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提出其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供實時反饋和豐富學習資源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探討了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多種應用方式,包括實施個性化教育、開展互動模擬、加強自動化評估、進行實時反饋和豐富教育資源等,并以安史之亂、貞觀之治、鴉片戰爭等具體歷史事件的教學為例,說明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善學生的歷史學習體驗,培養他們的歷史學習能力。
關鍵詞:人工智能;中學歷史;教育資源
作者簡介:陳驥(1991—),男,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實驗學校。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學校開始探索如何將人工智能融入課堂,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在歷史教學中運用人工智能,一方面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水平設計個性化的教學內容,監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為學生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能夠為學生提供互動式的學習體驗,通過虛擬情境、模擬游戲等方式將歷史事件變得更加生動和吸引人。總之,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為教育帶來了新的可能性,有助于培養具備批判性思維和歷史理解能力的學生。
一、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比如:學校可以開發智能教育軟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歷史學習體驗;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水平,為他們推薦合適的歷史課程、教材和練習題,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此外,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也可以用于歷史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探索歷史場景和事件,激發他們的歷史學習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歷史理解能力。人工智能還能夠為教師提供有關學生學習表現的數據,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需求,實現個性化教學。人工智能在歷史課堂中的應用還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素養的發展。綜上所述,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科學習興趣,以及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信息素養。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傳統歷史教學常常難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而將人工智能融入中學歷史教學中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其能夠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水平,提供個性化的教育內容,使每個學生都能以適合自己學習水平的節奏來學習歷史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二)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一些學生認為歷史是一門枯燥的學科,缺乏歷史學習興趣,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通過創造性的方式將歷史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將虛擬現實技術、互動式情景模擬和多媒體資源融入課堂中,人工智能可以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使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歷史背后的故事。人工智能的互動性和創新性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歷史現象產生好奇心,從而主動思考,積極參與歷史學習活動。可見,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歷史教育的價值更好地發揮出來。
(三)有助于提供實時反饋
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在提供實時反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傳統的歷史課堂中,教師難以立即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和學習需求,因此難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而將人工智能融入歷史課堂后,教師可以通過監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時識別問題并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和建議,這意味著學生可以在錯誤發生后得到幫助,從而更快地糾正錯誤,理解歷史概念。總之,實時反饋能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因為學生通過實時反饋能直觀地感受到努力學習的成果。
(四)有助于豐富學習資源
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歷史是一門內容廣泛、意蘊深刻的學科,但教材上的知識和課堂資源是有限的。人工智能在歷史課堂中的應用能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材料,如在線文檔、歷史影像等,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深入研究歷史事件,從多個角度了解歷史現象的本質。此外,人工智能還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進度為其推薦相關資源,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個性化和靈活,而豐富的學習資源能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全球視野,提高學生的歷史知識廣度和深度。
二、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實施個性化教育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人工智能的應用對探索個性化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教師通常運用統一的教材和按照相同的進度來給學生傳授知識,但由于不同學生的興趣、學習風格、學習水平各不相同,“一刀切”教學的效果很難得到保證。將人工智能運用于歷史課堂教學后,教師可以通過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個性化的教學策略。例如,在“百家爭鳴”一課的學習中,有的學生喜歡探討儒家思想,而有的學生對墨家或法家更感興趣。人工智能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表現,為他們推薦相關的文字資料、視頻和練習題,使他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如對于對儒家思想感興趣的學生,人工智能系統可以通過分析其偏好,提供儒家經典文獻的詳細解讀和討論話題,幫助他們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這種個性化的教育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多元化知識的積累、歷史理解能力的提升。此外,人工智能還可以為學生設計個性化的評估和測驗,以確保他們對“百家爭鳴”一課相關知識的了解。如此一來,人工智能的運用不僅促進了個性化教學活動的開展,還促進了學生更有深度和廣度的歷史學習活動的開展。
