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文
云幕低垂,沉沉如同幾百年的時光。風也是沉沉的,緩緩地漫漶而來,裹挾著久遠的聲音,隱隱如默雷般低沉。神道飄忽著伸向遠處,伸向云層,伸向平原上突起的帝陵。華表、獅、虎、翁仲們肅立著,聽著那些低沉的聲音。
曹譯也聽到了那些聲音,他循著這些聲音踏上關中古道,走在一座座帝陵間,這是他的夢境,也是他的畫境,他要把這些聲音留在他的畫上。
唐十八陵分布于陜西省渭南市的富平縣、蒲城縣及陜西省咸陽市的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唐十八陵依山為陵,氣勢雄偉,呈扇形環繞在長安城周圍,和長安城以及宮殿群一起構成全國等級最高、密度最大的唐代遺址。
從最東側的橋陵開始,到最西側的乾陵,曹譯在高溫與突至的暴雨中尋訪一尊尊散落在荒村野地間、人跡罕至處的石雕與遺跡,觸摸著一個時代的恢宏與落寞。
曹譯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藝術考察和寫生。這也是他獲得中央美術學院“王式廓獎學金”一等獎所要完成的重要項目之一。而在此之前,他也曾多次去過陜北考察寫生,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這位年輕的藝術家放棄了同齡人的追求與愛好,不遺余力更不知疲倦地將精力放在了對中國文化根脈的學習研究以及對當代手法的表現創作上。在對中西藝術的學習和比對中,在經過對歐洲的游歷和考察后,曹譯更堅定了對中國藝術的自信。他說:“去西方只能盲從或附屬于別人的文化與藝術,永遠不會有自己。只有在中國,在中國文化中,才能真正地創作出自己的藝術。”有著這樣深刻思考的曹譯,其時還只是一名本科學生。
曹譯有著極高的藝術天賦和深厚的家學熏陶,又有著開闊的藝術視野和旺盛的創作激情,以及極度的勤奮。他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作品,這些作品的創作手法與理念跨度極大,從傳統到當代,從寫實到抽象,從繪畫到觀念,曹譯在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之間自由游弋。他用素描、水彩、水墨、油畫、裝置、智能機器人等手法和材料進行不同的繪畫表達。在這些不同系列的作品中,有的清透純凈,有的縝密嚴謹,有的粗糲強悍,有的熱烈濃郁,呈現出不同心緒下的青年曹譯和他的嘗試探索。在國內外一些學術性的畫展上,他的探索已經引起了許多關注。
而曹譯正在西安進行的駐地創作更讓我期待,期待他去呈現一個久遠而現代的時空夢境,期待著那些千年前的聲音從他筆下流出、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