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陽

從2005年到2015年,鄉鎮基本沒進過人。此后,通過公務員考試零星增加了幾個人手,但沒能根本改變干部隊伍老化、人手嚴重短缺的局面。”43歲的開封市蘭考縣東壩頭鎮黨委書記蔡尚鋒,已在鄉鎮工作20年。
他介紹,鄉鎮的日常工作中經常穿插階段性重點工作。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信訪穩定排查、禁燒禁燃禁放等諸多落實任務壓在肩頭,工作多、任務重,催著干、攆著干是常態。
一邊,是鄉鎮干部隊伍更新緩慢,人員結構老化;另一邊,隨著政府職能的逐步調整,一些縣直機關存在編多事少、人浮于事現象。
為破解縣域內編制資源配置不合理問題,2019年以來,河南推動實行了“減縣補鄉”改革。目前,已累計向鄉鎮(街道)下沉編制7.5萬余個,下沉人員5.8萬余人,鄉鎮的平均編制數由改革前的69個增加至目前的108個。
鄉鎮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單元,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事關鞏固黨的執政根基。近年來,河南通過“減縣補鄉”改革下沉編制、理順職能、明晰權責,向鄉鎮“派兵遣將”,為基層賦能減負,逐步破除鄉鎮人少事多、主責不清、權責失衡、激勵欠缺難題,受到基層干部群眾普遍歡迎。
充實基層力量
“編制是縣級管理各類公職人員的重要抓手,高效配置人力資源,就得全縣一盤棋,以面向基層、面向一線為原則,統籌編制、用活編制,實現閑人實用、人崗適配。”平頂山市副市長許紅兵說。
平頂山市寶豐縣共有事業編制12940個,除了教師、醫護人員外,全縣可統籌使用的編制數5500多個。
寶豐縣將編制由單位資源統籌為縣域資源,建立統一的“編制池”。一方面,將所有單位空編收回,由縣級統一使用,共收回空編300多個。另一方面,撤并職責相近、重復分散的事業單位,核減相應編制。自2019年起,寶豐從縣直單位選調或公開招聘人員充實鄉鎮,兩年多來已下沉編制500個。
編制下沉后,原本僅有60多名工作人員的寶豐縣石橋鎮,補充了45名人員。石橋鎮黨委書記馬中奎說,改革后,該鎮40歲以下工作人員約占一半,隊伍結構明顯優化,工作力量大幅加強。
蘭考縣先后從縣直事業單位差供、自籌編制人員中選派人員到鄉鎮一線崗位工作。截至目前,共選派722人到鄉鎮一線工作。
30歲的李振鑫,原本是蘭考縣原安監局自籌工作人員,當地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時,他首批申請到蘭考縣紅廟鎮工作。下沉后,他的本職崗位是應急辦工作人員,同時也是葛寨村的包村干部,后又成為管理5個村的片區副區長。
“鄉鎮工作點多面廣,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得管。每天都要鎮里、村里兩頭跑,雖然辛苦,但是很鍛煉人,成長快。”李振鑫說。
“下沉到鄉鎮的差供、自籌人員,除了要安排對口崗位,大部分人還要兼任包村干部。這種方式不僅緩解了鄉鎮人手緊缺的燃眉之急,也優化了鄉鎮干部隊伍結構,成為增強基層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蘭考縣紅廟鎮鎮長馬旺說。
打通身份阻礙
曾在蘭考縣財政局擔任出納的卜蘇豫,是差供編制人員。2005年后,財政局對出納崗位的需求減少,卜蘇豫每月從財政局領取780元基本生活費。2017年底,卜蘇豫被選派到東壩頭鎮工作,重新拿到了2500多元的崗位工資。
由最初“剛來時沒有按點上下班的觀念”,到現在“放一天假反而不知道干啥”,卜蘇豫已經完全適應了鄉鎮的工作節奏。他還主動申請到張莊村當包村干部。工作第一年,他只在女兒高考時請過兩天假。
2018年,卜蘇豫在同一批下沉東壩頭鎮的50名選派人員中綜合評比排名第一,順利轉為全供編制人員。如今,他已在東壩頭鎮工作近5個年頭,成為東壩頭鎮財務部門負責人,干勁兒十足。
調研發現,多數鄉鎮的事業編制人員占人員總數的六成以上,但由于行政編制與事業編制的身份區別,事業編制人員在薪酬待遇、職務晉升方面與行政編制人員存在差距,不利于調動積極性。
為充分激發鄉鎮干部隊伍活力,河南從薪酬待遇和職務晉升方面出“硬招”激發鄉鎮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在鄉鎮改革過程中,河南提出,鄉鎮要在下屬機構人員選用上打通行政、事業身份阻礙。無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編,都要讓有為者、能為者有位。
河南在鄉鎮一級的平安建設辦公室和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設置了副科級事業管理崗,為事業編制人員拓寬晉升渠道,并參考公務員職級并行制度,實行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等級晉升后工資待遇相應增加。
針對鄉鎮干部待遇整體偏低等問題,河南省委組織部將“確保鄉鎮機關人員收入高于縣直機關同職級人員20%以上”作為硬性考核內容。
42歲的胡紅旭已在鄉鎮工作20年,得過省、市多項榮譽,由于事業編制身份,一直未獲提拔。他表示,鄉鎮改革后,與他年齡相仿的優秀鄉鎮干部,符合條件的可在平安建設辦公室或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擔任副科級事業管理崗位,獲得提拔。這讓不少基層干部看到了晉升的希望。
寶豐縣委編辦主任姬軍鋒和禹州市委編辦主任崔國戰,都有多年鄉鎮工作經驗。他們介紹,以往鄉鎮工作人員,尤其是事業編制人員晉升渠道狹窄,加之鄉鎮待遇較低,部分鄉鎮干部出現“中年懈怠”現象。
而實際上,45歲左右的干部經驗豐富、年富力強。河南從同工同酬、職級晉升、后勤保障等方面加強對鄉鎮工作人員的關懷,激發了大家的干事積極性。
馬中奎、王闖等鄉鎮干部認為,河南鄉鎮改革解決了基層“缺人干事、無章辦事”的燃眉之急。下一步改革仍需瞄準“有錢辦事、有才成事”的治理目標,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和政策激勵力度,建立起一支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干部隊伍。
“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到鄉鎮工作,絕不是浪費人才,而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鄉村規劃、品牌打造、產業發展、文化振興等方面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王闖說,鄉鎮求賢若渴,希望鄉鎮能成為招才引智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