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英鑾
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為新時代農村檔案事業發展帶來機遇,更是提出了挑戰和要求。如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鄉村建設行動中,發展好農村檔案事業已經成為農村檔案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互聯網絡下數字鄉村建設的大力推進,為農村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帶來諸多的便利。面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設好美好鄉村的重大使命,如何利用互聯網絡加快做好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發展已經成為農村檔案事業發展的重大課題。學術界研究農村檔案工作信息化問題,往往更多研究農村檔案管理信息化問題,對服務社會建設中檔案服務信息化問題研究關注不足[1]。因此筆者從鄉村振興背景下研究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學術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已經成為鄉村發展的重大推動力。作為農村檔案事業的所有檔案部門,應不斷提高檔案服務信息化水平,以此更好助力鄉村振興,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量:
1.助力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的數字化發展,需要加強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鄉村振興已經成為新時代鄉村發展的主旋律,鄉村治理信息化和建設信息化、數字化發展已經成為黨和國家發展鄉村、治理鄉村的主要舉措和發展趨勢。推動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數字化、信息化發展,需要大力調動鄉村地區各種資源。檔案工作作為記載鄉村各種資源的載體型事業,其信息化發展自然應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和治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從鄉村振興和治理數字化發展角度來看,必須加強農村檔案服務的信息化發展、建設與運用。
2.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加強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當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由此可見,農村地區的主要矛盾也是這個。農村地區群眾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滿足和實現,需要借助各種條件才能完成,其中之一就是首先要熟悉農村地區群眾已經有的生活狀態和國家對美好生活的政策安排。這些都是農村地區檔案事業應囊括入自己的工作視域之內的。因此,從滿足好和實現好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視角看,也必須大力加強農村地區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
3.農村檔案本身的服務職能更好踐行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強化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檔案本身的職能有很多,包括育人、記錄歷史、資政等。這些職能要更好實現就必須要檔案本身的內容多且好,還要能提高服務效益。而這些都需要借助信息化發展的技術工具,方能更好實現和完成。檔案事業也存在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這需要不斷拓展自己的職能,不斷拓展檔案服務的惠及群體和覆蓋的領域。因此,從檔案本身職能和職責、可持續發展來說,需要加強農村地區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
這些年,鄉鎮檔案管理服務已經取得了成績,主要涉及到鄉鎮衛生、健康、突發事件與各類檔案建設等問題,但是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還存在不足,影響了農村檔案工作效能的提升。
1.檔案服務的人本化理念堅守不足,影響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健康發展。調研發現,這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農村地區檔案服務在堅持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的理念建構上看,顯得不夠理想,對待群眾服務情況還不能特別讓群眾滿意。另外,科學化、創新和協同等理念堅持和融入不足,沒有很好把握農村地區檔案事業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沒有很好根據情況變化來推動檔案服務創新化發展,沒有很好與其他相關部門協作導致協同推進檔案服務情況不順利。這一方面問題彰顯當下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民至上、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建構要求,還相差一段距離。
2.檔案服務的主體力量不強大,影響了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的主體推動力量。調研發現,當下農村地區各個單位的檔案工作安排的人手都嚴重不夠,數量上沒有達標;從人員質量來說,檔案工作人員檔案專業素養不足、管理學知識和技能不高、以及職業境界不高;同時,檔案工作目前基本還處于“孤軍奮戰”的狀態,沒有建構起檔案服務的行動共同體。這方面的問題,與鄉村振興戰略需要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以及各類人員合力推進、建構行動共同體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需要及時處理。
3.檔案服務的平臺和方法建設不理想,影響了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的高效推動。調研發現,農村地區各個單位的檔案事業發展的網絡平臺建設還顯得有一些滯后,服務方式上還顯得有一些傳統落后。這一方面的問題,彰顯了當下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發展的現狀,與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的各種實體平臺、網絡平臺建設要求,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4.檔案服務的項目不豐富,影響了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的內在品質提升。調研發現,檔案服務信息化運行中對準群眾需要的健康檔案服務、農村發展的政策檔案服務、發展經濟需要的專業知識檔案服務、國家扶持農村發展的相關文件檔案服務、就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不是很完整,同時對這些檔案的信息化處理還顯得滯后。這一方面的問題,彰顯農村地區檔案事業的內涵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對檔案管理、服務的全面化和信息化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一段距離需要彌補。
5.檔案服務的專項保障與督導機制不健全,影響了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設施建設。調研發現,當下農村地區檔案事業發展中,專門針對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的物資保障供給不足、制度保障供給缺位,專門針對檔案服務的質量評估體系建構缺位,專門針對檔案服務的督導體系和機制建構滯后。這一方面的問題,顯示了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對檔案建設的保障和督導要求相比,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針對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運行存在的問題,鄉鎮檔案部門應瞄準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的需要,以總數字鄉村建設為契機,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檔案服務信息化,不斷檔案服務的遠程化發展和智能化發展[2]。
1.契合鄉村振興的人民中心理念,積極推動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健康發展。針對檔案事業發展的理念不足問題,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應始終做好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的核心價值理念的堅守和貫徹落實,讓這個核心價值理念變為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環節中的一個個真實行動,在此基礎上,樹立科學化、創新化和協同化的工作理念,推動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要遵循檔案發展規范、農村地區發展規律和群眾需求規律,力求科學化發展;不斷對檔案服務的觀念、內容和方法進行創新,力求與時俱進,方能不斷前行;不斷推進與其他單位、部門合作,建構更多檔案信息資源,力求協同聯動發展。
2.契合鄉村振興戰略對主體的素養和合力建設的訴求,建構農村檔服務信息化建設的行動共同體。針對檔案服務存在的主體層面的問題,農村地區檔案服務信息化應按照鄉村振興戰略對檔案服務主體建設的要求,加大各個單位檔案工作人員的配置,加大檔案工作人員的職業專業素養和現代網絡工作技能的培訓提高;同時,注重各個單位檔案工作人員的協同,建構好檔案服務信息化發展的行動共同體,以便更好服務群眾。
3.契合鄉村振興戰略對項目的要求,積極建構檔案服務信息化的項目體系。針對檔案服務中存在的內容問題,農村地區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中應該按照鄉村振興戰略對檔案服務項目的要求,力求從數量到質量上提升檔案服務信息化的項目體系建構,以此不斷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的內在品質,助力檔案服務高質量發展。
4.對準鄉村振興戰略對平臺和方法建設的要求,加大對檔案服務信息化的現實平臺和方法的建設和選擇采用。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推進農村地區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應對抓住已經存在的問題,按照鄉村振興的要求,加大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網絡平臺建設和采用,提高遠程服務、智能服務的方法選擇,力求群眾不出門也可以辦成事情,以此助力檔案服務精細化發展。
5.鄉村振興對保障條件和督導建設的要求,建構完整農村檔案服務信息化的物質保障、制度保障和質量督導機制。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推動農村地區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應抓住現有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對準鄉村振興對檔案服務信息化建設的保障和督導要求,一方面,要做好相應的物資保障供給工作和制度保障供給安排工作,以此確保檔案服務信息化發展所需要的基本物資保障和制度保障條件;另一方面,做好專門的檔案服務質量評估體系建設和質量督導體系,以此推動檔案服務信息化發展標準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