區事務中,因而社區價值觀念難以系統性、完整性地在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難以通過社區文化得到踐行與培訓。其次在社區鄰里關系建設中,當前多數社區鄰里關系淡漠,鄰里間缺乏信任,存在距離與隔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要求的和諧、友善仍存在一定距離。這一情況使得鄰里間難以就社區問題達成共識,在具體問題上重私德而輕公德,對社區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在社區治理中難以凝聚價值共識、難以發揮出團結協作的力量。
在提升居民社區事務參與度中汲取共同體思想的理論經驗,通過打造認同感與歸屬感的方式塑造社區居民的共同利益,將社區塑造為全體社區居民的“共同體”,首先從搭建社區公共事務參與平臺出發,以解決社區“糾紛”為切入點,建立具有特色的“社區評議會”,依托于平臺調解鄰里矛盾,協助解決鄰里糾紛,從矛盾解決出發拉近居民間的關系。其次依托公眾號、小程序等建立居民可參與的網上網絡,豐富社區居民活動了解和參與路徑,提高青年人參與機會。最后創新社區活動參與方式,摒棄過去形式單一、時間冗長的社區活動,在社區活動中以居民為主角,以居民共創為活動起點,加深社區居民對社區活動的參與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主題也能讓居民在活動創作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另外在活動形式選擇中可以多以線上、戶外等形式為主,在活動時間選擇上以休息日為主,盡可能縮短活動時長,在活動創設中以小而美的展覽、觀看活動為主,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度,有利于通過社區活動培育居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后豐富居民的社區活動載體,當前社區治理可以利用多種載體如公眾號、互聯網平臺等,在具體活動中可以開展基于線上組織、居民自動參與的社區活動,例如基于“隨手一拍”的賞花、觀景活動等,開展基于新媒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活動,利用新媒體調動青年居民的參與度,有助于社區治理行為的開展。
社區宣傳活動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區治理的重要載體,開展形式多樣、主題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活動既能夠促進社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同時還能夠加強居民間的互聯互動,拉近鄰里關系,構建和諧社區。將興趣展示、特長表演納入社區宣傳活動中,將社區宣傳活動作為個人特長展示的平臺,緊跟時代,更新宣傳工具,引入自媒體短視頻作為宣傳展示渠道,將新媒體作為社區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陣地。打造特色主題宣傳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宣傳活動吸引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作主題的特色主題活動創作能進一步加深居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另一方面搭建全體居民參與的社區微平臺,實時反饋社區居民的現實需求,及時解答居民問題,通過在線投票、實時論壇的方式實現對社區公共事務的處置處理,實現一種基于線上的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可度,進一步推動實現社區治理培育居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同時在宣傳活動開展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解于具體的主題活動中,將傳統節日或特殊日期與活動融為一體,例如在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中開展文宣活動,以國慶節為契機宣揚愛國、以勞動節為契機宣揚敬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區文宣活動開展的價值指導,使價值觀念培養與社區治理形成合力。
社區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區治理中實現的具體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社區文化中首先要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區文化建設的引領作用,將社區文化作為社區治理工作的獨立領域以開展,以社區為個體,發掘社區中蘊藏的文化資源、文化產品,如吉祥物、代表人物、色彩等,打造依托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獨屬于社區自身的價值觀念,并通過獨特的文化產品呈現在社區居民日常生活中。其次在文化建設中從居民的具體需求出發,遵循“以居民為中心”的服務原則,時刻深入社區、深入一線、貼近群眾,從居民需求出發開展針對性的文化活動,強化社區文化的育人能力和價值觀培育能力,從而協助凝聚社區價值共識。另外重視社區鄰里關系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和諧、友善為指導開展社區治理,一是加強志愿活動建設,吸納更多社區居民作為社區的服務者,通過共同的、互助式的志愿服務活動拉近社區各成員的距離,消弭矛盾。二是重視和健全社區治理的矛盾調停治理,在具體治理行為中以法治、誠信、友善、文明、和諧等價值觀為導向,有規范、有保障、可協調的調停社區矛盾,削減社區居民間的隔閡和距離感,從而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和歸屬感。同時化解具有源頭性質的社區矛盾,對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團結共處有著現實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