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歡 郭思佳 茍佳偉
互聯網的發展為新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場所,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不斷應用于各種商業活動中,一些商業理念也隨之迭代更新。數字經濟時代改變了以往的傳統商業模式,各個行業之間的壁壘逐漸消失,跨行業模式接踵而至。在此背景下,傳統的財會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對數智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學科交叉與知識融合成了培養新型智能財會人才的必然趨勢,新商科概念應運而生。當前民辦高校作為較大體量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需要在企業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方式之間做出完整的資源匹配,以此為企業輸送更多更優質的復合型財會人才。
為調研企業對學科交叉融合數智化人才需求,通過調查問卷能夠充分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問卷設計過程中通過研讀大量相關的學者文獻和走訪陜西省內多家數智化轉型較好的企業。本次調研的時間為2022年4月1—15日,共持續兩周的時間。調研對象包括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兩種類型,共計150家,通過發放問卷150份,回收148份,剔除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137份,本次調研問卷回收率為98.7%,有效率為91.3%。
本次調查問卷設計內容為三個模塊共計15道問題:模塊一是關于樣本企業的基本情況,涉及公司性質、業務類型、成立時間、員工數量等問題。模塊二是樣本企業對現階段財會人才使用及滿意度調查,涉及企業在招聘時對員工學歷、信息化技能、英語等級、職業資格證書等要求。模塊三是樣本企業對高校培養財會人才的建議,包括課程設置、信息化能力、專業素質等。
為確保設置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首先對問卷結果信度采用科隆巴赫α系數(Cronbach’s alpha)作為檢測問卷內部一致性,其次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來反應問卷數據的準確度,本研究所選取的信度與效度的驗證指標具體如下:
對137份有效問卷采取科隆巴赫α系數檢驗,其信度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Cronbach信度分析
從上表得出Cronbach α系數為0.801大于0.70.意味著該問卷具有非常好的內部一致性,數據信度質量高,可進一步用于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KMO值為0.847,高于0.8表明調查問卷數據效度很高,對進一步分析的價值很高,P值小于0.05,巴特球形值1044.026表明此次設計及回收調查問卷的數據可分析性很好。
依據上述分析,基于學科交叉融合的數智化財會人才培養對商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培訓學生的財會綜合能力、數智化能力、數字思維、創新能力和具有全球視野的復合型人才。進行課程改革建設時,要立足實際,從課程體系、師資隊伍與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革與探索。

表2 效度分析
深入研究西安歐亞學院課程體系近些年由之前的傳統財會知識體系到現在調整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包設計。因此在現行的基礎上構建打破專業壁壘,學科交叉融合的多元化知識體系。構建課程體系一是在課程內容上的構建,課程內容在傳統的商科知識體系中融入現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等方面的知識,加入管理信息系統、大數據可視化等課程。二是多元化教學方式,探索線上線下的教學方式,引入案例式、探究式、項目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實際案例加深學生的企業認知。 三是改善考核模式,通過校企聯動綜合考核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運用能力。

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改變了教學形式、教學環境、學習地點以及大學的管理與服務方式,與此同時對大學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符合企業和社會對復合型財會人才的培養需求,學校應當優化師資隊伍。一是引進具有信息化背景的財會教師,這部分教師將運用專業的信息化和財會知識,積極建設課程保障學生在學校的高質量學習;二是引進企業導師,通過與企業深度合作聘請企業專業人員進校為學生授課,使學生在學校就能獲得職場初體驗;三是加強對新課程改革師資隊伍的經費支持,鼓勵教師掛職鍛煉,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特別是數據挖掘、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為教師提供國內外訪學的機會,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國內外優秀的教學理念,支持青年教師的成長。
西安歐亞學院作為一所高質量的民辦大學,其信息化特色較為突出。為保障能夠培養出適合企業需求的高質量人才,學校充分利用校內外、國內外資源搭建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企業實踐三大平臺,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基礎知識平臺是以學生為中心搭建的傳統課堂,學校一貫采用OBE教學理念,應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專業知識平臺為進階版能力培養平臺,強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主要包括財務信息化課程和企業沙盤等。企業實踐平臺著重學生的校外實習培訓,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實踐平臺,通過真實的項目帶動學生的學習動力。目前學校與多家優質企業深度合作,學生通過財務信息化系統項目實施檢驗學生的跨學科課程培養效果。
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驅動智能財務的快速轉型,隨著工業4.0的到來也為會計創造了一個好時代。技術在重構財會人員價值的同時也為會計的智能轉型提供動力。以西安歐亞學院為代表的大多數民辦高校,都面臨著符合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智能財務人才培養成為各個學校探索的必然,為了更好地構建具有競爭力的數智化財會人才培養模式,首先需要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其次構建人才培養體系,最后需要有學校的參考。目前西安歐亞學院已經具有完整的數智化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探索新時代智能人才培養的創新實例,期望為同類型的民辦高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