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摘 要:企業是最主要的經濟組織形式,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是國家配置資源、轉化資源、調整資源的有效方式,能夠降低社會經濟的交易成本,促進國家的現代化發展。投融資是企業常用的經營方式,是評估企業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但目前,部分企業投融資管理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著投融資方向不明確、渠道單一、回報率低、資金管理混亂等情況,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效率與管理質量。因此,企業要重視投融資管理,變更投融資管理的理念,改進投融資管理的路徑,填補投融資管理的空白,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促使企業投融資管理走向專業化、精確化、全面化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投融資;企業管理;管理優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需求的轉變,我國開始調整經濟發展的模式,我國經濟開始從高速發展模式轉變為高質量發展模式。企業要積極響應國家經濟的發展政策,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優化管理體系,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投融資管理是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現階段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是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企業投融資管理的重要性
資金是企業的核心資產,是企業進行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是企業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有力支撐。如果企業的資金不足或資金流動出現了問題,企業就會面臨資金周轉不暢的困境,企業就有可能出現破產的危機。投融資管理是企業針對資金的管理機制,可以搭建資金需求方與資金供給方之間的橋梁,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解決企業的資金問題,提高企業的資金管理能力。首先,投融資管理可以體現企業的經營狀況,在行業投資的過程中,企業需要了解行業的最新資訊,預測行業的發展趨勢,明確行業的風口,確立企業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與經營重心。在投融資管理的過程中,企業可以了解自身的市場定位,明確自身的資金缺口,明確融資的具體用途,確立企業的融資渠道,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其次,投融資管理可以監管企業的資金、股權等核心資產的運行情況,及時接收與核心資產相關的變動,提高企業對核心資產的管理能力。其次,投融資管理可以降低企業的經濟壓力,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需要匯聚大量的生產資源,需要進行金融管理。投融資管理可以通過發行公司股票、債券、銀行借貸等方式在短時間內籌集大量的流動資金,可以用流動資金支付業務項目的成本,降低企業的發展成本。最后,投融資管理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投融資管理與財務管理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在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投融資管理部門可以提供相關的財務信息,增加財務部門的資金儲量,降低財務活動的風險,在一般情況下,完善的投融資管理體系可以帶動財務管理體系的發展。
二、企業投融資管理的現狀
進入新時代以后,投融資活動在企業業務活動中的占比開始增加,投融資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開始凸顯。但企業對投融資管理的認知比較淺薄,對投融資管理的投入力度比較小,導致投融資管理的發展速度比較緩慢。
(一)企業投融資管理的理念不夠明確
企業投融資管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投融資管理體系,建立了比較成熟的投融資管理模式,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投融資管理經驗,但進入新時代以后,企業投融資管理的發展速度開始落后于企業整體的發展速度,企業投融資管理陷入了發展的瓶頸期,這是由于企業投融資管理的理念不夠明確,投融資活動比較混亂。首先,企業投資活動的導向性比較差,對企業來說,投資活動是必要的經營發展策略,投資活動能夠更新企業的生產要素,加快企業的生產進度,擴大企業的產品類型,提高企業的產品的質量,降低企業的風險。但部分企業對投資活動缺少規劃,經常投資與企業不相關的業務項目,降低了企業的流動資金儲備,分散了企業的投資資源,降低了企業大規模投資的可能性。其次,企業投資活動的整體協調性比較差,投資活動是以盈利為中心的企業經濟行為,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態與發展目標,合理設置長期投資活動與短期投資活動的數量,兼顧企業的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但部分企業對長期投資活動的顧慮比較大,對長期投資活動的限制比較嚴格,導致企業短期投資活動的占比較大,導致企業不能通過長期投資活動改善業務結構,提高業務項目的質量。最后,部分企業沒有健全投融資風險評估機制,導致企業投融資活動的風險比較大。企業要仔細評估業務項目的發展前景與風險,結合自身的資產情況與負債情況,進行綜合的融資考慮,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資風險。
(二)企業投融資的渠道比較單一
