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承霖 于琳瑤
物流業已成為現代國民經濟的一個主要產業,物流管理專業就業方向比較廣泛,而且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目前許多高校雖然都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以培養更多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為目標,但當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就業時,發現他們并不能達到社會對于物流人才的要求,因此加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職業規劃教育與人才培養顯得至關重要。高校加強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的,可以直接培養出與社會相適應的人才,而加強職業規劃教育則能夠幫助畢業生更好地就業。
學生能否直接勝任相關的工作與學校人才培養方向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本文基于物流管理專業就業的職業規劃與人才培養進行思考,明確職業規劃教育與人才培養的主要策略。希望能幫助學生找到更好的工作,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符合社會要求的高質量復合型人才,為社會做貢獻。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物流是其中的一個支撐型產業,它對國內的農產品銷售以及購物平臺尤為重要,因此社會對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地提升。物流管理人才是一種高復合型人才,不僅要規劃設計方案,而且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目前物流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物流管理專業的概念。物流管理屬于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系統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理論,掌握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系統分析、設計、運營、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術,熟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物流運作,能在企業、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門從事供應鏈設計與管理、物流系統優化及運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二)物流管理專業人員的就業方向。在各級經濟管理部門,工商企業中從事物流管理工作和與物流相關的鐵路、航空、港口、倉儲等管理和技術工作。例如:倉庫管理員、物流主管、倉儲經理、供應鏈經理等。
(一)沒有明確的就業方向和就業目標。大部分的畢業生在前期都沒有思考過自己的就業方向和就業目標,也沒有想過要怎樣找工作,這是畢業生就業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二)專業技能無法達到企業的要求。上大學期間,學生經常無法意識到自己在校學習的內容是為了以后更好地進行工作。這就導致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去理解那些知識與內容,也不會刻意地去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因此當他們找工作的時候,往往發現自己無法勝任企業對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三)面試經驗欠缺。在找工作之前,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面試官會問什么樣的問題,自己應該如何回答,自己怎么樣回答會讓面試官記憶猶新。甚至有些學生在找工作時害怕面試,會對面試產生厭惡的情緒。
(一)學校:開展職業規劃方面的課程。作為學校,如果想要提高就業率,就必須對學生開展職業規劃方面的課程。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工作是為了什么;幫助學生分析學生性格中的優勢與劣勢,如何將性格中的優勢與就業方向相對應;明確每一就業方向的未來發展趨勢與工作重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喜好與以上問題進行思考,提前明確自己的就業方向;在明確好自己的就業方向之后,查詢這一方向企業對于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將自己現有的能力與要求相對應,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去完善自己,豐富自己。(二)學生:提前思考自己的就業目標。作為學生,就業關乎著自己的未來,學生要重視自己的前程,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學生只有知道自己的就業方向與就業目標,才能在日常的學習中抓住重點,不斷地突破自己。因此,學生應該提前思考自己的就業目標與就業方向,為工作做好前期的準備。在思考自己的就業目標時,應當將自己的喜好、優勢結合起來;通過了解物流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明確每一個就業方向的日常工作,再與自己的喜好、優勢結合,看自己適合哪一方面的工作。在確定好自己的就業目標和就業方向之后,將自己目前能力與就業目標要求的能力相對比,最后對這些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和培養。
(一)專業知識教育。1.理論知識與能力。物流管理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包括經濟學知識、管理學知識、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系統分析、設計、運營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供應鏈設計與管理、物流系統優化的能力、運營管理的能力等,這些專業知識與能力都需要經過系統的學習。作為學校,要將社會對物流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與學校所教的知識相對應。明確目前哪些知識與能力是學校課程所沒有涉及的,進行及時添加與設計。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養,需要專業的老師進行教育教學,而且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做到認真負責。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進行及時檢驗與測評,改變考試作為檢測學生的唯一手段的理念,將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在日常的學習和教育過程中,將學生的課堂提問、課堂回答、學習辯論等都作為平時成績。在平時的教學中及時發現和了解學生的不足,最后進行及時有效的補充教學。2.實踐經驗。實踐經驗對于在校學生很難獲得。因此,作為學校,要幫助學生獲得實踐經驗,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學校可以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讓學校定期地在相關企業內進行實習與見習工作。但在工作中,學生不能只是走馬觀花和觀摩,而是要深入工作之中,將自己所學的理論具體有效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之中。在工作結束之后,也要及時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進行有效改進與學習。(二)非專業能力培養。1.溝通交流能力。溝通交流能力是從事任何工作的基礎能力,也是進行有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作為畢業生,在就業時要想從事這個行業,就要進行面試,而面試環節的目的就是了解畢業生的想法、知識經驗能力等,這些的基礎都是溝通與交流。因此溝通與交流能力,對畢業生來說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就業。因此,畢業生要重視自己的溝通與交流能力。溝通與交流能力的提升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之中,要刻意地進行溝通與交流的反思,在與他人聊天時,反思自己的話語是否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反思自己的話語是否能讓雙方開心,反思自己的提問是否能緊扣主題等。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通過反思了解自己的不足,再加上長期的刻意練習,最終達到提高溝通與交流能力的目的。2.演講能力。在面試過程中,介紹自己、推銷自己的話術與能力都是演講能力的體現。在面試中,如果不知道怎么向其他人介紹自己、描述自己的優勢時,整個面試過程都顯得不盡如人意,都不能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和目的,因此我們要重視演講能力。在課堂中,可以通過回答問題去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在與其他人交朋友的時候,向其他人介紹自己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再向朋友介紹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演講能力的提升有多種方式,因此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可以通過刻意的練習去提升演講能力。
物流業近些年來發展得尤為迅速,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物流行業處于盛久不衰的狀態,因此需要大量的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學校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也開展了相對應的專業,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最后,希望本文能為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提供幫助,也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符合社會要求的物流管理專業方面的人才。
引用出處
[1]李鳳梅,以就業為導向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0(22).
[2]倪星英.淺析高職物流專業就業對教學改革的要求[J].科學時代.2013(11).
[3]葉親賢,以就業為導向的物流專業教育措施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