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玲玲 吉林省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規模和數量也隨之提升,并在解決社會就業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過程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企業管理效果直接決定企業發展成效,而在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又是重中之重,它決定著企業發展規劃是否科學,資金流量配置是否合理,因此,企業應對財務管理工作給予足夠重視。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需要和各部門人員緊密協調、有效溝通,在此過程中既要體現財務管理的工作職能,還要嚴格遵守相關管理制度。由于企業財務管理普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我國不斷出臺新的財務管理政策,以規范行業水平及秩序。就當前情況來看,部分企業無法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財務管理體系,無法有效滿足現階段的實際市場需求。具體表現在:
企業對制定財務管理制度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在落實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存在相關人員不配合、制度覆蓋不全面的問題;
制定管理制度時缺乏依據,導致可行性和科學性欠缺,以至于制度落實過程中產生了諸多阻礙,使財務管理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體現;
經營成果核算不準確。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僅僅以所取得的能夠通過貨幣進行衡量的經濟效益為目標,在核算經營成果時,往往會忽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造成的無法以貨幣進行衡量的環境影響,無形成本多數只有在客觀條件要求時才會被納入經營成果核算范圍。由此可見,這種傳統財務管理工作無法綜合考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耗費的資金成本與環境成本,核算成果與實際存在偏差。
企業融資難度較大。
企業日常管理中,由財務部門管理整個企業的資金,故需要其準確預估各項成本和支出,如果資金管理操作不合理,可能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嚴重的甚至影響企業發展。現階段,企業融資難度大主要受以下兩方面因素影響:
國內外經濟環境導致資金供給困難。近年來,全球金融環境收縮,國內經濟運行面臨不小壓力,這都導致融資難問題更加凸顯,無形中增加了企業出現財務及經營風險的概率。
企業抗風險能力低,銀行放貸標準高。企業申請銀行貸款時,不但有非常繁瑣的審批流程,還必須滿足銀行較高的放款標準。同時由于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有很大概率無法及時足量償還銀行貸款,部分銀行出于風險控制的需要,適當收緊了貸款發放,這種情況下企業融資變得更加困難。
缺乏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財務人員通過有效分析企業的經營管理數據,能夠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預測和把控。然而,目前很多企業缺乏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導致企業預測和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低下,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比如,企業經常面臨金融環境方面的風險。金融市場的融資活動是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然而目前的監管措施無法完全避免金融市場對企業的沖擊。一旦企業競爭力不強,在風險面前更顯得無力,勢必增加企業開展財務管理的難度。
拓展融資渠道。
加強資金管控,提高資金流動效率。企業的經營理念必須與時代相適應,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對企業內部資金流轉進行嚴格管控,節約支出,提高企業的資金流動效率。
提高賬務準確性,合理降低成本。在日常管理中,企業及財務部門應對賬本準確核對,及時處理可能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爛賬,提高企業財務工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同時結合會計日清月結制度,將企業財務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保證企業成本合理有效降低。
與友好企業形成聯合體,共同發行債券。企業可以與友好企業達成合作,在合適的環境下共同發行債券。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保證友好企業擁有非常高的信譽,才能獲得穩定且持續的融資。
利用商業票據在資本市場完成籌資。利用企業的商業票據,在市場中完成資本籌集,即通過買賣股票的方式實現融資目的。
與銀行建立良好關系。現階段,政府對于企業與銀行合作非常支持,企業應緊抓這一契機,與銀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解決企業貸款難度,為企業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加大財務監管力度。
監管財務管理人員行為。企業要約束財務管理人員的行為,有效避免各種資金流失風險。在完善財務監督管理方法時,企業要嚴格遵循財務管理制度,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財務管理系統,準確呈現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開展財務監管工作的過程中,企業應該保證全體人員充分參與,從而形成強效的監管合力。管理人員還應全面核對、盤點賬戶資金,保證賬戶資金與賬面資金保持一致。
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立法及執法的宣傳力度。企業要大力宣傳現有法律法規,以此約束會計工作隊伍,提高財務人員素質,樹立正確的財務觀念,有針對性地提升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使財務管理人員擁有更高的業務素質和政治素質,杜絕賬務不準確、不真實的情況出現。
借助專業服務公司進行內部審計。企業也可以雇傭會計核算服務公司專業的會計人員審計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不但能夠有效解決企業人才短缺的問題,還能夠發揮明顯的監督作用。
建立和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作用是在事前預測并管理財務風險。企業應結合自身經營發展狀況和外部環境,預測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繼而及時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當前企業經營過程中,多種原因導致企業風險承受能力較弱。所以,企業不但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還要落實具體措施增強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在具體實行過程中,首先,企業應該準確分析政策法規和市場環境等因素的變化情況,通過分析結果預測企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思考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其次,要結合培訓、合作交流等措施提高相關人員識別財務風險的能力,使其能夠正確辨別及處理各類財務風險,保證相關防范措施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達成。企業管理者應該對新時代經濟發展趨勢形成正確認識,有針對性地優化財務管理工作,提高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為企業協調穩定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