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瓊芳

摘 要:隨著中國企業發展壯大,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內部管理制度的主要環節,備受公司管理人員重視。但只憑借傳統的預算管理不能達到精準度與時效性的需求,雖然信息化技術能夠彌補全面預算管理的不足,但相比之下國內的信息化技術還不夠成熟。本文基于信息化的背景,分析了優化完善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的運用,希望能為相關人員及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信息化;大數據;全面預算管理;運用措施
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對資源分配、管控,優化及充分使用有助于實現戰略目標及獲得競爭優勢。伴隨公司業務多樣化,預算管理轉變為利用信息技術連接全面預算管理的所有流程以發揮其最大效用。但在信息化背景下,國內一些企業執行全面預算管理中還有著一定的不足,例如執行效果不明顯,信息化水平較低。本文基于信息化的背景,分析全面預算管理運用的優化和完善。
一、信息化下全面預算管理相關理論
何謂全面預算,主要指根據戰略布局,通過對公司資產、資金開展配置和監控,督促公司部門和所有職工根據預算指標落實業務,達到運營目標的管理活動。而伴隨互聯網的發展和運用,傳統管理模式已難以滿足發展要求,公司要結合自身特征,把信息化和全面預算管理充分融合,以更好應對競爭。(1)信息化有關概念。信息化是利用智能化工具,把其當作生產力來促進社會進步的歷史進程。何謂企業信息化,指IT技術在企業中的運用,管理人員借助計算機對信息化處理后的數據做出的決策[1]。把信息化和運營管理進行融合除了可以提升管理效率,也可以達到運營、決策智能化。ERP系統把IT技術和管理思想融合,為業務管理提供支持。(2)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及責任主體。首先,定義和內涵。以公司戰略目標為切入點,采取預算編制,實施,研究等手段對資源開展協調、規劃。構建起全面、全程的管理模式;涉及企業的全部員工;涉及公司的所有項目、資本;涉及申請中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最終達到戰略目標,完善資源分配,防御風險,提高業績。其二,責任主體。一般指負責執行、達到分解目標的實體。把預算責任落實至各子公司,給予一定權限來監督流程的執行,保證預算管理正常開展。在負責的同時,把預算目標分解、下放,讓企業全方位掌握預算的實施情況。
二、應用信息化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在信息化環境下,預算管理的運用屬于提升公司效益的有力手段。對于全面預算管理,除了可以達到內部管理要求,推動部門間的配合,也能夠推動戰略目標達成,對公司發展制定有效的規劃方案,推動公司穩健發展。另外,應用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增強戰略管理能力,把公司中的每一項決策、有關計劃充分融合,強化公司對內部的控制,充分體現競爭優勢,并且借助預算管理開展成本管控,進而推動公司的穩健發展。顯而易見,在信息化背景下,公司運用全面預算管理已是必然。伴隨互聯網時代的誕生和大數據信息的不斷更新,很多公司在預算管理中已把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廣,同時在工效、精度和數據內容等上獲得了提高,應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有著很大的意義:其一,信息化能夠達到部門間的數據分享[2]。在信息化被運用的當下,當預算指標和開展決策研究時,需要很多的數據當作支撐,若公司難以采集到代表性的信息,則將導致預算指標和決策有著瑕疵。而互聯網是信息平臺,同時借助ERP等管理軟件,能夠保證公司不同部門對倉儲、銷售等數據的把握,加快了數據在公司內部的流轉。其二,信息化能夠對預算實施開展跟蹤和調整。預算編制者能結合市場環境的改變來調整預算指標,確保預算的可行性,讓預算管理正常進行。其三,信息化能夠達到對預算實施效果的分析。公司財務工作者能夠結合不同部門支出和預算指標開展比較,通過信息化手段開展差異研究,找到預算差異形成的因素,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信息化下全面預算管理運用現狀分析
