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薇
《那次玩得真高興》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習作話題。教學中,教師要緊扣單元語文要素目標,充分理解編者意圖,全程指導學生認真、扎實地訓練習作的各個環節,努力在一件簡單的事中寫出自己的水平。
三年級習作對接課程標準的要求,應體現在第二學段“表達與交流”的相關表述中:“樂于用口頭、書面的方式與人交流溝通,愿意與他人分享,增強表達的自信心。”“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這些要求主要指向學生有動筆的意愿和動力,這就需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重視在生活中積累素材、體驗情感。再看本次習作《那次玩得真高興》所承載的單元語文要素表達目標:“玩”是學生最喜歡的生活方式,每個學生投入其中都會樂此不疲;“真高興”指向了感情的體驗,對于小學生來說,能夠帶來歡樂的事情都值得高興,兩相結合,本次習作就是學生與他人分享自己曾經經歷的很歡樂的事情。
習作的具體要求體現在教材提供的習作提示之中,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認真研讀,具體分析,并明確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默讀習作提示,理解這一提示所講的主要內容,即《那次玩得真高興》可以怎樣寫以及寫時要注意哪些。首先是通過提問讓學生關注“玩”這一關鍵詞,重點指向“特別開心”與“印象深刻”。其次是需要注意“那次”的落實,屬于過去的事情,需要通過回憶來獲取,同時提示了寫的方法——像放電影一樣,并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再次是注意評價與交流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注意習作題目“寫一件簡單的事”與“簡單地寫一件事”的區別,前者強調所寫的事很簡單,需要具體地去寫;后者強調把一件事寫得簡單,可以用概括的方法寫。
同樣的習作要求在不同班級中教學目標是有區別的,原因就在于班級的學情不同。教師在制定《那次玩得真高興》的習作目標時,需要以自己班級學生此前寫事的習作完成情況為起點,尋找適合本班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作為教學目標。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回憶確定玩得高興的“那件事”,把一件簡單事的要素寫清楚;二是運用放電影的方法寫出玩的具體過程,突出歡樂的心情,學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三是通過互相交流與評價,嘗試修改習作。設置這樣的教學目標,既緊扣單元語文要素目標又突出寫一件簡單的事的要求,具有可操作、可監測的效果。
選擇材料是解決學生習作寫什么的關鍵環節。教材從兩個層面提供了幫助,一是在習作提示中通過四幅圖直接提供學生很熟悉的生活場景,與同伴掰手腕、與爸爸媽媽去動物園、跟爺爺去釣魚、與同伴坐過山車,都有可以開心玩樂的成分在里面。二是課文中暗示的選擇材料路徑,如《司馬光》中司馬光砸缸救人的事,《灰雀》中列寧找灰雀的事,《一個粗瓷大碗》中趙一曼找碗的事等,說明生活中有許多值得一寫的事情,可以圍繞“真高興”這一情感表達方面的要求進行選擇,再突出屬于“玩”的事,教材的有效運用就體現出來了。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抓住事情的要素開展頭腦風暴,如“時間”可以是“課間”“周末”“假期里”“春游中”等,“地點”則可以是“學校”“野外”“動物園”“游樂園”等,“人物”可以是同學、朋友、家人、伙伴等,“事情”可以是“釣魚”“坐過山車”“游覽”“掰手腕”等。這樣學生選擇材料的余地就有很多了。
學生進入習作表達階段,具體內容怎么寫也是三年級學生不容易突破的難點。對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還處在習作起步階段,適當降低習作難度,及時為寫起來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表達支架,引導學生把玩的具體過程寫清楚。可以利用教材中習作提示的方法“把你玩的過程像放電影一樣在腦海里回想一般”作為表達支架,畢竟“玩”是小學生十分熟悉的生活情形,要抓住最開心的事寫出來時,把事情的起因交代一下,重點寫最開心的時刻出現時的語言、動作以及內心活動,要想像放電影一樣顯示得很清楚,最后還可以寫一寫感情上的高興。在用支架突破表達難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中說說玩的具體情形,比比誰玩得高興易感染到大家,再讓學生推薦代表在全班說,同組可以補充,其他組可以就不明白的地方進行質疑。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真正突破把“玩的過程”寫清楚這一表達難點了。
本次習作的另一個難點是感情的表達,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體會感情還處在開始階段,表達感情自然更有難度。對這樣的難度教師需要果斷取舍——簡單地體現一下即可,并且需要讓學生以學過的課文為范例學習表達。具體可以《灰雀》倒數第二自然段為例:“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著說:……”學生讀讀這一自然段,說說從哪里能夠體會出人物高興的感情;學生抓住的是“微笑著說”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其中包含的高興所指——為灰雀的恢復自由高興,更為小男孩的知錯就改高興。
學生在完成《那次玩得真高興》習作過程中,教師在多個教學環節中應及時組織學生開展評價活動,如選擇材料時評價是否體現“玩”這一關鍵詞要求,在表達玩的過程中有沒有體現出與一件事有關的因素等,這樣的過程性評價能夠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避免在錯誤的路上走下去。當學生完成習作初稿時,教師出示研制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一般有3~5條,便于學生對照標準進行總結性評價。習作《那次玩得真高興》具體的評價標準需要體現習作提示提出的要求:一是簡單的事情寫清楚了嗎,二是你讀后能感受到作者表達的高興嗎,三是標點符號是否用對了,這樣針對性很強的評價標準能夠評出學生習作完成的效果。
教師的評價應從示范的角度進行,可以在學生完成初稿的過程中,注意并挑選出優秀習作和帶有普遍問題的習作,通過投屏讓學生分別評價不同習作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的方法。接著讓學生對照評價標準,結合教師的評價方法,自主評價習作初稿,可以采用放聲讀的方法,先找出需要修改的字詞句,再看看與評價標準的差異,完整修改。然后在小組中開展互動評價,小組成員對自己閱讀的習作初稿必須提出一條以上的優點及不足之處。最后學生再根據學習伙伴的意見進行修改。
總之,在《那次玩得真高興》習作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抓住習作關鍵,指導學生在寫出一件簡單的事情中表達出高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