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喜平
初中英語教學旨在提升學生的基本能力,為其后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縱觀初中英語聽、說、讀、寫教學現狀,聽力教學一直困擾著廣大英語教育者,存在學生練習難、練習沒有目的性等問題。任務驅動型教學為英語聽力練習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郭林平2022)。任務型教學作為近幾年迅速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卓越成果。任務驅動型教學實踐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從學生入手,設計能夠引導他們思考、鍛煉其聽力的引導性任務,高效地指導其進行有目的的聽力訓練。由于任務型聽力訓練有效地劃分了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學生的練習會非常有成就感,聽力練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在傳統的英語聽力練習中,教師通常無法提供除了訓練量以外的幫助,導致學生只能通過多練提升自身的聽力水平。但是,對于到底要練多少、怎么練、練什么,學生非常迷茫。這樣的訓練是低效的,很容易磨滅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任務驅動型聽力練習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一不足。
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教師的課堂內容、督促及紀律維持效果息息相關,而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更加注重教師的課堂地位,這樣的設計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不是最有益的。教師需要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督促學生學習上,而學生由于課堂參與性較低,容易產生學習倦怠。對此,教師可以利用任務型教學中學生的高參與性,提升教學效果,促進課堂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步驟。教師應主動發現問題,挖掘學生聽力不足背后的真正原因。雖然許多學生反映自己“聽不懂”,但是并不知道問題是什么。這是教師最應該抓住的課堂教學的痛點,即分析學生“聽不懂”的最主要原因。一些學生認為是自己的詞匯量不夠,但是在長期的練習中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的詞匯量足夠,無論是中譯英還是英語翻譯,基本上能比較流利地轉述意思,只有在聽到一個單詞時不能迅速作出反應,這就是大部分學生在聽力訓練中感到手足無措的最大原因。學生對于英語的“聲音”不夠敏感,在紙面上見到單詞的拼寫時能夠迅速反應出與之匹配的中文,在聽到“聲音”時卻不能準確地建立各單詞意思與聲音之間的連接,這是學生聽力匱乏的最主要原因。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及時調整,是教師在進行任務驅動型聽力訓練時最需要做的,也是教學的核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點在聽力教學中尤為重要。英語中單詞、詞組的掌握尚且可以通過教師的不斷督促與重復練習完成,聽力卻是絕對需要學生“用心”的一個環節。對英語發音的精準識別需要學生不斷練習,聽標準的發音、學標準的發音,最終做到將聲音與中文的意思準確、迅速地對接。但是,這一過程通常比較枯燥,許多學生缺乏興趣,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任務驅動設計,及時將課堂內容劃分為一個個目標具體的任務。例如,要求學生清晰地聽出句子中的連接詞。學生在有具體的目標后進行訓練,會更有成就感。當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發現自身的英語聽力有了較大提升后,其主動性就會大大增加,從而能夠掌握“自己給自己設計任務”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的突出特點是,通過不斷設計任務、完成任務,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鍛煉他們的學習能力。
任務驅動型教學除了能夠改善教學模式外,還能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聽力練習興趣,使其愛上英語聽力練習。任務驅動型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更有創造力。教師應抓住任務型教學的特點,開展問題設計與任務規劃,使任務型教學事半功倍。
問題導向型課堂設計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課堂重點。在課程開始前,教師提問:“這堂課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教師可以在課前回答這一問題,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重點,也可以在課程結束后進行問題總結,幫助其厘清課堂思路。雖然課堂一直都是解決問題的主要陣地,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常常過于關注過程而忽略了課堂的初衷,學生需要自己思考,發現自己的困惑,解決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將不能解決的問題留待課堂教師解決。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時,發現許多學生對于“連讀”這一口語要點掌握得不夠清晰,一些學生常常將連讀錯聽為單詞或干脆聽不到被連讀的單詞。因此,教師可以總結一些常見的連讀,如a、the、to 等,為學生展示連讀的方法。當學生順利完成任務,就可以自己發現聽力材料中的許多連讀,自己總結,自主學習,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任務驅動型教學是英語聽力課堂的重要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任務設計,幫助學生掌握聽力訓練的方法。一些學生對如何練習聽力常常感到一籌莫展,認為無非是多聽,在聽力方法、內容選擇、反饋方式等方面卻非常陌生,不知道如何選擇。指導學生掌握精聽的方法十分有效。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泛聽一遍文本后拿出紙筆,以句子為單位,逐句記錄。聽第一遍時可以適當降低難度,只記錄句子的主要框架部分,或者聽到什么就記什么;聽第二遍時完善句子結構,根據主謂賓、主系表等句子結構,將句子補充完整。最后,學生需要對著原文修改、訂正聽力筆記。對于學生來說,一開始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要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選擇聽力材料,可以考慮課文等。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能力有所提升,材料難度就可以漸漸向聽力原文靠近,鍛煉學生的聽力。
