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苗苗
主旋律動畫是指以動畫技術為主要制作和表現方式,結合經典的和新時期的藝術創作與表現手法,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主流社會廣泛接受的價值觀、文化內容、生活方式等為素材,經過系統創作而形成的多種形式的動畫作品。[1]具體來講主旋律動畫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以能充分體現時代主流意識形態的革命歷史重大題材影片和與普通觀眾生活相貼近的現實主義題材為內容,符合生活和時代的審美價值并謳歌人性人生的動畫。
我國主旋律動畫作品的發展與中國近現代歷史變革息息相關。我國主旋律動畫作品發展歷史較長,早在1935 年,張樂平的作品《三毛流浪記》就將中國動畫推向世界。到了建國之后,中國的動畫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涌現出了諸如《大鬧天宮》《小八路》《哪吒鬧海》《神筆馬良》《天書奇譚》等一大批優秀的主旋律動畫作品。這些作品題材多樣且意境深遠,在國內外都廣受好評。20 世紀80 年代到90 年代,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歐美和日韓的動畫進入中國,諸如《變形金剛》《聰明的一休》《奧特曼系列》《圣斗士星矢》《機器貓》等外國動畫迅速占領了中國各大電視臺黃金時段的熒幕。自此,中國的主旋律動畫進入突破題材內容的瓶頸時期。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和科技的發展以及政府對動畫產業的重視,中國動畫人奮起直追、創新思維,像《翻開這一頁》《最可愛的人》《追夢者》《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等一大批優秀動畫作品俯拾皆是,這些動畫作品從文物歷史講到人物事件,畫風主題各有不同。進入新時代,中國動畫行業正踏上從規模數量增長為主,到質量水平提升為主的轉型發展之路。主旋律動畫作品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語言提高了主旋律作品的親和力,提升了傳播力和影響力。主旋律動畫作品優質作品不斷涌現,題材類型豐富多元,持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風美學風格突出,致力于講好中國故事,取得了較高的關注度和討論度,中國的主旋律動畫板塊重新聚集起了眾多的國漫迷,其宣傳陣地的價值日益擴大。
(1)鮮明的政治色彩
主旋律動畫作品日益成為宣傳和引導意識形態的重要載體,將我國主流的價值觀念嵌入動畫作品的敘事過程中,主旋律動畫作品因此具有濃厚的思想教育意義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體現了明確的價值觀和鮮明的政治色彩。首先,表露出鮮明的民族性。其從創作之初就始終堅持著民族政治立場,以中華民族精神為立足點取材表現黨和軍隊光輝業績的革命歷史題材和弘揚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作品,表征的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屬性和民族精神。其次,彰顯了鮮明的時代性。主旋律動畫作品聚焦時代發展,緊跟時代步伐,對體現時代精神的現實題材進行取材,生動而深刻地闡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與當時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與其時代精神和時代訴求緊密貼合。這個特點賦予了動畫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啟發和階級教育,達到了對觀眾鼓舞、影響、提高的作用。
(2)強大的隱性教育功能
主旋律動畫作品目前受眾范圍較廣。隨著媒體的豐富和接觸動畫產品的手段的便利,動畫已經不再是兒童們的專利,逐漸受到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追捧。據調查,目前國內動畫的受眾群體的“絕對年齡”構成上,13 歲及以下的受眾群體占總人數的11%, 59%的觀眾年齡在14 到17 歲,18 歲以上的觀眾占到30%。[2]主旋律動畫作品的受眾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接受者之一。這都表明主旋律動畫作品正以一種雅俗共賞的形式,通過它獨特的媒體傳播優勢,加之栩栩如生的畫面和引人入勝的聲音,利用畫面和音樂將觀眾拉到劇情之中。在這個過程中,主旋律動漫作品使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作品傳達的價值觀念。
(3)較高的藝術欣賞性
主旋律動畫作品充分發揮動畫作為幻想藝術的特點,運用奇觀化的后現代敘事和世俗化的形象設計對主題的表現形式進行大膽重構。其基于客觀的歷史事件和體現時代精神的現實題材,使得幻象與現實相結合,帶領觀眾穿越到歷史現場,以更具親和力的敘事方式對歷史事件進行再度呈現,打破傳統主旋律作品敘事議程枯燥呆板的局面,迎合受眾賞析的心境,使新時代的受眾對歷史題材有了深入了解的欲望。除了在內容性上因感染力帶來的傳播動力,動畫故事本身及動畫角色形象等視覺和聽覺因素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得到各個民族和階層的認可。動畫作品卡通式的演繹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受眾認知,適合不同思想階層受眾的解讀。
主旋律動畫作品以其生動、幽默的可視化語言,使高校學生在放松身心觀賞影片的同時激發其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弘揚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內容。[3]比如,2019 年的國產主旋律動畫作品繼續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創作,同時緊扣慶祝新中國成立70 周年主題,作品飽含愛國情感、承載家國情懷,在引領青年一代傳承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動畫片《從未變過》采用動畫加真人實拍的創作手法,將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和現代社會的楷模人物重疊對比,展現了中國源遠流長的東方文化和源源不竭的中華精神,吸引各年齡段受眾對時代進行關注和理解;《幸福路上》《1992 年,我出生在中國》等主旋律動畫作品,生動反映脫貧攻堅偉大成就和感人故事。《逆行者》《天使的眼睛》等作品真切表現一線醫務工作者、共產黨員的感人事跡,這些動畫作品都與時代精神、時代訴求緊密貼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是指承載和傳導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為教育者所運用、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式。[3]思想政治教育載體類型主要有語言文字載體、活動載體、文化載體、傳媒載體以及管理載體。主旋律動畫作品屬于傳媒載體,同時也是現代傳媒載體。主旋律動畫作品作為一種受眾范圍較為廣泛的影視作品類型,它以動畫化、卡通式的演繹形式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觀念和政治素養要求貼附于主旋律動畫作品這一傳播媒介上,潛移默化地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激發了廣大青年人實現中國夢的思想與共識。主旋律動畫作品緊跟時代步伐,其傳播內容具有時代性。[4]其在一定方面彌補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形式匱乏的窘境,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
