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昕一 姜彩霞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煙臺 264199)
近幾年來混合式教學借助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在各高校如火如荼的開展,形成了對傳統教學的一次教學改革。目前,在線學習成為各高校學習的常態化形式。對于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在混合式教學中英語在線學習的參與情況進行分析與研究,對于促進高職高專院校混合式教學的順利開展,促進學生深入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學生參與(student engagement)指的是學生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與努力程度。對于學習參與度,美國的教育學家杜威的“兒童中心論”、心理學家羅杰斯(Carl.R.Rogers)的“學生中心論”都為研究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參與度奠定了基礎。針對在線課程的參與度,國外學者普遍認為這是評估在線課程的一個重要指標。美國教育專家 Kearsley 針對在線學習,提出自己的觀點:學生通過投入到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通過各種學習任務與老師和同學交互活動,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在線學習會促進學生具有更好的創造性和相互交流,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1]。
對于在線課程參與度的影響因素,國內學者李娟(2006)指出在線課程的內容是影響學習者的關鍵,因此在課程設計上要充分重視課程內容的編排,學習者與課程內容的互動等方面[2]。汪雅霜(2017)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學習興趣、師生之間的交流、同伴的互動協作、學校的支持均對學習參與度有著較大的影響[3]。
本研究采用了問卷的方式對影響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職業院校學生英語在線學習因素進行了調查。以山東某職業院校隨機選取的450 名學生為調查對象。該院校混合式英語教學已經進行了一學年的時間,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方式有了深入了解并熟悉此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問卷內容涉及了學生在線學習的基本情況,混合式學習中的自身因素、課程因素、教師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方面的內容
線上教學平臺作為混合式教學中學習的手段之一,因其設置貼合教學大綱,承接課堂內容,使用便利,而且功能多樣,是日常教學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中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線上平臺采用的是清華在線優慕課平臺。根據問卷調查,對于線上平臺“總是訪問教學平臺,并積極協作互動”的占12.67%,“經常訪問教學平臺”的占46.44%,但是“不太參與協作”和“偶爾訪問,完成作業為主”的占比達到40.89%,這說明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對在線學習的熱情不高,學習動力不足(如表1所示)。

表1 在線平臺使用基本情況
本研究對英語在線學習影響因素將具體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主要指學生個人因素,外部因素是從教師、在線學習平臺和學習環境因素。
2.1 學習者因素
學生是在線學習的主體,因此學生的自身因素是決定學習行為最直接的因素。學習者影響因素包括心理、目標、能力和同伴協作等。
在線學習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我管束能力,需要學習者獨立完成課程學習,對學生的自控能力、計劃能力、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有著更嚴格的要求。而職業院校學生的自律性與自控能力普遍較差。因此在問卷調查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能夠在線上學習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并且根據訪談我們得知,由于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上網的便利性,許多同學在進行線上學習時面對網絡誘惑,極容易脫離學習平臺,切換到其他軟件,加之學習過程缺乏第三者督促,線上學習極易分心,學習的專注度不夠。此外,有78.44%的同學認為同伴的協助作用很大,我們認為這與線上學習多發生在課后有關系,同學之間可以對線上操作互相幫助,就線上的內容討論學習。
2.2 課程因素
在線平臺的教學設計是學生能順利進行線上學習的重要前提。通過調查可知,大部分學生認為在線平臺的課程設計合理,授課目標和考核標準清晰,而且平臺內容完善,視頻與文本資料豐富,能夠促進學生對課程的理解與把握。線上課程的視頻與文本呈現方式恰當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線上學習,恰當的知識表達方式能夠吸引學生參與到線上學習中。同時根據訪談,我們得知,大部分學生對于視頻和文本并無明顯的偏向程度,但是視頻的時長和文本的設計對他們在線學習有著影響。大部分同學認為5 分鐘以內的視頻能夠吸引他們進行觀看,但是當視頻超過5分鐘,他們常常會放棄學習;單純的文字性的文本對學生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搭配圖片與音頻的文本更受學生的歡迎,促使他們參與在線學習。課程設置了討論區便于教師與學生進行課后的交流。大部分同學認為討論區使老師與學生的溝通更為便捷。這避免出現傳統教學中老師下課離開課堂就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不深的情況。課程設置的測試和作業能夠促進學習,設置在線的作業與測試有利于進行課后的鞏固練習,同時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把握教學進度。因此從調查結果來看,合理的課程設置,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積極的互動對學生的在線學習參與度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3 教師因素
在混合式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建議者。教師在課程的設計、實施與應用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線學習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教室之外的作用被忽略,相反,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在線學習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專業能力、授課經驗、講解與授課形式均在學生參與在線學習中起著重要的影響。同時有81.56%的學生認為教師對于在線課程課時的安排是否合理也是影響他們參與到在線學習的重要方面。教師的在線交流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在線學習的積極性。有三分之二的同學認為在本校英語在線學習中,老師的答疑能夠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教師的線上反饋也是積極有效的。同時通過訪談我們得知有部分同學只是單純地完成老師線上布置的作業和任務,認為在線的互動交流對于他們沒有什么意義,甚至是一種負擔,這就導致了此部分學生對于在線交流的參與頻率不高,在線學習的參與熱情也比較低。
2.4 環境因素
