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泵佬g課以特有的魅力,讓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情感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如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讓學生真正體會藝術與自然、生活、社會和科技的關聯,那么它一定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一、技術融合,營造趣味氛圍
首先可以多利用以多媒體為典范的各種教學輔助工具,這是提升課堂質量和效率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通過運用多媒體展示圖片、音頻、視頻等,融聲、形、色為一體,變靜為動;講故事、即興表演等方式都可以幫助學生創設一個和諧、寬松、活躍的氛圍,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熱情。
二、合作學習,開發學生思維
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應當更好地體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老師問題提出后,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感受或者真實經歷進行交流分享。教師還可以設定一些討論性的問題,讓學生分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鼓勵大家觀點和視角的交流。這些都會為課堂注入很多活力,可以讓美術課的學習更加輕松多元。在這種良好的討論氛圍下學生的思維會更加開發,大家融入課堂會更充分,這也是助推學生去感受美術課的學習樂趣的過程。
三、戶外探究,擴寬課堂外延
美術課教師可以適當將美術課搬到戶外,可以多組織一些輕松有趣的戶外活動,這會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參與樂趣,大家也會獲取很多在課堂上難以獲取的學習收獲。在組織這種教學形式時,教師首先要設定一個明確的學習主題。在這個基礎上,再來設計相應的實施方法和活動內容。同時,場地的選擇和活動過程的組織安排也要輕松合理,要體現出美術課的教學目標和能力培養方向。這樣的戶外學習活動才能夠真正為美術知識的教學帶來輔助與推動作用,才能夠讓學生真正融入其中,獲得更多學科能力的進步提升。
四、設計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中采用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延伸美術課堂的教學、學習效果非常有必要。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講授新課,它是啟發學生思維的一個過程。這時候的游戲的融入與游戲的安排必須是要符合、緊扣教學內容的,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一定的啟發,讓學生在無意識的“玩”中得到知識的學習,同樣這樣的課堂也能讓學習氛圍,輕松、教學具有趣味,這樣的課堂對于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美術的樂趣,在快樂的美術課堂中,去學習美術知識,開展美術創作。
五、正確評價,培養學習個性
新課改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創新日常美術教學,老師應該端正自己的角色定位,主動構建平等和諧、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老師應該將新課程理念貫徹于自己的內心,樹立生本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放低自己的姿態,和學生一同學習,一同生活,尊重學生的個性,注重傾聽學生不同的聲音,對學生的表現及時做出肯定,這樣才能夠為提升教學質量做好鋪墊。比如,老師在課堂上都給予學生適當的自由,多鼓勵學生,多贊美學生,讓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當學生提出不同意見時,老師要鼓勵學生的創新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主動和積極,更能表現出個性化,真正在這種教學互動的氛圍內,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參與合作,從而達到理想的美術教學效果。
除此之外,在美術學習中還要拓寬學習范圍,使學生對藝術的各個門類都產生興趣。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包括文學、音樂等,這些愛好對于塑造性格、發展個性和陶冶性情都具有重要意義。興趣狹窄會妨礙美術學習能力的發展,也會影響個性的健全發展。因此,美術學習的動機和興趣的培養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教育過程,學生的個性正是在這種教育過程中順利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