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中謀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七大思維。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應用七大思維支架,可幫助學生突破思辨寫作的瓶頸,提高思辨寫作能力。
七大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干部提出的科學思維方式,主要包括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辯證思維、民本思維、法治思維和創新思維。七大思維是思辨寫作科學有效的綜合思維支架。具體如下表。
七大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原創發展,不僅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更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工具。七大思維可以幫助學生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明辨是非、善惡、美丑,讓觀點更具科學性、準確性和啟發性,學會分析事物內在的邏輯和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思辨寫作主要包括時事評論、哲思寫作、學術分析等類型,其中以時事評論最為典型。七大思維主要是黨員干部面對復雜的國內社會問題和國際形勢必備的思維方式,而時事評論往往也涉及有關社會的熱點。因此,七大思維在時評寫作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教學中可以先以時評寫作為訓練起點,學生熟練掌握后再遷移到其他類型。

表1:七大思維的特點及寫作啟示
思辨寫作往往蘊含著二元或多元關系的對立統一。這就要求考生在審題立意階段首先要讀懂材料的內在沖突,做出審慎判斷,明確自身觀點。在寫作中,真偽判斷、褒貶判斷、是非判斷、優劣判斷往往指引著論點或分論點的方向,一旦“誤判”,就會導致文章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發生偏差。不少學生在審題時往往只考慮自身生活的感性經驗,而非用理性思維來審視。雖然思辨寫作提倡多元解讀,尊重學生立場,但高考作文隱含著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要求學生要有科學準確的觀點態度。如以下題目:
據媒體報道,2022 年高考又出現了一批忘帶準考證、走錯考場、遲到的考生。新聞的評論區也精彩紛呈,有人說“高考首先就應該淘汰這批人”“這種人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也有人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既然我們都會犯錯,希望社會能多一些補救的辦法,不至于動輒‘一失足成千古恨’”。
這引起了人們的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如果運用七大思維,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反詰思辨:
①戰略思維:從大局和長遠來看,怎樣處理比較穩妥?
②系統思維:高考只影響考生嗎?不同的處理方式會造成哪些影響?
③底線思維:哪一種處理方式,可能的風險最小?如果輕率淘汰學生,可能會產生什么后果?
④辯證思維:讓學生承擔責任是教育,但補救是否就無法實現教育效果?
⑤民本思維:草率談淘汰學生,是否真正做到以生為本?
⑥法治思維:考試規則有哪些具體處理方式?如遲到15 分鐘以內是否可以補救?
⑦創新思維:可以有什么辦法避免學生犯這種低級錯誤?
運用七大思維分析可得出更嚴謹準確的觀點:高考作為人生大事,考生當然應謹慎,但處理方法也需謹慎,應盡可能在合理制度內補救,方能體現以生為本的精神。
綜合運用七大思維,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以不同的角度邏輯化地思考問題,如戰略思維、民本思維和法治思維一般用于判定“是什么”,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和辯證思維用于分析“為什么”,創新思維用于說明“怎么辦”。另一方面,七大思維通過外顯的關聯詞引導寫作,表明思路。如戰略思維常用“從全局和長遠來看……”表述,系統思維常用“此事不僅影響……,而且還影響……”表述,底線思維用“如果……就可能……更嚴重的是……”等進行表述。具體如下表。

表2:七大思維引領行文思路
下面以時評“‘清華媽媽語錄’成電商爆款,到底是真勵志還是毒雞湯?”這一論題為例進行應用示范。
清華媽媽語錄是毒雞湯
誠然,清華媽媽語錄對學習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但從全局和長遠來看,清華媽媽傳遞的是一種功利主義的學習觀,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以戰略思維指明判斷方向)
清華媽媽語錄火爆全網,不僅影響一個孩子,還影響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風氣。(以系統思維指出判斷依據)另外,清華媽媽語錄也違背國家“雙減”政策,加深育兒焦慮。(以法治思維為原則)更嚴重的問題是,如果有聰明的孩子懂逆向思維,可能反問媽媽:“是不是有錢就不用讀書了?”這無疑是對讀書價值的消解。(底線思維)
事實上,要激勵孩子讀書,方法有很多,現實的功利只是一方面。我們既要立足現實,也要放眼未來。既要看到讀書的實際意義,如選擇工作的自由權,但不可世俗地認為讀書就是為了點餐不必看價格,出門可以住五星級酒店。而我們更應該傳遞的價值觀是:通過讀書,可增長智慧,拓寬視野,提高幸福生活的能力。教育最終培養的應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以辯證思維深入分析問題)
歸根到底,我們應當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聽聽他們的聲音是什么,他們希望擁有怎樣的未來……(運用民本思維換角度分析)
以上文段行文綜合應用七大思維,以引導詞和關聯詞推進,如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思路清晰明了。當然,應注意寫作未必要把七大思維都用上,七種思維間也沒有必然的先后順序,而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運用。
寫作中運用七大思維,在行文階段能起到豐富論證、言意相生的效果。如戰略思維和系統思維分析問題,常常用到因果論證(從大局和長遠/聯系來看,因為會存在……,所以要……);底線思維伴隨著假設論證和因果論證(如果……,可能會……,所以要……);運用辯證思維分析問題時,往往需要引入虛擬論敵進行分析,自然會用到對比論證;民本思維和法治思維則屬于演繹推理(理論論證),其推理(論證)方式實際是經典三段論,如在“女兒舉報父親開車打電話”這一論題中,可以論證如下:違反交通安全法的行為應受罰,父親的行為違反交通安全法,所以應該受罰。七大思維蘊含的論證方式和常用復句如下表。

表3:七大思維的論證方式
下面以2015 年全國卷高考作文“父親長期開車打電話,女兒無奈向交警舉報”進行應用示范。
眾所周知,既然違反交通安全法的行為都應受罰,父親開車打電話屬于違法行為,所以理應受罰,故我認為女兒做法值得點贊。(三段式理論論證)
從大局和長遠來看,因為父親長期開車打電話已形成習慣,所以存在安全隱患。另外,父親的行為不僅僅會影響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而且還會危害公共交通的安全,所以及時制止很有必要。(戰略思維和系統思維的因果論證)
更嚴重的是,如果路上上有其他行駛的車輛或行人,很可能會導致車毀人亡,害人害己,遺恨終生,所以女兒小陳的做法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底線思維的假設論證)
也許有人認為,作為女兒舉報父親,違背傳統的倫理和有損親情。然而,我們既要重情,又要講法,而重點應在于法。不應以情害法,而應以法護情。與之相對的是,社會上有不少徇私枉法的行為,“雖曰愛之,其實害之。”更何況,女兒考慮的是家人的安全與幸福,這才是守法中的大情。(辯證思維的對比論證)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大于一切。”小陳把人的生命安全作為根本考慮,這不得不讓人敬佩點贊。(民本思維的理論論證)
以上文段沒有簡單使用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而是綜合運用七大思維,以豐富的論證來加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思辨色彩。
在思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應用七大思維進行下水示范,建構七大思維的應用范式,再以常用的關聯詞和復句形式搭建寫作支架,讓學生熟練掌握后進行訓練鞏固和變式拓展,在思辨基礎上學會論證說理,同時樹立駁論意識和讀者意識,最終提高思辨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