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軍
(甘肅省民勤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民勤 733399)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為關注“三農”工作,把解決“三農”問題當作全黨工作中的核心內容,所以只有強化農業農村的優先發展,才能夠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在農業農村建設工作中,一定要重視人才振興,通過人才振興來帶動農業振興,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推動力,也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內容。當前,我國的農業基礎人才比較少,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并且農業技能較為匱乏。針對以上問題,中職教育要抓好農業人才培訓,以此來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在中職農業專業教育工作中,教師不僅要講授農業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還要實現理論教育和實踐操作的深度融合,讓農業專業學生全面掌握農業技能,提升農業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將來能夠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高素質農業人才。同時,中職農業人才培訓工作一定要注重校企合作,要給予中職生更多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從中來了解最新的農業技術、農業知識、農業技能,為之后投入農業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
在中職農業專業教育工作中,經過實際調查可以發現,當前農業類學生明顯減少。雖然國家對于中職學校涉農專業學生給予了財政、政策方面的支持與幫助,但是依然無法增加農業類學生的數量。人們沒有意識到農業的發展前景、重要性,更為關注計算機專業、財經專業,對于農業產業、農業專業有著認知偏差。這導致中職學校農業專業招生較為困難,無法培養出更多社會發展、農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農業人才,不能為助力鄉村振興落實貢獻出一份力量。同時,當前很多中職學校對于農業專業的辦學定位不夠清晰、明確。溫家寶同志認為“一定要大力發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對于中職學校來講,需要具備辦學特色,這樣才能夠滿足市場需要,促進職業教育的健康成長,但是在實際的農業職業教育工作中,學校并沒有展現出農業專業的特色,農林類專業設置較為相似,且存在人才供需脫節的問題。
在中職農業教育工作中,雖然教育工作者意識到了培養高素質農業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存在農業科技推廣力度較弱的情況,無法把農業教育和生產、科研緊密關聯在一起。同時,中職農業教育和農業科技推廣相互脫節,導致中職農業教育缺乏特色,沒有融合農業產業實際情況來設置專業、課程內容、人才培養方案,導致中職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較為匱乏,只能夠通過專業教材來獲取相關知識,無法提升中職農業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中職學校受教育資金限制,無法購買一些先進的農業設備或技術,無法提高中職生的農業實踐能力。
在中職學校農業教育工作中,要想培養更多高素質農業人才,以此來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學校需要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活動,通過校企合作來讓中職生掌握更多先進、新興的農業技術與設備,對于將來的農業工作有更為全面、深刻的認知,進而增強中職生的職業榮譽感、責任感。但是在實際的中職學校農業專業教育工作中,管理者、教師缺乏校企合作意識,只是關注中職生對于農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簡單地在校內開展一些理論知識和實踐的融合活動,根本無法鍛煉中職生的職業素養、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導致農業專業教育質量、效率無法獲得提高。同時,在中職農業教育工作中,雖然很多教師意識到了開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卻一味追求校企合作成果,缺乏校企合作過程的考察意識,無法通過校企合作來調整農業專業教育方案、目標、活動,不能展示出校企合作教育的作用、優勢。
要想抓好農業人才培訓、助力鄉村振興,中職學校需要不斷完善農業職業教育體系,以此來讓農業專業教育內容更加完整,跟上農業產業發展的步伐,真正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出自己的一份教育力量。中職學校需要體現出農業專業的職業特色,不僅要優化、改革農業專業理論知識體系,還要重視農業實踐教學,在校內設定專門的實習基地,讓學生在校內學習活動中就能夠掌握當前農業產業發展趨勢、先進技術,增強中職生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感知到農業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意識到自身職責的重要性,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為鄉村振興落實貢獻出一份力量,提升中職生的農業專業素質。同時,在完善工業職業教育體系的過程中,各個中職學校之間要強化互動與溝通,討論農業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優勢,學校之間相互借鑒與參考,共同歸納農業專業教育策略、方法,讓農業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完整、系統、科學,真正展現出中職學校農業教育的優勢與作用。除此之外,在中職農業教育體系建設工作中,學校領導和教師也要多外出學習,在農業企業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最新的農業技術、農業發展方向,以此來調整農業專業教育方案、目標、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農業人才,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要想培養出更多的農業人才,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出一份力量,中職學校需要注重教師培訓、提供職業指導,讓農業專業教育工作順利開展下去,展現出教師的榜樣力量,師生之間共同進步、發展,體現出農業專業教育的特色。中職學校農業專業教師要定期參加在崗培訓,從中來掌握一些先進的農業專業教育理念、方法、策略,為中職生展現最佳的教學狀態,讓中職生能夠更加自主地學習農業知識與農業技能,師生之間共同成長。同時,要想真正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只依靠中職學校的努力是不夠的,教育部門需要與中職學校共同努力。教育部門要重視教師提高培訓、專業技能培訓,聘請一些專業的農林漁工作人員對教師進行培訓,從中來掌握農業產業的發展狀態、最新技術、最新理念,并且把這些技術、理念融入到農業專業教育活動中,讓中職農業專業教育和時代、農業產業接軌,提升農業教師的綜合素質。只有強化對于農業專業教師的培訓,教師才能夠提供給中職生有效、科學的職業指導,讓職業指導貫穿于整個教育活動中,激發中職生的專業學習潛能,擁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培養中職生積極的農業職業觀,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促進農業產業升級、優化、發展付出努力。除此之外,在中職農業專業教育工作中,要優化農業專業教師結構,把青年教師作為主要培養對象,提升專業教師的能力水平與綜合素質,形成知識技能全面、優勢互補、特長突出的教師能力結構。