混合式教學中在線學習的環境因素包括網絡設備的應用和在線教學平臺的使用,這是物質方面因素的影響;學校的各種支持,這是精神層面的影響。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通過調查,絕大多數學生具備參與在線學習的電子設備。在線平臺,對于學生的在線學習起到重要的作用。平臺的反應速度、是否卡頓都會影響學生的在線學習體驗,從而影響了學生參與在線學習的積極性。
學校層面對于在線學習的支持力度也對學生的在線學習參與度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對于在線學習的態度會影響學生在線學習的參與度;學校對于線上成績的認定會極大影響學生參與線上的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混合式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具有更高的自主學習能力。這需要從多方面提升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能力。
1.1 培養學生在線學習參與的主體意識
傳統的英語課堂中,師生之間通過面對面的交流互動,教師能夠規范課堂、主導學習進度。而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在線學習沒有教師的實時監督,其學習方式的新穎性,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特點就是自律性相對較差,缺乏對學習的規劃和自我約束。通過前面的調查我們也注意到學生對于英語線上部分的學習,常常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受任務主導的。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形成主體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在線學習。
1.2 制定完善的學習策略
完備的學習策略是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有效的學習策略會有效提高學生在線學習參與的積極性。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會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提升認識;定期的回顧復習會有效的幫助學習鞏固當前學習的內容,尤其是對于英語這種需要反復記憶的科目,在線的知識鞏固復習是提升英語能力的一個有效手段;同伴間的互動練習有利于在學生之間形成幫學趕超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習英語參與的積極性,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促使被動學習者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從而轉化成積極參與在線學習活動的動力。
在英語混合式學習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與促進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與指導者。英語的在線學習更需要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從被動參與轉變成主動參與。
2.1 改善教學方法
英語線上學習需要學生具有更高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英語成績不高的原因就是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枯燥的單詞背誦和語法記憶使他們對學習英語產生厭倦心理。因此教師及時更新課程資源,設置新穎的教學內容是一個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將課本內容與日常時事或者學生本專業相結合,這會提高學生對英語的關注,吸引他們對英語課程的注意力。其次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化。例如在線學習的互助小組、課后的英語在線打卡、相關主題內容的英語講解、在線互動等方式,呈現多樣性的教學內容,設置參與性強的活動,提供多元化的教學素材,會減輕學習怠倦感,促使他們保持對英語的熱情,以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在線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對在線學習的努力程度與堅持性。
2.2 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
混合式教學對教師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在線學習,就需要豐富且直觀生動的課程資源,例如英語文化的背景知識、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單詞與短語講解、英語對話與聽力的呈現等。這些課程資源的表現形式要避免枯燥無味的純文本材料,因此需要采用動畫、短視頻、圖片等形式,有時還需要教師自己制作微課以利于呈現知識點。此外,學習平臺的學習資源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能一勞永逸。這些都對教師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師的信息化能力相對來說較為薄弱,因此英語教師要積極學習,教師相應的網絡信息技能,熟練操作各種教學軟件,獲取網絡上的各種教學資源,制作高水平的教學課件和教學視頻,充實教學資源庫,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在線學習中,以提高學生的在線參與度。
學校作為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對學生的在線學習起著直接的影響。學校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支持力度、對于在線平臺的建設和投入,對都會對學生在線課程的參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1 加強網絡平臺的建設與支持
在線學習的優勢就是它的靈活性和便捷性,使學習者能隨時隨地實現碎片化學習。良好的平臺支持工具可以為學生提供齊全的在線學習支持服務,可以增強用戶體驗。在當下移動互聯網絡普及的情況下,大多數學生采用智能手機作為日常的在線學習工具。教學平臺是否簡單易操作,登錄不卡頓,都會影響學生在線學習的參與體驗。如果學生在使用手機進行在線學習遇到登錄不暢或者學習卡頓時,常常會離開學習平臺進入其他程序消磨時間。因此學校在選擇教學平臺和進行后期建設維護的時候,性能的穩定、平臺設計的合理、資源上傳的流暢都是在線學習參與的保證。
3.2 深化教學改革
首先對學校要加強對英語學科的重視。在大多數高職院校中,英語作為公共科目與專業課相比,被視為邊緣角色,學校對其重視程度不高。這也導致了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及格成為許多同學的大學英語學習目標。因此學校要加大對英語學科的傾斜力度,鼓勵與支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其次要加強教師素質的培養。在線平臺的建立與更新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信息化水平,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教師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高職高專院校應加大對教師的培訓,提供學習與交流的機會,使教師的定期學習與培訓成為一種制度,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素養。最后學校需要提供足夠的機制和體制上的政策支持,保護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線上的英語教學,需要相關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提前上傳教學資料、查看學生在線學習的記錄、指導學生學習、在線布置課程作業和批改和點評,還要分析學生數據,為學生在線學習評定等級或成績等,無形之中使教師的工作量加倍,因此需要學校制定相關機制保障,充分保護教師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