選擇渠道是企業進行投融資活動的第一步,也是提高投融資活動質量的關鍵環節。但部分企業投融資管理的發展時間比較晚,投融資的渠道比較單一。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行業紅利在不斷轉移,業務項目在不斷變化,只有處于紅利期、管理比較完善的業務項目才能獲得比較可觀的經濟收益,企業才能通過投資活動盈利。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經常會選擇熱門行業、熱門項目進行投資,導致企業的投資活動過于集中,整體的投資風險與投資壓力比較大。并且,投資熱門行業與熱門項目在本質上是企業對市場的盲從行為,在投資熱門行業與熱門項目的過程中,企業沒有深層思考的需求,無法明確市場投資的底層運行邏輯。長此以往,企業對市場的靈敏度會下降,企業對市場的調研能力、分析能力會下降,企業的獨立投資能力會減弱,企業的長遠發展將會被阻斷,企業被市場淘汰的概率將會增大。除此之外,企業的融資渠道也呈現單一化的發展趨勢,融資活動是為了緩解企業的資金危機,擴大企業的生產資本,強化企業的競爭優勢,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但部分企業為了獨占業務項目的利益,會以銀行借貸的方式進行融資,不僅提高了企業融資的風險,還增加了業務項目的運營成本,偏離了融資活動的核心內涵,無法發揮融資活動的全部優勢,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三、企業投融資管理的優化對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成熟,行業逐漸進入飽和狀態,企業的發展空間開始進一步減少,企業的競爭壓力開始增大,企業正在面臨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現階段,企業要創新投融資管理的方式,加大投融資管理的力度,建立新時代的企業投融資管理體系。
(一)明確投融資原則
投融資原則是投融資活動的指導思想,是衡量投融資活動價值的參考依據,企業在考察投融資項目時,必須遵守投融資原則。首先,企業投融資管理要遵循價值創造原則,企業價值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是市場對企業資產、管理能力、增長空間、商業信譽等企業發展要素的綜合評價,能夠展現企業的財務狀況,體現企業的發展潛力。在進行投融資活動的過程中,企業可以把價值創造作為首要的衡量標準,如果一個投資或融資項目可以提升企業價值,那投融資管理部門就可以將該項目納入企業投資或融資的范圍中,反之,投融資管理部門需要剔除該項目。其次,企業投融資管理要遵循戰略導向原則,發展戰略是企業的宏觀發展規劃,可以指明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提高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在進行投融資活動的過程中,企業需要根據發展戰略選擇合適的投資或融資項目,提高投融資活動與發展戰略的適配度,避免無效投資的行為。最后,企業投融資管理要遵循風險匹配原則,不管是投資活動還是融資活動都是有風險的,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企業要正確評估投融資活動的風險,確保投資項目或融資項目的風險在企業風險承受能力的范圍內,降低投融資活動給企業帶來的負擔與壓力。
(二)調整企業融資管理的結構
融資結構是企業在籌集資金時,由不同渠道取得的資金之間的有機構成及其比重關系,能夠反映企業資產與企業債務之間的關系。科學合理的融資結構可以提高企業融資的額度,加快企業融資的速度,降低企業融資的門檻,提高企業融資的質量。在調整融資結構的過程中,企業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最大限度地平衡企業內部融資資源與企業外部融資資源之間的關系,保證融資結構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首先,企業要考慮外部環境對融資結構的影響,市場、融資政策等外部環境因素是不斷發展的,不同的外部環境對企業融資結構的要求不同。企業要立足于當前的融資環境,不斷搜集、分析最新的融資資訊,推測融資環境的發展趨勢,并根據融資發展趨勢調整融資結構,保證融資結構能夠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其次,企業要考慮財務管理對融資結構的影響,企業融資活動離不開財務管理的支持,在調整融資結構的過程中,企業要加大財務管理的力度,細化財務報表的審查流程,提高財務管理的數據分析能力,提高財務報表的精準度,保證融資活動能夠正常開展,保證融資結構能夠正常發揮作用。最后,企業要考慮資本構成對融資結構的影響,資本構成是由股權資本、資金資本與債務資本構成的。融資結構能夠影響企業的資本構成,如果企業的融資結構是以債權融資為主,那債務資本就會比較多,如果企業的融資結構是以股權融資為主,那股權資本就會比較多。在調整融資構成的過程中,企業要以資本構成為參考標準,通過改變融資方式,保證企業的資產與債務在合理的范圍內,保證企業能夠正常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三)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
投融資工作人員的能力決定了企業投融資活動的質量與效率,企業要吸納不同類型的投融資人才,優化投融資管理部門的人才結構,加快投融資工作人員向專業人才的轉變。首先,投融資工作人員要具備政策分析能力,近年來,政府經常出臺融資優惠政策,如果投融資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政策分析能力,企業就有可能獲得政府融資政策的支持,降低融資償還的壓力。投融資工作人員要關注企業所在地區、所屬行業的政府平臺,及時接收、分析最新的融資政策,避免企業錯過融資優惠的機會。其次,投融資人員要具備資金管理能力,資金管理能力是衡量投融資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核心指標,也是企業投融資活動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決定性因素。投融資工作人員要根據投融資項目的實際情況,調整資金流動環節,搭建項目單獨的資金往來渠道,建立清晰可查的資金流動賬目,避免出現資金流動混亂、無法復盤、追查的問題。最后,投融資人員要具備風險管控能力,投融資工作人員不僅要升級優化投融資風險管控模型,提高風險測算結果的準確性與合理性,還要健全投融資風險管控機制,實現投融資風險的可控發展。除此之外,投融資工作人員要具備一定的財務分析能力,良好的財務分析能力能夠提高投融資工作人員與財務部門的交流效率,加強投融資活動與財務部門需求的適配性。
結束語
進入新時代以后,投融資管理面臨著投融資理念模糊、投融資渠道單一的困境,承受著企業改革、市場發展等方面的壓力。當前企業要提高投融資管理的地位,明確投融資管理的原則,明確投融資管理的理念,調整投融資管理的,改進投融資管理的方法,降低投融資管理的難度。只有不斷進行投融資管理的改革,才能切實提高企業投融資管理的能力,發揮投融資管理的優勢。
參考文獻:
[1]任洪濤,趙哲鋒.企業投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路徑探索[J].法制博覽,2022(33):81-83.
[2]馬莉.中小企業投融資管理及投融資對策探究[J].科技資訊,2022,20(22):132-135.
[3]呂彩霞.新形勢下企業投融資管理風險及應對措施[J].質量與市場,2022(17):196-198.
[4]劉四成.新時期國有企業投融資管理問題分析及風險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14):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