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基于新課標的要求,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以提升教學質量。文章首先分析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要求,之后基于相應的教學實踐,從多個角度具體論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方式,希望能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作者簡介:趙東東(1982—),男,甘肅省華亭市山寨學區。
小學作為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學生積累基礎知識和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和方法,創造性地構建新型數學課堂,從而提高學生的素養水平,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新課標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
(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并未把握好教學的核心,沒有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仍以知識教學為主,機械地向學生灌輸數學理論知識,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關于小學教育工作,雖然基本要求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的基礎知識,但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樣重要,其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認真研究新課標對小學教學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積極推進課堂教學的創新,構建新型的課堂。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日常的實踐活動之中,逐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鞏固所學。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習慣根據考試內容開展教學工作,這樣不僅難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難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會阻礙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新課標背景下,教學的要求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理念的創新,同時充分了解教材和學科特點,要把握數學學科的教學原則、規律等,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強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此外,教師要注重通過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活躍課堂氛圍,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以教材為中心開展課程教學,導致實際教學工作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不僅學生學習的知識相對單一,而且其學習能力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在新課標背景之下,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是數學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創新,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教師若能基于學情和學生特點運用恰當的方法,就能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接受和掌握,使其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拓展思維、開發智力,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其日后的深入學習和發展做好準備。
二、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
(一)開展探究式教學
數學學科的知識具有抽象性和實踐性的特點,為了讓學生理解相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發揮數學學科的實踐性特點,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僅依靠教材進行僵化的教學,而是要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推進探究式教學的開展。這樣能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不斷增強應用能力?;诖耍诮虒W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比如,針對小學階段的經典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使其掌握計算籠中雞兔數量的方法。這一過程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小組討論階段,教師要以巡視的方式觀察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若發現學生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及時提供相應的指導,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要鼓勵他們分享小組討論的成果,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而后總結出最佳的解題思路。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引導的作用,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在日后的學習中,若再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學生就能夠采用已經掌握的方法去解決,并在反復的實踐中總結學習經驗,進一步促進自身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
面對未知事物,小學生往往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教師要善于把握這一特點,注重開放性課堂的構建和開放式問題的設計,將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探索精神。比如,在雞兔同籠問題探究結束后,教師可以設計具有一定梯度的數學問題,并將問題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此外,將開放性問題帶到課堂中,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鼓勵他們闡述自己的思路,不僅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調動學生的問題探究積極性,促進他們數學學習效果的提升。
(二)提高課堂趣味性和創新性
教師要充分把握小學生的興趣點,并在此基礎上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教師只有充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才能讓他們愿意主動進行問題的思考。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各種趣味活動,讓學生快速投入課堂學習中,從而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限制,構建高效的趣味課堂;也可以充分聯系日常生活,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知識。
比如,教師可以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購物、討論價格、收銀、找零等活動學習知識,同時促進理論和實踐的融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德育的滲透,如借助“金錢”這一話題,讓學生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在課后,教師要做好教學反思工作,以便在日后的教學中能更加精準地把握學生的興趣點,構建趣味課堂,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整合教學資源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要基于教材內容,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挖掘,并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為了使實際的教學更能滿足人才培養的要求,教師還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立足教材整合教學資源。對此,教師可以充分聯系實際生活,提取生活素材,將其轉化成教學資源。這樣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夠讓學生基于實踐經驗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比如,在教學關于統計的知識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把握統計的作用和意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實際的調查統計活動。對此,教師可先設置相應的生活化話題,如家庭用電量統計、家庭每月支出總額統計等話題,再組織學生進行相關數據的統計,最后引導學生整理獲得的數據,或鼓勵他們分組合作進行數據統計。經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有效掌握統計的意義、方法,還能夠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實現學習空間的進一步延伸。這樣有助于學生高效把握和利用課內外資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提高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數形結合方法的創新應用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數學問題往往較為抽象,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數形結合思想,將抽象的知識轉化成直觀的圖像,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通過觀察圖形和數字,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此外,運用數形結合法開展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他們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階段性特點的把握,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引導學生進行數學題目的練習。比如,相遇問題是數學學習中相對經典的問題,一些學生僅通過閱讀文字類題目,很難理解題目的意思。對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畫線段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引導他們運用類似的辦法去解決相似的數學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其數形結合思維,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不斷提高。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有效提升教學的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適應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和手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比如,對于一些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其轉化為圖片、視頻等,呈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刻的記憶。信息化平臺還能有效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突破時空的局限,促進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優化,從而打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因此,在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基礎上,教師還要注重建設信息交流和互動平臺,如建微信交流群或搭建在線學習平臺等,與學生展開積極的溝通和交流。若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學生就可以通過微信群或者在線學習平臺向教師或其他同學尋求幫助,而教師也可以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除了運用多媒體設備以及各種網絡平臺,教師還可以制作微課來補充課堂教學資源,讓數學教學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幫助學生解決數學難題。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滿足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現實需要,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能通過互聯網進行教學資源的檢索和挖掘,并將其引入課堂中,促進教學內容的優化,以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傊畔⒓夹g的應用有助于創新數學教學的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六)創新課程評價標準
為了充分貫徹新課標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評價的改革,摒棄傳統教育模式下的以考試分數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方式,要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進行全面評價。對此,教師要圍繞學生數學學習的多個方面進行評價,注重評價內容的多樣性。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還要引導學生通過自評、互評等多種方式開展評價,以提高評價的客觀性。根據評價結果,學生能夠對自身的數學學習具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繼續發揚自身的優勢,有針對性地彌補不足。比如,在對加減法的知識進行教學以后,教師可以設計隨堂練習給學生做,而后讓學生互相交換批改、評價對方。這種評價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也更有利于學生正視自己的錯誤并及時進行改正。
三、總結
新課標的實施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通過多樣化教學方法的運用,改善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充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不斷提高其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甘泉.加強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實施數學教學創新的重要途徑[J].學周刊,2023(7):48-50.
戴虎強.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3(1):201-203.
黃靜.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對接京津:新的時代 基礎教育論文集.廊坊: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2022:1944-1946.
張衛紅.如何提升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質量:探索教學方法的創新[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2):72-73.
盧海麗.試論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在用數學的過程中學數學為基本路徑[J].基礎教育論壇,2019(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