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霞
(莆田市城廂區衛生健康局,莆田 351100)
在當前醫療體制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公立醫院內部管理制度的優化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公立醫院作為服務大眾的重要組織,其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優化對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升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部分醫院的相關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管理結構僵化、管理流程不暢、執行效果不佳和缺乏信息化支持等,這些問題制約著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對公立醫院內部管理制度的優化進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優化策略,對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優化策略的研究,可促進公立醫院提升內部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對公立醫院而言,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是其使命所在。建立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可規范醫院各項工作流程,確保醫療服務的規范化、科學化和標準化[1]。要通過明確各個環節的責任和要求,促進醫務人員按照規范和標準進行工作,從而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水平。
公立醫院通常面臨資源有限的情況,通過建立內部管理制度,可有效管理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各項資源。例如,建立科學的醫療設備使用和維護制度,合理安排醫務人員的工作任務,確保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提高醫院的綜合效益。
隨著醫療行業的發展和社會對醫療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公立醫院面臨著更多的風險挑戰。例如,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財務風險、信息安全風險等問題可能對醫院的聲譽和正常運營造成嚴重影響。而通過建立內部管理制度,可加強醫院的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確保醫療行為的合規性和安全性[2]。例如,建立完善的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和醫療安全管理制度,對醫療過程進行規范和監管,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風險,并減少患者安全事件的發生。
通過建立內部管理制度,可明確各級管理者的職責和權責,優化醫院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提高組織效能。同時,合理分配工作任務和資源,明確員工的權益和待遇,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工作質量。
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意識是指醫院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對內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和理解程度。然而,部分公立醫院存在著內部管理意識不足的問題,這給醫院的內部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擾[3]。這些問題可能涉及管理人員對內部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從業人員對內部管理的參與度不高、內部管理知識和技能的缺乏等方面。
首先,一些醫院的管理人員對內部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過于注重醫療技術和醫療服務的提升,而忽視了內部管理對醫院運行的重要性。其次,一些從業人員對內部管理的參與度不高,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內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對內部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一些從業人員缺乏內部管理知識和技能,這可能是因為醫院的專業教育和培訓中缺乏內部管理的相關內容,導致從業人員對內部管理的認知和理解有限。
公立醫院作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織,其內部管理制度的健全與否直接關系到醫院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然而,現實中存在著一些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的問題,阻礙了醫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方面,管理結構的僵化是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的一個主要問題。一些公立醫院的管理結構設置過于剛性,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難以應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和管理需求。此外,過多的管理層次和層級繁雜也導致信息傳遞和決策流程不暢,影響了內部管理的高效性。另一方面,管理流程的不流暢也是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的問題之一。一些公立醫院的管理流程設計不合理,煩瑣復雜,導致內部管理效率低下。例如,審批流程繁重、手續復雜,需要經過多個部門的批準,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種繁雜的管理流程不僅浪費了資源,也制約了醫院內部管理的高效運作。
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是為提高醫院管理的效率和質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然而,研究發現,一些公立醫院存在著執行效果不佳的問題,即內部管理制度無法有效地貫徹執行。
首先,一些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存在著概念模糊、操作性不強的問題。這些制度可能只停留在形式上,無法具體指導實際工作,導致不同部門和員工對制度的理解和執行存在差異[4]。例如,醫院制定了人事管理制度,但具體操作流程和責任分工等細節并不清晰,導致執行效果不佳。其次,一些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推動和監督機制。制度只是簡單地制定和發布,缺乏對執行情況的跟蹤和考核機制。沒有明確的責任人和考核指標,導致制度的執行效果無法得到有效衡量和改進。這種缺乏監督機制的情況容易造成制度執行的松懈和不規范。最后,一些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與實際情況不符,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相關制度在制定過程中可能缺乏對內部環境和需求的充分了解,導致制度與實際工作存在脫節。例如,制定的績效考核制度無法真正反映醫務人員的實際工作情況,無法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在信息化時代中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問題是缺乏信息化支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公立醫院內部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來提升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5]。然而,研究發現,一些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在信息化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一些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缺乏信息化的支持系統。