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金玲 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為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經營管理能力。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一旦出現問題,會造成各種業務管理缺乏有效控制,從而影響到企業發展。基于此,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分析內部控制評價的概念、存在問題及優化措施,以便企業能夠更好地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參考,是我們進行后續討論的主要目的。
在進行內部控制工作時,必須重視建立內部控制評價制度。內部控制評價系統能夠從各個角度反映企業的信息和問題,從而為以后的發展規劃和決策提供依據。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評價系統,不僅能及時監控企業的運行狀況,還能提高內部控制的時效性。同時,也有助于管理層采取相應的對策,增強企業的防范意識和能力,從而保障企業的各項資產安全,進一步推動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內部控制風險評價體系和指標選擇。建立內部控制風險評價系統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案例分析、模糊層次分析等。在建立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風險評價系統時,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風險評價系統。
在個案研究中,企業可以選取與其經營狀況相近的企業作為個案,對企業每個季度財務報表或風險管理報告進行分析,并在不同的經濟、金融等資訊網站上查詢有關的資料,從而分析出行業和市場中存在的非系統化的風險,增強企業的應對能力,加強對企業的風險評價與預防。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為了保證信息的及時、正確性,構建企業內部控制風險評價與分析體系,必須重視內部控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案例分析中,應選用 ST企業和 PT企業作為案例分析對象,對該類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并根據問題的性質、原因進行分類,以內部控制的有關準則為依據,以其自身的特點來確定內部控制的評價指標。
企業內部控制風險評價體系的應用分析。在加強內部控制風險評價的基礎上,必須對其進行評價,將其分類為同一類型的風險因子,在此基礎上建立內部控制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為進一步提高內部控制風險評價工作的質量,必須將其按不同的數據類型進行分類。通過對企業財務風險的評價,可以從會計報表的編制、有關信息披露是否符合有關法規、定期審計體系的有效性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在確定了內部控制風險評價因子后,企業必須確定其所占的比重。同時,在建立內部控制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基礎上,要根據每個層次的影響因子,對其進行權重分配。通過對各種因子進行加權,確定各因子的權重。在確定各因子的權重前,可以通過專家打分法來確定相關指標的權重,并由具有一定的內部控制經驗的專家組成專家團隊,對其進行評價,從而使其在評價中的權重分布更加科學、更加客觀。在進行內部控制時,應注重運用 AHP方法,降低管理因素與客觀因素之間的差別,以增加權重分配的精確度,為內部控制工作的要素分析奠定依據。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是指企業內部評價人員運用相應的評價程序,發現其存在的內部風險,并據此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企業內部控制評價能夠彌補內部控制中的不足,從而保護企業的健康發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是企業治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控制企業風險的重要方法。企業要從內部控制的角度來審視內部控制的缺陷,從內部控制的角度進行自我反思。這一過程對內部控制評價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備專業的判斷能力,根據《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的要求對其進行科學的判斷,從而保證操作流程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缺陷的分類。內部控制缺陷是指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流程,反映了企業的內部治理問題,是衡量內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有缺陷,那么其內部控制的設計與制度也就無法正常運作。重大缺陷影響范圍大,其對相關業務的負面作用會波及企業的正常運作。重要缺陷通常由一種或多種控制缺陷組成,其與重大缺陷的表現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其影響的范圍和規模要小一些。一般缺陷指的是除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以外的全部控制缺陷,其為企業的實際控制工作運作中的一個很小的環節,對企業整體的內部控制作用不大。
缺少良好的控制環境。在內部控制評價工作中,最關鍵的一環是對環境的控制。如果企業本身不能很好地進行環境管理,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內部評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由于企業內部缺乏一套完善的控制體系,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的一些管理者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員工的管理失誤,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的管理和評價工作。第二,在企業沒有形成良好的文化。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但在大多數時候,由于管理層對企業的內部文化缺乏足夠的關注,致使企業的內部文化不夠健全,無法發揮出良好的同期控制評價作用。
缺乏風險預警機制。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由于缺乏對市場變化的洞察力,一些企業的管理層往往會忽視市場中的某些潛在風險,從而給企業造成巨大的傷害。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很多企業缺乏相應的預警機制,也沒有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一旦出現問題,就無法及時解決,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目前,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因為沒有做好自己的預警機制而倒閉,而這些企業中也有一些是大企業。由此可以看到,如果沒有一套健全的預警機制,將會造成風險預測的不準確,進而引發更多的問題,尤其是在企業的控制和評價工作方面。
內部控制評價趨于形式化。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自己的控制和評價工作,并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通過反復的討論,最終形成了一套與企業內部控制相適應的評價體系。然而,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執行力度較低,影響了企業控制工作的形式化,從而導致了控制工作的實際效果。通常,有些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審批系統的賬號密碼沒有被嚴格地保護,而由業務審批的外部人員代為運作,這種現象屢見不鮮。這些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管理和評價工作。
在風險管理下,內部控制評價的有效性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正常發展和企業的資產安全。所以,必須在風險管理下,制訂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評價方法,逐步完善其正確性與規范性,以加強其在實踐中的運用,以保證其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在具體的執行中,可以合理確定各個部門的權限,從而實現這個目標。要注意權力的分散,防止因為某個部門的力量過于集中而不能形成有效的約束體系,導致管理上的困難,要及時彌補降低內部控制和制約機制的缺失,從而保護企業的資產。同時,企業職工也要積極地學習相關的管理知識,以提升自己的經營水平。企業還可以提供員工實施自我價值的平臺,培養出優秀的管理人才,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鮮血液。企業可以適當地引入管理人員,明確部門的權限,建立相互制約、相互協作的發展機制。
企業為了實現更好地發展,必須加強對內部控制評價的自我管理,以達到更好的工作效果。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的企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要改善當前的滯后現狀,必須從內部著手,強化監管體系,以確保信息的及時、精確、有效地傳遞、完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增強對風險的判斷能力,使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對未來的風險采取及時的預測和措施,確保企業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