主旋律動畫作品兼具有教育性和娛樂性,其通過寓教于樂、歷史再現以及榜樣效應等形式,兼具主旋律表達與觀賞性,切實地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可視化和可觀賞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性。首先可以增強高校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強烈認同。主旋律動畫很多優秀的作品都來自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挖掘,既對各個時期歷史事件進行創作,也對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進行挖掘。這些民族化元素的運用繼承傳統,立足傳統,探索民族化,成功喚醒了觀眾內心的群體歸屬感和群體規范意識的“集體無意識”,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競爭力。其次可以增強文化自信。主旋律動畫作品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近些年來主旋律動畫作品的崛起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和創新性發展,促進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融合,這也促進了國漫的精良制作和走出國門,增強了民眾的文化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本質要求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征和時代內容進行改革創新,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鮮血液。主旋律動畫作品很多取材自體現時代精神的現實題材,比如在《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中一只戴著氧氣罩的兔子在病床上,彌留之際,他把手伸給后輩說道:“我的路走到今天也就結束了,我們的大國夢就交給你們了”。這只兔子原型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他為我國“蘑菇”事業傾盡一生心血。那兔的故事用動物形象弱化了那些實際的沉重的信息,同樣也詼諧地詮釋了每一只兔子都有一個大國夢的民族認同感,并由此進一步的升華內容主題,引燃觀眾的認同。主旋律動畫作品切實觀照時代精神,有助于教育者運用時代精神的藝術化表現形式來教育和引導高校學生關注當下,同時也可引導高校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讓優良傳統照進現實、照進實踐,從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主旋律動畫作品價值的有效實現離不開主旋律動畫作品、高校學生和高校三個主體。主旋律動畫作品是載體,高校學生是對象,高校是價值實現的重要陣地,只有三者實現自身的提升和完善,主旋律動畫作品的價值才能得到實現。[5,6]
載體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各要素相互聯系的樞紐及其相互作用實現的形式。主旋律動畫作品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媒載體,就要以制作精良、內涵豐富的作品教育、引導和鼓舞高校學生;就是要以積極向上,引人向上的文藝作品,觸動高校學生的心靈。但近年來,我國動畫的創作在急于向日美動漫學習的同時,在具體創作過程中出現了因為定位不準、急功近利而造成的作品質量下降問題,其中不乏有些動畫角色造型粗糙、背景設計簡單、制作技術低劣。甚至在有的動畫作品中原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藝術設計和表現形式正在逐漸被弱化。這些動畫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實現毫無用處。因此,在主旋律動畫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注重主旋律動畫作品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即主旋律動畫作品要教育和激勵高校學生,也要強調可以為高校學生提供娛樂和美的享受,提高高校學生素質,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務。
高校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活動的接收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在把主旋律動畫作品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高校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表現為,在利用主旋律動畫作品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注意貼近高校學生的實際,要研究高校學生的心理,要讓高校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有關主旋律動畫的活動中來,要促進高校學生的自我教育,激發自我教育的意識,培養自我教育的習慣,將教育內容轉化為自我要求,高度發揮高校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同時也要注意選擇一些新載體,對大學生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主旋律動畫教育活動。要堅持時常教育,不搞“形式化”、“片面化”,以高校學生為出發點、以高校學生為落腳點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落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高校學生所學、所用、所感。
在主旋律動畫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必須重視并積極探索完善主旋律動畫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從而提高主旋律動畫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效性。首先是物質保障方面,主旋律動畫作品的使用需要放映設備和觀影場所等硬件設施,高校就要重視并將其所需的設施和活動場所納入高校的總體規劃中,重視這方面的經費和人員投入。其次,要注重構建激勵機制,高校學生群體具有能動性,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有被動參與和主動參與兩種情況,健全激勵機制,才能更好地調動高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其積極投身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之中并發揮其作用。最后,要建立評估和反饋機制,評估和反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環節,評估可以有效幫助正確認識和評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和效果,教育者在收集評估反饋的結果之后可進行調控和決策,從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
作為現代教育傳播的媒介之一,主旋律動畫作品已然成為新時代向青年受眾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主要藝術形式,其傳播方式具有隱匿性,其傳播內容則蘊涵著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主旋律動畫作品在傳播主流意識形態,引領社會主流價值觀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主旋律動畫作品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媒介和教學工具,則創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形式,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同時主旋律動畫作品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有助于提高學生道德能力和思想政治覺悟,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因此,為了有效實現主旋律動畫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作為傳播載體的主旋律動畫作品,在其選擇上必須堅持優質性原則;在傳播對象方面,必須堅持高校學生的主體性;高校作為其價值實現的重要陣地必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如此,才能成功地將主旋律動畫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動畫作品中傳遞主流意識形態,幫助高校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