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夢娜
新課標要求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時,教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為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新課程標準注重以語言功能意念為綱,著眼于實際生活中的交際,側重于說什么而不是怎么說。教師主要引導學生進行真實的言語交際活動,并將其與學生的實際需要密切聯系,通過課內外言語實踐發展口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遵循《英語課程標準》,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以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為主旨,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訓練,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堅實的基礎。口語訓練即“說”,是英語教學四個基本訓練技能之一,是人們進行語言交際的主要形式,是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為廣泛。因此,口語訓練在英語教學中尤為重要。
1.“說”能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我國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普遍存在著這個問題:會看但不會說,想說但不敢說,聽說能力差和課堂氣氛不活躍等現象。究其原因是受環境的影響,缺乏語言的氛圍而引起的,由于在這個原因的影響下,到了高年級英語課就更難上了。這種現象已成為我們每一個英語教師關注和研究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英語教師應該將學生置身于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英語交際活動。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提供“說”的材料很重要。“說”多了,會“說”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會提高。我今年教五年級的英語,我給我們班的學生留了一個任務:無論什么時候看到我要用英語跟我打招呼。剛開始時只有幾個學生敢于開口說,我在課堂上表揚他們后,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用英語打招呼,他們對英語的興趣也隨之變得更濃厚。
2.“說”能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自信心的個體差異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習。當你擁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輕易解決的問題也能在不經意間迎刃而解,得到成功的滋味。學生能把英語說出來,他們會獲得成就感,這就是自信心建立的良好途徑。當自信心建立后,學生會更愿意去學習,他們就會更想去說,他們的英語能力會越來越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班上有個特別害羞的女孩子,她上課從不舉手回答問題,她的英語成績很一般,有次上課我們開展了角色扮演的活動,我看到她用羨慕的眼神注視著臺上的同學,我就請她上來一起表演,她在大家的鼓勵下成功地完成了這個活動。以后的課堂,我總能看到她高舉的手,她的成績也穩步提高。
3.“說”能提高學習英語的能力
當一個人說話時,他首先受到一種動機的支配,產生說的念頭。這種動機是真正的交際動機,又是學習動機。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給學生在客觀上多說的機會。主觀上有多說的愿望,堅持多說,長期實踐。這樣英語能力就會大大提高。小學英語大多是較簡單的對話,“說”對于小學英語的學習就顯得尤其重要。很多課堂活動都是會話練習。學生們通過說既理解了句型又懂得了如何靈活運用,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說”促進“聽”、“讀”和“寫”各個方面能力的發展
英語的聽、說、讀、寫相互滲透,互為基礎,又呈螺旋式提高。“聽”、“說”、“讀”“寫”既是使用英語的能為,又是學習英語的能力。重視“說”的教學。就能促進“聽”、“讀”和“寫”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因為它們之問有著密切的關系,互相作用和影響,互相推進和制約。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學說之前要以聽為先導,聽是說的準備,聽的準備比較充分,說的學習才比劃頃利。讀在教學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讀得越多,就給說提供豐富的內容,說起來流利生動。通過一定量寫的練習,遷移到學生口語中去,使學生的說更準確,學會更地道的英語。通過“說”能有效地提高聽、讀、寫的多方面能力。
總之, 根據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說”的重要作用,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口語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