教師應借助各種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聽力練習方法總結來說就是多練,但是“怎么練、練什么、練多少,練習量一定是越多越好嗎?”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困擾著學生。因此,教師應采用合理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練習的所處階段,以及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小組合作等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問題,了解今后努力的方向,為其英語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針對英語聽力訓練的游戲較少,教師應抓住這一處的空白,設計有針對性的游戲。這就要求教師足夠了解英語聽力訓練的核心。英語聽力本質上是聲音和中文意思的匹配,要求學生對聲音敏感,能夠做到越過書面英文,建立聲音和意思的連接。這一過程較為困難,教師可以從單詞游戲入手,幫助學生建立這樣的連接(姚建紅2022)。在不斷強化單詞意思后,可以進行對句子、文本大意的訓練,只要學生能夠聽懂單詞的意思,慢慢就能夠將詞句串聯起來,更好地把握文本大意。
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搶答的形式,在學生讀出英語單詞的發音后,要求其迅速說出單詞的中文意思,或者進行詞義選擇等。這些游戲的本質都是不斷地在學生的大腦中強化聲音與中文意思的連接。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采用“接龍”的形式,由第一個學生說英文,第二個學生接中文意思,第三個學生再說英文,以此類推進行游戲,斷開的學生需要用上一個學生的單詞造句。這樣的游戲能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非常適合在課堂上進行。
小組合作在初中英語聽力訓練中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尤其是在解構聽力文本方面。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寫聽力文本和題目,由一名學生在班級朗讀,其他組的學生完成聽力。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出題者的思路。學生在編寫聽力文本時能夠非常深刻地感受到出題人在編寫題目時設計了所有的話語、文本、語氣,如but、however 之類的轉折詞后往往跟非常重要的內容。朗讀人的語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故事發展。當用反問句或感嘆的語氣說出一個句子時,很可能句子中就蘊藏著非常重要的線索,雖然這些內容在學生的平時練習中可能會被忽略,但是對于完成題目有著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能夠很好地給出提示,幫助他們通過一些“音頻外的信息”推斷出文本的發展趨勢,從而更好地提升聽力水平。
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習結果。因此,教師要借助各種手段完成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但是,在進行興趣培養時,教師要避免一些誤區。部分教師認為,幫助學生降低任務的難度,可以提升其學習效果。雖然這一方案在初學時期是可取的,但是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的興趣來源不止有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在任務過程中的挑戰性也是影響他們興趣的一部分。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考慮到一定的挑戰性,合適的難度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的設定體現教師對聽力訓練的把控程度。合理、精準地確定教學目標是決定教師能否順利完成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因此,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規劃前,務必思考如下問題:(1)學生能否達到英語單詞與中文意思隨時匹配的程度?(2)學生通過聽力練習應將聽力水平提升到什么程度?(3)當前學生英語聽力訓練的重點和難點分別是什么?(4)教師能否很好地把握課堂重點?(5)聽力訓練中什么內容會是學生更感興趣的,什么內容又是他們覺得枯燥的?只有教師在仔細考量這些問題并得到明確的答復后,才能繼續開展后續課程和教學工作。
教師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聽力訓練的相關流程后,要對聽力進行進一步解構,幫助學生掌握自我聽力練習的方法,對課堂進行深度的外延(張永強2021),使他們不僅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練習方法,而且能從中找到樂趣。一般來說,聽力訓練的方法有精聽、大規模泛聽,也就是俗稱的“磨耳朵”。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需要的方式對聽力練習進行再加工。
新課程改革要求明確指出,教育要為全體學生服務。但是,由于學生在思維方法和學習能力上存在差異,教師應展開分層教學,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設計不同難度和深度的導學案思考問題,使全體學生都能在聽力訓練中受益,提高學習效率。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遵循分層規律,才能設計出符合學情的導學案,既體現全體性,又展現差異性(劉婷2021),以使聽力訓練有個性和有效果。
教師可以利用文本幫助學生提升音素意識。所謂音素意識,就是中學生的“聽力嗅覺”,對文本中的發音有一定的敏感性,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提高聽音識詞、聽音知意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容易對學習產生枯燥感,“磨耳朵”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因此,教師要關注文本,用有趣的導入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設計對話、新聞、長文本等不同形式的文本(張麗麗2021),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音素意識。
聽力練習是一項需要教師以任務驅動為導向進行設計的課堂實踐。教師應在分析學生的問題,明確他們的練習重點,抓住他們練習的痛點、難點后,根據比較有效的精聽訓練法設計有明確目標的練習活動,指導其有目標、有方法地進行練習。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課堂游戲、小組合作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更好地進行聽力練習。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師應抓住機遇,不斷創新,嘗試將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