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瑜
(中國交通報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OKR工作法在媒體深度融合中的實踐探究
——以行業報社為例
韓曉瑜
(中國交通報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摘 要]OKR作為一種高效的績效目標管理工具,具有及時雙向聚焦企業和員工目標,重過程動態調整和評估復盤,能激發員工內生動力,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根據中央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要求,以行業報社為例,探索OKR在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中的運用實踐,聚焦目標(O)和關鍵結果(KR),協同整合資源,提高現代傳媒企業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助力行業報社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OKR 媒體融合 行業報社 實踐 探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9016(2023)02-71-05
[作者簡介]韓曉瑜,工學碩士,現任中國交通報社有限公司財務審計部主任兼經營發展部主任,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為傳媒經營管理、交通運輸經濟、企業管理、財務審計管理和交通文化產業。
OKR工作法起源于美國的英特爾公司,后來在美國的谷歌、Linkedin等企業和中國的字節跳動、華為、百度等企業廣泛運用,對高科技公司的高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跟KPI和平衡計分法等傳統績效管理方法相比,具有及時雙向聚焦企業和員工目標,重過程實現動態調整和評估復盤,激發員工內生動力,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等優點。近些年來在我國國有企業群團組織、教師團隊建設、高校后勤行政管理、創意傳播和工程項目管理方面得到推廣,取得很好的效果。
2014年,中央印發《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新形勢下行業報社如何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2020年,中央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指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盡快建成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
行業報社作為中國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產業經濟宣傳陣地的主力軍,積極探索發展路徑,新媒體矩陣不斷形成,輿論宣傳陣地不斷壯大,融合步伐不斷加快。運用OKR(目標與關鍵成果)工作法,聚焦行業報社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目標,激發創造力、協同整合資源,強化現代企業管理工具的運用,提高行業報社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是本文的研究意義所在。
自OKR工作法引入中國以來,有不少專家學者將OKR和KPI、平衡計分法等傳統績效指標體系進行了比較研究。王夢珺研究了KPI與OKR績效指標體系的相同和差異,認為KPI和OKR均源自于目標管理理論體系,部分遵循SMART原則,具有明確性、可衡量性、可實現性、相關性和時限性,認為KPI和OKR最大的區別在于其目標設定方式的不同,KPI指標體系的設定方式是由企業高層設定,通過層層分解落實,是一個“由上而向下”的模式,而OKR的目標設定方式是公司、部門、員工分別與上級協商制定的,是一個“由下向上”的模式[1]。謝雨彤研究了OKR工作法在知識型企業中運用的思考,提出OKR是目標驅動的,聚焦在目標上,而KPI是績效驅動的,聚焦在指標上。OKR是重過程的,團隊要評估OKR實施情況,盤點討論是否偏離方向,修正“KR”信心指數,KPI是結果導向,更注重完成度,并與獎罰緊密掛鉤。OKR是動態的、調整的,要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KR”的優先等級和信心指數,但KPI是相對靜止的,年度內一般不作調整[2]。
也有不少專家學者對OKR工作法運用于實踐進行了研究探索。黃孟霓研究了OKR工作法在國企群團組織本土化的運用,提出通過創建目標的本土化、創建流程的完整性、定期復盤的必要性等“三環節”把控方向[3]。王勝男研究了OKR工作法在中外合作辦學教師團隊建設中的運用,提出通過四象限法制定OKR實施表,第一象限設定最終目標和三個關鍵結果(O和KR);第二象限設定該階段要完成的計劃(Plan 1和Plan 2);第三象限標示當前團隊所面臨的狀態,用紅黃綠表示輕重緩急的程度;第四象限標示對未來的預期及展望[4]。胡玥研究了OKR工作法在高校后勤行政管理中的運用,提出目標設定、確定組織OKR,層層分解、落實團隊OKR,執行OKR、及時調整,評估目標、反饋信息等四個方面的實踐路徑[5]。周少任等人研究了基于OKR工作法的項目管理實踐,提出OKR以及相應行動方案制訂實施之后,還要定期審視和評估,才能督促項目團隊完成關鍵結果[6]。
上述研究有思考有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但尚無對OKR工作法運用于報業報社的實踐研究。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將OKR運用于行業報社,結合知識型社會組織更依賴知識資源的特征,強化自我驅動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統一思想行動,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將中央精神落到實處。
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是行業報社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行業報社要緊緊圍繞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圍繞上級主管部門中心工作,將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同步發展,推動媒體融合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往深里走、往實里走,發揮行業報社組織優勢,全員動員,上下一心,運用OKR工作法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目標是行動的先導,要調動企業的資源和精力去創造未來,好的目標是能夠激發全報社員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要避免穿“緊身衣”。行業報社堅持機關報的政治屬性,以“專業、權威、引領、服務”的理念,以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為使命,提煉目標(O)。其次,根據目標分解出若干個關鍵性成果KR。結合行業報社“十四五”發展規劃,借鑒專家研究成果,明確行業報社目標(O)為“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建成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行業主流媒體”,圍繞目標,從內容生產、平臺構建、人才培養等角度考慮,提出行業報社年度OKR。將提出的OKR提交報社領導和全體員工進行征求意見,召開會議宣貫OKR。見表1。

