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嘉敏

秦紅現任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由于其在疑難仲裁與訴訟案件中創造的系列經典,成為首批入選上海國際仲裁專家庫的法律專家。
秦紅擅長于商事仲裁,曾受聘于國內外多家仲裁機構擔任仲裁員,在公司股權投資、金融、房地產與建設工程、知識產權等糾紛處理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擔任仲裁員期間,她靈活運用專業技能及辦案方式解決糾紛,為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了優質的爭議解決法律服務,深受客戶的信賴。
執業以來,秦紅律師亦曾為國內外知名公司提供法律服務,擔任財務金融、物流倉儲、航空航天、汽車與裝備制造、通信電信、軟件與信息技術等眾多領域內多家大型企業或集團公司、政府部門的常年法律顧問、專項法律顧問,為客戶在公司治理與合規、并購融資、重大資產重組與處置、股權激勵、知識產權、供應鏈管理、政府與公共事務等方面提供專業法律服務。
近年來,秦紅律師經辦了多家企業股權收購及資產轉讓仲裁案件,同時在國內企業風險投資、私募基金的設立與投資、房地產、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公司治理、商事訴訟等方面也有活躍的表現。
秦紅曾代理一起某醫療設備知名公司與某知名國企之間的股權收購及資產轉讓糾紛仲裁案件。總收購金額約人民幣4億多元,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3,500萬元。此案是一起收購項目引發的糾紛,涉及百余家經銷協議梳理、業務轉移、資產轉讓、股權轉讓等法律關系。
接受委托代理后,秦紅為該客戶的履約情況作了梳理,該客戶曾經就對方國企在前述協議履約出現嚴重違約情形,多次發送函件,就相關試劑折扣、押金、租金、預付款、轉讓設備的裝機狀態等問題向該對方主張權利,并多次通過郵件、微信、短信與該國企相關負責人員聯系溝通均未果。
由于該案涉及主體多、法律關系和履約情況均非常繁雜、梳理出涉案證據超3000頁。秦紅首先從各份協議間的邏輯性以及各合同主體的權利義務入手,特別關注對方國企的合同實質履行要件和形式、結合第三方供應商的詢證函內容以及各方合同主體的往來溝通文件等材料,梳理出對方公司在履約中出現嚴重違約情形的證據材料,層層遞進,全面提出仲裁請求的主張。
此案經仲裁庭審后,結合各方數千頁的證據材料舉證質證后,案件雙方表達了愿意進行協商的意愿。
此時,秦紅協助客戶權衡各方商業利弊,以雙方共管賬戶款項為核心工作,結合多次與對方公司及代理人、仲裁委等的溝通結果,協助客戶使得案件最終成功調解結案,使客戶以最快的時間獲取了現金款項,最大程度實現了客戶的要求,也使得整個收購項目各方能夠平穩完成后續收尾工作,得到客戶的充分肯定。
入行以來,秦紅律師已參與數十起股權糾紛類型案例,累計案件金額高達數十億人民幣,其在股權糾紛領域的專業水準及豐富經驗,使其成為在中國頂尖股權糾紛爭議案件中頗具代表性的律師之一。
針對經濟市場監管領域現制現售食品安全問題,秦紅帶領律師團隊從保證食品安全和保護消費者健康的角度開展法律風險評估研究,通過查閱國內外資料及廣泛征集調查意見,具體分析現制現售在食品行業的發展歷程和上海市現制現售食品安全的實際情況,并從現制現售食品的許可準入、風險分級管理及監督檢查三方面進行了評估分析。
在參考借鑒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標準的基礎上,秦紅律師提出通過主體業態分類與食品種類分類兩種方式,明確現制現售食品的類別,將關于食品安全問題政策方針與食品新態勢、新形式緊密結合,在創新市場監管模式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進一步指出系統的現制現售食品安全問題解決方案和建議。
秦紅律師以2020年上海市“盒小馬”的案例進行了說明:該店供應約40種中西早餐,若按原來的審批標準,即申請主體業態為“現制現售”的經營者,每經營一類食品,都有加工制作場所使用面積的下限,則經營者必須在經營面積和經營品種中來做取舍。
因此,她建議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大膽突破創新、精準施策,提出對各類飯店、飲品店的食品處理區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不設上限,并允許將“取餐柜”計入就餐場所面積。
這一政策讓首批6家采取網訂柜取模式的“盒小馬”門店在上海順利落地?!昂行●R”新型早餐門店的落成體現了上海創新模式的一種理念,是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對打破“餐飲服務”與“餐飲服務現制現售”之間隔閡的一次成功嘗試,也使得“餐飲服務”與“餐飲服務現制現售”兩者在經濟市場這一更深層次上實現了完全的融合。
近年來,一些新興產業,如“共享廚房”很受歡迎,但由于涉及的主體較多、法律關系多元、運行環節繁雜,導致國家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其食品安全的監管工作上增加許多難度和困難。
秦紅與團隊就“共享廚房”的食品安全及監管的法律風險進行了評估并提出對策與建議。實現對“共享廚房”乃至平臺的有效監管,以期為國家層面的“共享廚房”監管提供上海市的經驗與改進建議。
據秦紅介紹,“共享廚房”在許可審查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缺乏具體、全國普遍適用的行政許可法律法規依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管理辦法》對網絡餐飲的許可作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定,尚未就“共享廚房”模式的許可問題進行任何規定。
秦紅從法律專業層面出發,建議在既有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在市級行政管理層面,整合出臺有關“共享廚房”更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規范性文件和標準。建議具體內容以許可(事前)和監督(事后)兩個階段做出不同規定。對于“共享廚房”經營者的準入,除了針對所有餐飲服務主體的法律法規外,鑒于“共享廚房”經營的特殊性,法律有必要對其加以更為嚴格的事先準入標準,從而在進行行政許可時嚴格把好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第一道關,嚴格落實餐飲安全實施標準,可考慮簡化形式要求,在避免繁瑣手續的的同時優化營商環境。
對于“共享廚房”運營者和經營者的管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可對共享廚房的餐飲食品安全分重點時段、重點環節和重點品種進行監督管理,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督指導和抽檢監測,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降低隱患。
2020年,在上海市司法局的主持之下,上海國際仲裁專家庫(第一批)正式組建完成,秦紅入選該專家庫。上海國際仲裁專家庫的組建是在深入貫徹中辦國辦《關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見》、市委市政府兩辦《關于完善仲裁管理機制提高仲裁公信力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亞太仲裁中心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的大背景下,為加強國際仲裁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專業人才作用而實施的重大舉措。
秦紅的仲裁業務能力突出、外語能力過硬,是國際仲裁領域具有豐富辦案經驗的行業骨干。作為經過仲裁機構推薦、專家引薦和仲裁協會協商等復雜遴選程序第一批入選上海國際仲裁專家庫的專家,秦紅跟同期入選的其他三十多位專家,共同為國際仲裁領域提供理論實務研究,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推動在上海打造面向全球的亞太仲裁中心這一歷史使命的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