(二)強化互動模擬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強化互動模擬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歷史事件,還能夠激發他們的歷史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以“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基于人工智能的互動模擬功能創設虛擬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歷史人物,如漢武帝、官員、百姓等。在模擬場景中,學生可基于所扮演的角色做出相關的行動,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當時的政治、社會和文化背景。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將歷史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提升他們的歷史理解和分析能力。此外,互動模擬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獲得更生動的歷史學習體驗。例如,學生可以進入虛擬的漢朝宮廷,扮演漢武帝,從漢武帝的角度感受當時的政治和外交挑戰,從而更深入地了解漢武帝時期的歷史背景、政治體制和社會文化,進一步理解漢武帝大一統政策的制定思路,培養決策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這種實踐性較強的歷史學習方式不僅能讓歷史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還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和進行深度思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三)加強自動化評估
在運用人工智能的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自動化評估來提高教學效率。傳統的歷史教學評估通常依賴教師手動批改作業和分析學生的考試成績,這在大班級教學中會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而自動化評估可以幫助教師快速準確地分析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以“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一課的教學為例,人工智能技術中的自動化評估技術可以顯著地改進歷史教學。學生在完成關于安史之亂知識的作業后,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快速而準確地評估他們的作業。基于學生在作業中對歷史事實分析的準確性、論證邏輯力度、文史知識的運用程度等多個方面,系統可以為學生提供詳細的評估報告。同時,自動化評估還可以節省教師批改作業的時間,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鉆研教材和課堂教學策略,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四)進行實時反饋
在傳統歷史教學中,教師通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批改學生的作業,而學生也需要等待較長時間才能得到教師的反饋,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而運用人工智能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人工智能實時反饋技術基于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能夠在學生提交答案后立即分析并評估其表現。以“貞觀之治”的教學為例,學生需要回答有關這一歷史時期的問題,人工智能可以即時檢測學生答案的準確性和深度,提供實時反饋,包括錯誤的地方、改進的建議和參考資料。如系統可以檢測出學生是否正確理解了“貞觀之治”,在解答問題時是否提供了足夠的歷史事實作為支持。如果學生犯了錯誤或遺漏了關鍵信息,系統也能立即提供反饋,指出問題所在,并給予改進的建議。這種即時反饋不僅節省了教師的時間,也能讓學生更快速地了解自己的錯誤并進行糾正。此外,實時反饋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和學習效果的提升,培養其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實時反饋結果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支持和輔導。
(五)豐富教學資源
傳統歷史教學模式的局限之一是教材資源的有限性,導致學生常常只能接觸有限的歷史知識。然而,將人工智能運用于歷史課堂后,教師可以通過運用虛擬技術、多媒體資源和智能搜索等,為學生提供廣泛、多樣化的歷史學習資源。以“鴉片戰爭”的教學為例,學生可以通過虛擬技術走進歷史情境中,感受當時的文化和社會環境。例如,學生可以探索廣州的碼頭,了解鴉片貿易的復雜性,感受當時的文化交流和沖突。同時,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需求,為他們推薦相關的歷史文獻、圖片和音頻資源。例如,有的學生對當時的外交談判、軍事戰斗、社會生活等內容感興趣,系統在分析其搜索傾向后,可以為他們提供相關學習資料,幫助他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種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積極思考,提高他們的歷史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此外,人工智能還可以自動檢索和分類歷史文獻、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多種資源,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這種拓展教育資源的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歷史事件,從而提高歷史學習的質量和深度。
三、總結
綜合來看,人工智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能為教育教學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通過個性化教育、互動模擬、自動化評估、實時反饋和拓展教育資源等多種方式,人工智能能提升歷史教學的靈活性、效率和深度,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而且能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然而,將人工智能運用于課堂教學也面臨著隱私保護、數據安全、不平等訪問等倫理和社會問題。因此,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歷史教學質量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密切關注以上問題,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受益于這一技術。只有在遵循合理性、可持續性、倫理的框架下,人工智能才能更好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培養出具有良好的歷史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張若開.中學歷史教學中使用人工智能的利弊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2(11):101-105.
[2]劉愛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中學教學改革研究:以初中歷史課為例[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5):47.
[3]呂開玲.人工智能在中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成才之路,2021(2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