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缺乏相應的信息化工具和平臺,導致管理工作依賴傳統的紙質文檔和手工操作,效率較低且易出錯。例如,在人事管理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的執行過程中可能需要完成大量的數據收集和整理工作,但缺乏信息化系統的支持導致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現誤差。其次,一些公立醫院內部管理制度的信息化水平較低。即使有一定的信息化系統,也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問題。例如,一些醫院的信息化系統僅限于基本的電子檔案和電子病歷,而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缺乏相應的信息化支持,無法實現數據共享、智能決策和業務流程優化等功能。最后,一些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在信息安全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一些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制度可能存在數據泄露、系統漏洞和網絡攻擊等信息安全風險,這不僅會對醫院的運營和管理造成威脅,也可能泄露患者的隱私和醫療機密。
首先,公立醫院應建立定期的內部培訓機制,培訓醫院管理人員和員工的內部管理知識和技能。培訓內容可包括管理理念、工作方法、團隊協作等,以提升管理水平和專業能力。其次,公立醫院應鼓勵和促進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氛圍。通過定期的會議和信息共享,促進部門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增強員工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再次,公立醫院的管理人員還應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積極參與和推動內部管理工作。他們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決策能力,以引領員工不斷提升內部管理意識。最后,醫院還應定期舉辦內部宣講會議,向醫院管理人員和員工全面介紹優化后的內部管理制度,包括制度的目標、內容、執行流程和預期效果等。通過講解和解答問題,增強員工對制度的理解和認同,并制作和發放制度手冊和宣傳資料,詳細介紹優化后的內部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和操作方法。手冊和資料可以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呈現,便于員工查閱和學習。
首先,公立醫院應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明確員工的工作目標和績效指標。通過定期的績效評估對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價和激勵,提高管理效能和工作質量。其次,公立醫院應建立健全的內部溝通和協調機制,確保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暢通和協作順暢。可通過定期的會議、工作報告和信息共享平臺等方式促進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提升整體管理效果。最后,公立醫院還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風險控制。通過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管理制度,提升醫院的管理安全性和穩定性,促進醫院高質量、長遠發展。
首先,公立醫院可設立獨立的內部監察機構,負責對內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發現問題和不合規行為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這個機構可由獨立的專業人員組成,需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客觀、全面地評估和監督醫院的內部管理。其次,公立醫院應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定期對內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審查和評估。通過定期進行內部審計,公立醫院可全面了解內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審計人員將對各項制度和流程進行審查,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藥品采購和使用、醫療服務質量控制等方面。通過審計的結果,醫院管理層可了解制度執行的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再次,公立醫院應加強對內部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可通過定期的巡查、自查和抽查對各部門和崗位的管理情況進行評估和監控,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其中,自查是指各部門自行對管理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抽查是指隨機選取一定比例的部門或崗位進行檢查,以確保檢查的全面性和公正性。最后,公立醫院還應建立獎懲激勵機制,對執行內部管理制度良好的部門和個人進行獎勵,對違反內部管理制度的部門和個人進行懲罰。通過獎勵樹立典范,鼓勵其他部門和個人向其學習。這些獎勵可以是榮譽稱號、獎金、晉升或其他形式的激勵措施。這種正向激勵可讓管理人員和員工更加重視內部管理制度的執行,積極遵守規定,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而對違反內部管理制度的部門和個人,應進行懲罰,這樣可形成威懾力,減少違規行為的發生。這些懲罰可以是警告、罰款、降職、停職甚至解雇等,具體的懲罰措施需根據實際情況和違規行為的嚴重程度來確定。通過這種懲罰機制,可讓管理人員和員工明確違反內部管理制度將會面臨的嚴重后果,從而減少違規行為的發生。
首先,公立醫院應建立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包括電子病歷、醫療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通過系統的集成和互聯實現內部管理流程的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其次,公立醫院應加強數據統計和分析功能的建設,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深入了解內部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并提供決策支持。例如,可建立數據倉庫和數據報表系統,實現對關鍵指標的實時監測和分析。再次,公立醫院應提升移動辦公能力,使員工可隨時隨地通過移動設備進行工作。例如,可開發移動應用程序,實現移動辦公、會議管理、任務分配等功能,提高工作靈活性和響應速度。最后,公立醫院還應加強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保護內部管理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包括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完善權限管理、加密敏感數據等,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訪問。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需要優化內部管理制度。首先,加強內部管理意識培養,培訓醫院管理人員和員工的內部管理知識和技能,鼓勵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樹立良好的榜樣,宣傳和介紹優化后的內部管理制度。其次,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建立內部溝通和協調機制,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再次,加強內部監管,設立內部監察機構,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加強對內部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建立獎懲激勵機制。最后,加強內部信息化建設,建立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加強數據統計和分析功能的建設,提升移動辦公能力,加強信息安全保障措施。通過這些策略,公立醫院可優化內部管理制度,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