在中職農業專業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專業教育教學改革,以此來抓好農業人才培訓,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展現出中職學校農業專業的職業特色,提升中職生的專業綜合素質。當前在農業產業升級、優化、革新期間,農業產業不再只局限于農林漁基礎產業發展,而是拓展了農業產業中的休閑旅游功能、生態維護功能、農業文化傳承功能,實現了多功能農業產業發展。與此同時,這種產業升級模式、現狀也需要滲透在職業教育活動中,聯系產業結構來促使農業專業教育教學的改革,展現出農業專業的特色、優勢。中職學校農業專業需要圍繞區域農業特征、功能,設定和產業發展相符合的教育內容、教育模式,融入一些精品農業、高效農業、農業信息化、生態休閑農業、品牌農業等內容,充分展現出農業的文化傳承、觀光旅游、生態涵養功能,實現農業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和農業產業升級的接軌,讓中職生對于農業產業、專業有更為全面的認知,激發他們的職業認同感與榮譽感,能夠深入鉆研農業專業知識,掌握更多的農業專業技能。除此之外,在中職農業專業教育工作中,要想實現教育教學的改革,教師要改變以往主導式的教育模式,不能只讓學生單方面學習農業理論知識、技能,而是要給予他們更多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在動手操作、實際觀察、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感知到農業發展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從而能夠激發中職生的職業認同感,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農業人才。
要想培養更多的高素質農業人才,助力鄉村振興,中職學校要不斷強化校企合作,讓中職生在校企合作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職業素養,為將來投入到農業工作中奠定扎實的基礎。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中職學校一定要明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目標,不僅要讓中職生掌握職業技能、職業知識,還需要引導中職生做好職業規劃,消除他們對于未來就業的迷茫感,從而能夠更加堅定走農業發展之路,鍛煉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知識運用能力、職業能力,提升中職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在農業專業校企合作期間,中職學校要綜合評估合作企業,這樣不僅能夠展示出校企合作的優勢、作用,還能夠為中職生未來的農業就業做好鋪墊,讓中職生明確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在校企合作教育中,除了讓中職生投入到企業實習、實踐中,學校還可以聘請企業的精英人才來校開展講座活動,以此來豐富中職生的農業知識面,掌握更多先進的農業技術、農業理念。中職學校還要引入競爭機制、素質教育理念。這是因為適當、合理的競爭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自主地投入到農業專業實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中職生掌握更多的農業專業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當前社會較為關注“三農問題”,因此中職學校一定要讓學生、社會人士、企業、教師都參與進來,充分鍛煉中職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實際操作的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使其成為一名高心理素質、高技術水平的農業人才,展示出農業專業教育的優勢、作用,真正利用中職農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要想培養出更多高素質農業人才,助力鄉村振興,中職學校一定要科學制定農業人才培養目標,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農業專業理論知識,實現農業專業理論知識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合,提升中職生的綜合素質。首先,要想讓涉農專業獲得更為長遠的發展,學校一定要注重人才培養的可操作性,讓學生樹立積極的理想信念,通過素質拓展課、軍訓、職業道德和法律、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活動,強化對于中職生的思想素質教育,在農業專業教育中全面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學校、教師在制定農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了解當前農業產業發展的新政策、新方向、新趨勢,及時調整農業人才培養目標,跟上農業產業發展的腳步,讓中職生能夠掌握最新的農業技術、農業發展理念,在農業專業知識探究和學習過程中更加有方向、有導向,進而培養中職生良好的專業素養。其次,在制定中職農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強化和中職生的互動、溝通,了解中職生真實的職業發展愿景,以此來細分農業人才培養目標、方案,展現出農業專業特色,真正落實產教融合,增強農業專業教育的實用性、有效性。
總之,在中職學校農業專業教育工作中,教師要注重農業人才的培訓,以此來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在當前的中職農業教育工作中,無論是教育理念還是教育模式、教育內容都有待更新、優化、調整,無法培養出農業產業發展需要的農業人才。由此,中職學校需要不斷改革農業專業教育模式與內容,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方針來調整教育形式,真正提高中職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讓他們將來能夠更好地投入到農業產業之中,為農業發展、鄉村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