全面預算管理屬于集多項管理為一身的系統,比如戰略管理、財務管理等,它基于對公司經濟業務開展合理的預測,保證公司各部門可以根據既定目標落實業務,且基于考核制度持續健全公司預算管理目標。即便國內很多公司已經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價值,但還沒有達到信息化對預算管理的要求。(1)信息化發展還處在起步環節。如今一些公司借助信息化管理的時間比較晚,即便建設及應用了信息化系統,但因為還處于發展的初級環節,沒有在所有生產部門進行運用。在執行全面預算中,采取云傳遞的手段達到數據傳送和分享,即便滿足了時效性要求,但因為缺少管控機制,讓數據在傳送中可能發生外流,給公司資源信息造成安全隱患。并且,不夠注重信息技術手段,沒有構建云系統,造成信息挖掘較為滯后,極大影響了預算管理有效性。(2)沒有充分利用大數據開展預算編制。即便一些公司已形成了較為健全的ERP系統,對預算管理提供了支持。但處于預算編制階段,只考慮內部環境因素,根據歷史信息編制下年度預算,沒有重視分析市場外部環境,未有效使用大數據來分析市場和行業,這在編制中導致了信息化水平較低,準備工作不合理。
(3)難以切實控制預算的實施。因為生產部門信息化發展還未達到全面覆蓋,造成在預算實施中只能借助云空間,針對預算控制僅能事后實施有關的懲罰舉措,難以切實發揮預算控制的價值,進而讓預算管理流于形式[3]。(4)盲目追求利益造成公司忽視長期利潤。公司在對職工構建考評體系時提出超利分成的舉措,可能導致員工為追求利益而沒有重視公司的戰略目標,讓其和預算管理對立。在短期上,績效激勵的舉措提升了職工參與管理的主動性,但可能導致產品質量下降。怎樣讓職工持續的參加預算管理,防止盲目追求利益而不重視公司長期利益是公司在今后的發展中要重視的問題。
(5)不夠注重全面預算管理。在行業中,一些公司領導通常只重視項目進展狀況,沒有充分認識全面預算管理,未及時設置有關策略,導致全面預算管理難以有效地開展。(6)預算管控體系有待健全。為保證預算管理有效開展,要健全控制體系,不同模塊負責人要對預算結果負責。在國內,一些企業的管理體系還需要完善,很多企業均是通過財務部門完成預算管理,缺乏其它部門配合,此種現象讓管理趨于形式化,難以確保預算的合理性。(7)預算管理不夠科學。全面預算管理期間,編制流程不夠合理,方法利用不科學,不利于預算管理功效發揮。對于預算項目選取,未根據行業實況,使得預算項目和實際不符,影響了預算的正常開展。預算編制期間未根據工作實況,未綜合考慮政策、制度,未開展有關成本預測,造成了預算超出、同實際不符的情況,難以確保預算編制的精準性。(8)預算執行力度不足。影響執行效果的因素較多,例如實施力度不足,規章制度嚴謹性,預算制定合理性。但是,執行力度不足屬于造成管理形式化的核心因素。(9)考核機制有待完善。全面預算管理期間,因為受到監管,員工過于重視企業的總目標,常常不注重預算考核機制,未將考核結果與獎懲舉措充分融合,讓管理發生了虎頭蛇尾的現象。在有效完成企業總目標的基礎上,常常不關注預算指標的完成情況,久而久之,會影響職工對全面預算管理的主動性,弱化管理能力。
四、信息化下全面預算管理運用的完善
伴隨信息化時代的誕生,公司在預算管理上也應該進行改變,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管理中,打破傳統管理模式,進而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推動企業穩健發展。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給公司在今后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基于信息化的背景,全面預算管理發揮著較大的作用,能夠讓公司具有成本優勢,提升其戰略管理水平。信息技術和預算管理的充分融合,是達到公司高質量管理的有力手段。(1)加強大數據和云會計平臺的應用。構建健全、合理的信息化平臺,通過平臺優勢開展精細化管控,是提升公司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關鍵所在。在達到管理信息化時,要基于信息化背景,以信息化理念重塑公司的管理,有效使用大數據和云會計,切實達到信息化和全面預算管理有機融合。建設云會計系統,在管理流程中運用中達到信息的傳送和獲取,讓目標設置、考核等有據可依,并且基于對信息的統一處理也顯著提升了管理效率。(2)借助大數據提升預算目標制定的信息化水平。在開展預算目標編制時,有必要強化研究公司外部環境。信息化背景下,大數據為環境分析提供了支持,以獲得有效的預算編制依據?;谡瞎緝炔啃畔ⅲ⑶覍ν獠啃畔㈤_展分析,以科學預測市場需求及份額,方便公司準確定位和調整。另外,在預算目標下發、草案匯總中,能借助云會計達到數據分享。該平臺的運用能提升編制效率,提高預算編制的精度和彈性。
