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杰英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來源受到自身身體素質與實際能力因素影響,教師有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這些效果直接影響到課堂效率和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本文通過五星教學法在《籃球運球繞桿》中的教學實踐研究,解決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指導教師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增強教學效果,使新的課程理念得到更有效的落實,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在體育運動中受益。
具體的教學任務(教學事實、概念、程序或原理等)應被置于循序漸進的實際解決問題情境中來完成,即先向學生呈現問題,然后針對各項具體任務展開教學,接著再展示如何將學到的具體知識運用到解決問題或完成整體任務中去。只有達到了這樣的要求,才是符合學習過程(由“結構——指導——輔導——反思”構成的循環圈)和學習者心理發展要求的優質高效的教學。
在“聚焦解決問題”的教學宗旨下,教學應該由不斷重復的四階段循環圈“激活原有知識”“展示論證新知”“嘗試應用練習”和“融會貫通掌握”等構成,共有15個要素(圖1)。

圖1 五星教學法的構成
問題的出現就是為了讓我們從問題中學會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面臨問題,因為問題能喚醒強烈的求知欲。”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應結合課程的相關知識和學生的具體特點設置相應的問題,堅持目標導向,以解決問題或任務的完成為出發點,按照解決的過程進行排序,帶領學生由易到難、先局部后整體、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探索和解決問題。
籃球運球繞桿技術是考察學生變向運球和轉身的能力,它有利于提高手控制球的能力和手腳協調配合的程度。在學習籃球運球繞桿時,學生若能結合自身情況帶著疑問進入課堂,那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將更加深刻,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更大提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拋出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地完成籃球運球繞桿?教師答案是:速度和籃球球感相結合。其中,在球感的問題上,教師將運球時手形與球落點、手腳配合協調、對球控制能力等技術動作進行分解,再提出解決方法,使學生對籃球運球繞桿技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足夠的動力,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狀態。
當我們碰到新事物時,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自己已有的相關知識和經驗來聯想和理解,這對我們學習新知識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舊知識是掌握新知識的線索和“催化劑”,當學生已知的舊知被激活,把原有的知識作為新學知識的基礎時,就不會讓學生感到很生硬,以此降低學生的抵觸心理,從而促進之后的學習。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要全面分析學生的特點,關注個體差異,因勢利導,創設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特長的學習環境,轉變“滿堂灌”的統一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引入籃球運球繞桿技術時,首先讓學生聯想NBA、CBA、校內籃球賽事和運球、傳球、投籃等基本的籃球技術,并通過運用多種手段來展示相關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組建新知識的框架體系,從中引導每一名學生融入課堂之中,鼓勵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每名學生都有參與感和成就感,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在聚焦問題環節上,教師提出的問題會造成學生的認知不和諧,可針對不同的群體采取不同的方法,積極引導他們產生探索問題的好奇心。學生帶著問題激活舊知,通過論證新知的環節使學生重新進入到認知和諧狀態。其中,可采用多種呈現知識的手段來展示論證與學習目標是一致的,并提供概念的正例或反例,向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指導后,對展示論證過程中不同的疑問給予明確的回答,強調關鍵步驟以及彼此之間的聯系,有了激活舊知環節的充分鋪墊,論證新知因此變得容易一些。
學生籃球運球水平參差不齊,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技術水平和掌握能力設置不同的學習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要求后再進行分組合作練習,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促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在學習技能時,要求他們不僅要認真聽講模仿練習,更要學會自主思考和小組合作學習,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并通過技術動作上的細節與聯系等具體情境加以示證、深入理解,通過自身大腦思考后真正想明白的知識才能夠被接納與吸收。
實踐是理論之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把理論知識學懂弄通,以科學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以實踐檢驗理論知識,才能在學習中有所感悟、有所提升。在應用新知環節上,引導學生把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并給學生提供足夠多的指導,讓他們嘗試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解決問題中去。在此基礎上,持續強化練習和變式練習,才能夠逐步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在籃球運球過桿中,教師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開展多樣化的練習,比如在追求速度與單手控球能力中,教師采用直線運球往返與大小圓形運球繞桿跑等訓練手段。在追求協調與控球能力的配合上,教師采用雙手運兩球、大小“8”字運球繞桿跑等有針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反復練習,盡可能做到精講多練。在課堂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身體情況,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做好課后反思,及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籃球運球繞桿能力。
融會貫通是學習完成的狀態。當學生能夠靈活地應用新學的知識并能做到潛意識的反應時,就達到了教學的目標和要求,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動作技能達到融會貫通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工作與生活的實際情境中創造、發明和探索運用新知識,在反復學練的過程中找到超越自我的方法,好好地磨煉心態,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
在籃球運球繞桿中要真正做到融會貫通,不僅需要對舊知識與技能進行回憶、示證和應用,還需要大量的針對性練習,進而不斷反思、探討和展示自己的新技能,并能夠根據情境的變化來靈活運用新舊知識與技能。
學習的本質是指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建構或社會建構形成新經驗的過程。教師的存在是為了讓學生在新舊經驗之間發生更順利、更有價值的順應與同化。未來的學習肯定是在學習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并應用。五星教學法是將知識技能的掌握置于完整的任務中,既抓整體,又精局部,環環相扣地將“教會、勤練、常賽”教學理念充分地融入到體育課堂中,順應當代體育教學理念發展的潮流。相信教師在實踐并創造性地運用五星教學法后,能夠充分發揮體育學科的獨特魅力和獨特的育人功能與價值,讓學生感受體育的魅力,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與積極性,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