表1 行業報社OKR
根據行業報社OKR,結合戰略發展部門的工作職責,將行業報社關于發展的KR作為戰略發展部門的O,按照OKR設定的原則和步驟,提出戰略發展部門的OKR。將提出的OKR提交部門領導和相關領域員工征求意見,召開會議宣貫OKR。見表2。

表2 戰略發展部門OKR
根據行業報社OKR,結合采編部門的工作職責,將行業報社關于策采編發評業務的KR作為采編部門的O,按照OKR設定的原則和步驟,提出采編部門的OKR。將提出的OKR提交部門領導和相關領域員工征求意見,召開會議宣貫OKR。見表3。

表3 采編部門OKR
根據行業報社整體OKR,結合人事部門的工作職責,將行業報社關于培養全媒體型人才的KR作為人事部門的O,按照OKR設定的原則和步驟,提出人事部門的OKR。將提出的OKR提交部門領導和相關領域員工征求意見,召開會議宣貫OKR。見表4。

表4 人力資源部門OKR
運用陳志昂等人研究OKR工作法在項目執行中的應用時提出的,通過“四象限”將OKR可視化展現,采用“計劃—執行—復盤”的模式[7],結合行業報社實際,以月度為一個實施周期,執行OKR,定期召開會議,復盤目標完成情況,適時修訂下一周期計劃。第一象限(右上)標示目標和關鍵結果;第二象限(右下)標示與關鍵結果有關因素的狀態指標;第三象限(左上)標示本周期工作任務;第四象限(左下)標示下周期工作計劃。見表5。

表5 行業報社“四象限”法OKR實施情況
戰略發展、采編、人事等部門嚴格對照行業報社“四象限”法實施OKR情況,制定各部門“四象限”實施OKR展示圖表,明確目標、當前狀態、工作任務和下期工作計劃,讓部門員工及時了解當前工作進展和下一階段發展方向。結合實際,以月度為一個周期,定期召開會議對OKR實施情況進行總結、討論和更新。
行業報社及戰略發展、采編和人事等部門實施OKR一定階段后,定期對關鍵結果進行審視和打分。OKR總分為10分,全部實現關鍵結果,得10分;沒有任何進展,得0分,根據實現關鍵結果的情況,得1~9分。同時,運用紅黃綠色標將分值進行管理:10≥分值≥6分,表示安全狀態,標綠色;4分值6,表示警示狀態,標黃色;0分值4,表示禁止狀態,標紅色。運用前者研究經驗,關鍵結果(KR)的評估結果處于安全狀態比較合理,如果處于警示狀態,要考慮所設目標是否不具有挑戰性,沒能發揮人才和團隊優勢。如果處于禁止狀態,要考慮所設目標是否太具有挑戰性,團隊成員用盡全力還是不能完成任務,還是團隊的執行力和戰斗力出了問題。見表6。

表6 行業報社OKR評估情況
戰略發展、采編、人事等部門嚴格對照行業報社OKR評估情況,對各部門OKR進行定期審視和打分。
以月度為一個周期實施OKR。在一個實施周期結束的時候,召開會議,回顧整個周期實施的過程,用5W2H七問分析法,總結行業報社和各部門工作,找出存在優化的方向,對OKR進行復盤,幫助管理層和團隊識別努力程度和貢獻度,確定下一個周期的OKR。如此反復,直至達成最終目標(O)和關鍵結果(KR)。
OKR工作法是一種高效的績效管理工具,有著不同的運用策略和應用場景,大都遵循確定OKR、實施OKR、評估OKR、復盤OKR等四項流程,在幫助特定企業快速成長和特定團隊目標快速
(下轉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