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建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的學校課程圖譜構建,是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遵循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教育政策,以學生為出發點,著眼于培養能夠勝任未來挑戰的人。從學生發展、國家及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民族復興三個角度,構筑起培養學生興趣、開發學生潛能、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能夠適應現代社會激烈國際競爭需要的,側重學生中華文化底蘊、合作素養、創新素養、國際視野培養的,具有校本特征的學校課程圖譜體系。
學校課程圖譜體系的特征。其基本特征具有發展性、共建性、校本性、特色性和系統性。
發展性——是基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尤其是針對中國學生缺少的合作素養、探究素養及創新素養的培養,同時注重學生中華文化底蘊的提升。
共建性——是校內外共建共享,是老師與學生、家長資源的共建共享;能夠打通學校辦學與社會的聯系,能夠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
校本性——即學校的課程圖譜能夠體現學校的辦學文化、辦學特色、歷史積淀、辦學愿景、校長的辦學思想等;在“為了每一名學生”的理念下,要突出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實施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夠讓學生按興趣充分自主選擇多元課程等。
特色性——指能被社會和教育部門認可的分門別類的精品課程,是具有多元性、特色性、示范性、未來性等特點的教學科目和活動,且具有鮮明的學校辦學特色,并能呈現出地域特色。
系統性——學校課程圖譜建設是一個縱向、橫向有機鏈接的融洽系統,能夠展現學校的整體課程生態面貌。基礎性課程是學校課程結構的主體與核心所在,并強調通過國家課程校本化,轉變學習方式,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生命化課堂;拓展課程則應圍繞學校教育傳統和辦學特色落實構建實施,分為校本必修和選修。提高性課程,其核心是讓學生富有創新意識、掌握創意方法、熟悉創造技法、明白創業基本辦法,為學生勝任未來激烈的國際社會科技競爭和創業競爭做好充分準備。
學校課程圖譜體系建設的價值。由上述特征可見,建設課程圖譜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轉變學生的課堂學習方式;并為興趣稟賦各異的學生提供喜歡的課程,從而創設問題情境、自主探索、合作發展、智慧生成的課程環境,培養具有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卓越創新人才。
二是培育更多的教師組成學習共同體,助力教師成為新時期卓越的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與此同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的教學創意,在課程建設中收獲成就感、職業幸福感和尊嚴感。
三是引導學校將課程體系圖譜化,即形象地體現學校課程的層級化、領域化、類型化,并依托課程規劃、課程培訓、課程評審、課程開發、課程評價等細化工作,引導學校將辦學理念、育人目標、辦學特色追求等,融入系統的課程內容與評價之中,最終實現學生常態化選班走課,一人一張課表;推動學校課程呈現特色化、個性化、多樣化的內涵發展;推動學校依據課程結構,能夠支撐學校特色發展、內涵發展。
課程圖譜就是以形象的、提綱挈領的方式,引導學校進行整體的課程分析、建設、展示、聯動、共享、提升,最終形成“學生差異是第一位的教育資源”的觀念,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實施適合的教育,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多元化發展。
(作者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委會副秘書長、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