(3)借助信息化來強化預算實施的監控。在促進信息化運用中,因為預算控制有著一定的不足,導致預算管理流于形式。融入業財一體化理念,加強了預算實施的監督,但這對于預算實施的監督來講遠遠不夠,還要豐富技術手段來強化動態監督。(4)完善預算考核指標體系。當完善考核指標體系時,要重視對責任主體在預算實施中的控制,對其實施的狀況開展分析、反饋;另外,要重視設置考核指標。針對責任主體在預算實施中的控制,要合理使用信息化系統,匯總實施情況,形成評價報告。ERP系統和云平臺都能夠達到數據共享,全部員工對于預算的實施狀況均是透明的,這讓考核體系透明化,進而確??冃гu價公正。
(5)加以注重全面預算管理運用。在信息化環境下,為了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功效,就應該提高對其的重視度,提升對該項工作的認識。在信息化背景下,把預算管理和戰略管理有機融合,提高預算管理能力,確保有著較高的職業素養及專業水平。擁有先進技術人員,方可更好掌握市場狀況,且結合市場發展實況,調整公司內部資源,從而執行全面預算管理,提升管理質量,以保證公司的效益[4]。(6)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為了提升該項工作的執行效率,應該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這有助于增強員工預算管理能力,讓公司能夠進一步管理成本預算,進而節省費用支出,充分使用公司資金,有助于公司達到利潤最大化。另外,健全管理體系還能夠確保成本預算管理正常開展,增加公司效益。例如,在某公司的預算管理體系中,有著動態平臺監控、預算制定等工作,同時能夠預測成本,從而為有關人員發掘有借鑒價值的信息。
(7)加強控制和編制手段。強化控制和編制手段,屬于提升該項工作水平的有力措施。并且,在信息化環境下,也應該把信息技術和預算管理充分融合,積極更新編制手段。在信息化環境下,應該對預算編制進行預算設計,具備智能匯總功能,進而改進了工作流程。另外,預算編制期間,應根據公司的發展狀況和戰略目標來開展編制,有效使用公司資源,結合預算管理系統,制定有效的預算編制,全面發揮其功效,以推動公司的長遠發展。(8)完善全面預算的監督和考核機制。在信息化背景下,全面預算管理在公司管理中有著較大的作用,涵蓋對職工的監督及考核功效。在監督上,該項工作的決策和實施效果,同公司的員工有著很大的關系,在具體實施中,若發生了問題,需第一時間反饋,并且采用措施妥善處理問題,保證預算管理能夠正常開展。另外,在全面預算管理期間,也應該引入責任制,明確個人職責,把實施效果和績效掛鉤,一旦預算管理中出現了問題,能及時找到責任人,并對其進行懲罰。還要構建公正的績效考核機制,把其預算管理充分融合,并且把績效指標和成績融合,這在改進績效流程的同時,也能提升管理者的工效。對于表現優秀的人員公司也可提供適當獎勵,激發員工對工作的主動性,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結束語
伴隨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更多的信息化技術手段也將應運而生。所以,全面預算管理的信息化會不斷向前發展,唯有持續完善管理信息化,才能讓全面預算管理更好發揮其效用和價值。在信息化背景下,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的運用,能節省公司的成本,提高公司內部資源使用率,加大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力度,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從而推動公司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姝.信息化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探討[J].統計理論與實踐,2023(1):58-59.
[2]曹納.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策略探討[J].財會通訊,2022(23):70-72.
[3]杜永鵬.基于信息化下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J].財經界,2021(6):71+124.
[4]吳曉莉.企業全面預算信息化管理分析[J].財會通訊,2020(3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