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澤凱楊林汪雄
(1.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育學院 云南 昆明 650228;2.玉溪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Covid-19爆發以來中國防控成效取得了舉世成功,世界各國對中國的防控措施均感到驚嘆。經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洗禮后給人們提供自我反思時機,人們開始注重身體素質鍛煉來應對各種疾病的發生;在公共衛生突發的社會問題上學術界對體育與健康的動態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促進了人們對生命、健康的重新認識,開始思考體育與健康的關系 (華冰,2020)。《健康云南行動推進委員會關于印發健康云南行動(2020-2030年)的通知》提出全民健身3個行動目標:政府行動目標、社會行動目標、家庭和個人行動目標。全民健身依托體育本身所附有的功能實現強身健體,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體育范疇內也附有健身功能。云南省是多民族邊疆地區,民族傳統體育資源豐富,如何將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巧妙運用到全民健身運動中?如何實現兩者之間的深度融合?這些都是我們值得共同探討的課題。因此作者擬對云南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深度融合作為本研究的主要方向,為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融合提供理論觀點和依據。
當前Covid-19全球蔓延,剝奪了上百萬人的生命,全世界各國人們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人們在新冠病毒面前不得不重新思考生命與健康存在的重要意義。新型冠狀肺炎病毒肺炎給全世界人民生活和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人們深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多么重要,為此民眾對身體活動的認識發生了轉變,認為強健的身軀是抵制疾病入侵的重要武器,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能增強抵坑疾病的能力;經過這次疫情,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的迫切關注將極大地激發民眾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人們普遍認為進行科學有效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具有促進作用,經常運動可使白血球數量增加、活性增強,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提出了體育運動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體育既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幸福快樂,強身健體十分重要”。人們生命回歸本質,“大健康”理念成為人最基本、最質樸的追求,關愛、守護家人,為家庭投資健康已成為“時尚”,以更科學、客觀的態度對待“生命與健康”本質,人們對“生命與健康”理解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國家衛建委對全民健康提高前所未有的高度,全民健身活動計劃逐漸鋪開,活動內容因地制宜,小型多樣,豐富多彩,適合各階段年齡參與,體育活動項目趨于多樣化,民族傳統體育健身體現的娛樂性、規則簡易性受到群眾的喜愛,參與度更高,通過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激發群眾參加體育健身活動選擇性更廣泛。比如,云南楚雄彝族每年火把節吸引八方來客祭祀圣火,群眾手拉手圍著圣火進行“打跳”活動,只要場地允許活動人數規模可以達到上千人;又如,在各社區廣場中老年人打太極、打武術、打陀螺等體現了民族傳統體育的特色,群眾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掌握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達到健身目的,并逐漸帶領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融入健身活動更好地發揮民族傳統體育的特色,并支撐著全民健身項目多元化功能。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樹立“大健康觀”理念,這是我們黨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基本思想。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現實需要,也是體育服務健康中國建設的首要任務。體育作為一種提升全民身心素質的重要手段,其價值功能不僅僅是身體健康的保證更是精神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會適應良好的綜合價值保證。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發展至今已經延續了幾千年歷史,其健身價值功能早已植入大眾體育健身功能當中,人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不僅能促進人的體能發展和增強體質,而且能愉悅身心、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民族傳統體育已成為中國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落實國家全民健康戰略、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紐帶;以民族傳統體育助力全民健身運動,營造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良好氛圍,有利于整體提升全民身心素質,開創全民健身運動發展新格局。
文化傳承是指文化在一個人們共同體(如,民族)的社會成員中作接力棒似的縱向交接的過程。這個過程因受生存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約而具有強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終形成文化的傳承機制,使人類文化在歷史發展中具有穩定性、完整性、延續性等特征。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健身綱要》中提出要深入挖掘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加強優秀民族體育、民間體育、民俗體育的保護、推廣和創新,推進傳統體育項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們這代人的神圣使命。通過全民健身融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方式,在全民健身運動中融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元素,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健身活動形式充分展現出來。全民健身與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的關系。全民健身可以依托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斷完善其構架,而民族傳統體育通過民眾參與鍛煉方式促進其發展,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傳承和弘揚健身文化、民族體育文化向前發展。
民族和諧是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進步發展的重要標志,全國有56個民族分散在各個省份,各民族和諧發展有助于國家富強繁榮。“民族興則國家興”,國家少數民族和諧、團結極為重要,民族和諧是我們黨和國家關注的熱點。民族傳統體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促進民族和諧發展的橋梁,以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來推動全民健身活動構建民族區域性健身特色品牌,促進各地區組織群眾積極參與,營造“百花齊放”的民族傳統體育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動氛圍。例如,云南省昆明市每年5月份在滇池舉辦龍舟比賽、大理白族“三月街”舉行的賽馬、射箭活動、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劃龍舟比賽、基諾族每逢喜慶節日老百姓歡聚在一起,開展打雞毛球、扔石頭、項竹竿、打陀螺、跳大鼓等民族體育活動等等,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集中了漢族、壯族、土家組、白族、傣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直接參與。通過這樣的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健身活動,各民族聚在一起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團結濃厚氛圍,共同開創“共話血脈親情、共唱和諧邊疆”的民族和諧新局面。
(1)政策引領機制。
國家體育總局2020年5月頒布《體育總局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體育工作領導小組關于有序恢復體育賽事活動的指導意見》指出堅持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各項要求,逐漸恢復體育賽事活動,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開展本地群眾體育健身活動。這也是國家體育總局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關于《“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 年)》和《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總體要求。《“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明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要結合民族體育發展規劃,實現全民健康要求,民族傳統體育工作逐步恢復常態化,各省市結合“健康中國2030”落實國家全民健身戰略等內容規定。
云南是全國少數民族聚居地較多之一,云南省委、省政府為發展民族體育事業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例如,《云南省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辦法》對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作了具體的規定;2009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團結,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科學發展的決定》中明確規定“發展少數民族體育”;《云南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條例》等一系列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文件,都將民族體育作為重要內容進行安排部署。針對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發展戰略方面,《云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提出“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將少數民族體育發展工作來推動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云南省體育局及各州市教育體育局在新冠肺炎疫情緩解情況下,制定云南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融合政策體系,一方面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防止邊境新冠肺炎疫情再爆發;另一方面尋求在合理的時期開展民族體育活動,發動群眾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打開全民健身與民族傳統體育融合的新局面。云南省體育局作為云南省體育部門的頂層領導機關,以“國家全民健身戰略”總體要求,從全方位設計和完善云南邊疆地區民族體育與全民健身戰略的政策體系,從制度設計層面厘清云南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的目標方向、內容要旨、實施進程,積極以政策作為引領,加快推進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發展。
(2)責任落實機制。
2018年1月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民委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傳統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把握民族傳統體育自身發展規律,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和全民健身計劃的全面實施,對落實民族傳統體育工作與實施少數民族全民健身工程做出明確指示。積極發揮云南少數民族體育協會職責,落實民族傳統體育全民健身工作機制,制定少數民族體育全民健身發展規劃,提出發展目標、明確保障措施、落實相關責任。云南省體育局理應肩負更為重要的職責,科學統籌安排、科學謀劃,與民族工作部門履行職責、明晰責任,共同推進民族傳統體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同時各州、市、縣教育體育局按照省體育局關于少數民族體育全民健身發展規劃要求積極認真貫徹落實,將民族體育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和地方財政預算,根據本地區的實際,啟動責任落實工作機制,有計劃、有目標、有措施地推動民族體育全民健身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然存在境外輸入的風險,云南在我國西南邊陲與東南亞國家邊境線4060km,邊境地區疫情防控稍有不甚后果難以想象。云南省嚴格控制邊境疫情輸入,“嚴守國門”做好防控舉措,確保云南民眾安居樂業。當前云南城鄉居民生產生活得到有序恢復,各地州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也逐漸恢復原本的活力。地區少數民族體育活動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科學研判疫情防控風險等級,審慎有序推進民族體育全民健身活動。在疫情防控下,構建城鄉一體化民族體育全民健身服務模式,引導城鄉居民遵守防控措施情況下參與民族體育健身活動,以社區為單位,組建社區民族體育與全民健身服務隊伍,服務隊伍從片區黨員隊伍產生完成各片區城鄉居民精準服務對接。一是建立民族體育與全民健身融合服務機構,整合地方政府資源,縣鄉鎮一級配合對接工作,建設民族體育與全民健身融合服務辦公室,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二是統籌服務供給項目,設計服務方案,合理安排活動項目開展,建立民族體育健身手機AAP程序平臺,引導城鄉居民關注公證號,發布《云南少數民族體育健身指南》等信息,讓群眾了解少數民族體育健身動態;三是構建民族體育與全民健身融合服務體系,制定服務規章制度和民族體育健身活動指導方案,科學健身指導惠及城鄉居民,推動全民參與體育健身活動新格局。
隨著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民族傳統體育系列活動重新按下重啟鍵,云南民族傳統體育系列活動重新開展。各部門協同配合做好防疫工作 ,按照“一活動一方案”的要求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積極籌備云南省第12屆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及地州性民族體育系列運動會。支持開展群眾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賽事、活動,因地制宜,結合疫情防控措施下重新舉辦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民族傳統體育賽事和少數民族體育健身活動,積極引導群眾參與進來,形成“賽事有參與,活動有表演”的社會活動氛圍,推動民族傳統體育健身項目的健身效果,豐富少數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云南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融合發展堅持按照 《全民健身2016-2020年綱要》的總體要求,積極發揮少數民族體育的社會組織功能,承擔民族傳統體育健身服務。云南省體育局、云南少數民族體育協會聯合多部門和社會組織力量,相互努力、相互協同、相互配合,共同開啟少數民族體育體育系列活動“專列”,不斷穩步向前推進。
新冠肺炎病毒是我們人類共同的敵人,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共同攜手抗擊疫情,構建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融合發展是國家全民健身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體育強國,建設體育特色強省的重要手段。云南民族傳統體育資源豐富,合理利用少數民族傳統項目與全民健身相融合提高全省國民身體素質,推動“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持續發展。放眼未來,繼續落實全民健身發展戰略,不斷深化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統籌各方資源,準確定位,制定好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全民健身活動的政策,組織實施全民健身融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新方向,實現全民“大健康”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