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艷
(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省精神衛生中心),四川 綿陽 621000)
《荀子·富國》曰:“節其流,開其源”。作為醫院的管理者,應清楚認識到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難點和焦點。醫院財務管理中,常把收入和成本比喻為左右手,二者缺一不可。對于收入,必須進行嚴格把控管理。近年來相關數據表明,目前醫療支付的資金已占全國醫院總收入的一半及以上,醫療保險支付制度的不斷改革,也將持續影響著醫院收入。而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要加強對運營過程中各個環節成本的管控,杜絕各種的浪費,以“優質、高效、低耗”的服務占領市場。
醫院成本管理以科室為單位,成立若干成本核算單元,在實際業務活動中以人、財、物的消耗為核算對象。將發生的成本以科室為單位(成本核算單元)進行歸集,最終通過四類三級的科學分攤方法,將成本分配至臨床科室。在整個過程中,對涉及的人、財、物要進行合理的科學配置,從而以投入最小的人力物力,為患者提供最安全、有效、及時的醫療服務。
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是通過使用先進的成本管理系統,對醫院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成本進行預測和監測,結合現有的人力資源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等,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率、降低衛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的浪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本精細化管理對醫院實行全方位精細化管理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1.有利于醫院提高工作效率
醫院進行成本精細化管理,能系統、全面地知道臨床科室、行后部門對成本的領用及消耗情況,結合科學的成本管理工具對數據進行歸集,并分析,尤其針對某些科室成本領用多、浪費大等問題,及時查找原因,讓管理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當具體問題從暴露到解決,無需多部門間無效協商,整個流程暢通,大大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
2.有利于增強醫院內部管理水平
進行成本精細化管理前,將預先建立起一套成本標準,上至院領導下至普通員工均參與其中。醫院開展醫療活動前,先制定目標計劃,根據目標計劃開始實施,最后對結果的分析和反饋,而成本精細化管理則貫穿其中。將成本精細化管理融入到每一個管理階段,有利于提前發現醫院在管理過程中發生的漏洞,并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另外,成本精細化管理與醫院現狀相結合,通過不斷地完善各個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最終提升內部管理水平。
3.有利于醫院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新醫改政策的落實與健全,藥品與耗材加成的取消,醫院的收入受到一定影響,同時,醫保付費方式的轉變,分級診療等系列舉措對醫院的收入亦產生重大影響。醫院想要得到更穩定且長遠的發展,必須從成本角度入手。而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推行,正好能夠從系統的角度對醫院成本進行分析,使醫院對成本的管理更具針對性,避免了更多的浪費,資金得到節約、成本得到控制,從而使醫院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4.有利于提高醫院的市場競爭力
通過對成本精細化管理,能準確且及時地計算出醫院在業務活動中每個環節成本的消耗情況,此時成本的實際使用情況將被真實地呈現出來。解決好醫院各個環節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問題,醫院運營管理水平將得以提高。當收入穩定,成本下調,醫院的經濟狀況便得到改善。所以增強成本精細化管理能提升醫院競爭力,讓人民用最少的花費享受到最優質、先進的醫療服務,以此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醫院的成本精細化管理,是采用成本管理方法及體系,將現代科學的成本運動規律運用其中,促使醫院成本管理不斷優化和創新,針對成本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使醫院能有效地規避成本風險。一方面,從當前公立醫院的管理層來看,普遍都是醫療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在日常工作中關注的重點是醫療質量、患者滿意度等方面,常常會忽視對成本的管控。另一方面,目前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均為醫學出身,他們的日常工作均圍繞臨床醫療活動展開,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醫護人員認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即可,成本管理與自身工作沒有直接聯系,不需另花費心思加以關注。以上兩點體現了醫院上至管理層,下至普通一線的臨床工作人員對成本意識的淡薄。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醫院執行的成本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參照了企業成本管理制度而制定的,理論與實際結合嚴重不足。第一,有成本管理制度,但因部分管理層對制度認識不到位,造成成本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可操作性低;第二,無成本管理委員會或成本管理部門,無法由此部門統一牽頭,結合醫院自身發展需求,制定預算管理目標,并實施監督;第三、沒有相應的預警機制和懲扣機制,這種情況下成本管理的流程始終流于形式,過程粗糙、不細致,對成本管理的后續工作無實際指導意義;第四,成本管理,仍停留在對事后的總結分析,無法對整個成本管理過程中實行實時監督,所以對于成本管理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及風險無法及時規避,并提供相應解決方案。
一方面,成本預算編制不科學。因信息化水平的影響,醫院內部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無法達成共享,故數據的收集、查找極為不便,為預算編制的數據收集造成一定影響;其次,成本預算編制一般由財務人員擔任,因崗位原因,對醫院整體業務不熟悉,再加上部分財務人員自身專業素養不高,故在編制成本預算時,僅根據歷史數據按某一比例上浮來,以此編制成本預算,與醫院發展需求嚴重脫軌。
另一方面,缺少預算執行的剛性管理。預算管理在成本管理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現目前,大多數醫院對全面預算管理意識淡薄,少數已經執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醫院在制度上又不合理,不科學。因此,多數醫院在預算編制上缺乏剛性約束,預算調整隨意性大。如一些建筑拆了建、建了又拆,一些設備著急買、買了又不用,極易造成資金的嚴重浪費。
目前,多數醫院的成本管控與績效發放是兩條線,財務核算軟件中通常只包含財務模塊,而績效核算系統又獨立存在。每月在對績效進行核算時,僅考慮醫院收入及相關工作量情況,并未參考科室成本的領用及使用情況,未將成本納入績效考核機制中,故有效的成本管控獎懲機制在績效中就無從談起。沒有機制的考核和約束,對節約成本的科室沒有獎勵,對浪費成本的科室亦無相應的懲罰,在吃大鍋飯的情況下,員工參與度不高,積極性無法被調動起來,讓已經存在的成本管控制度形同虛設。
醫院的成本管理分析,其流程通常先通過各種財務軟件對成本數據歸集,然后導出數據,最終的成本分析都是通過手工完成。這種通過人工加工數據、分析數據的工作方法,不僅效率低,且易出錯,無法達到相應的管理效果,這種接近于原始的工作方式會受分析人員素質、專業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再者公立醫院雖有專門財務核算軟件,但單獨開放成本核算分析模塊的寥寥無幾,這種情況下最終導致成本分析受限。
醫院的發展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發展,在外部環境及內部因素的雙重作用下,醫院的管理模式逐漸在變化,從最初的粗放型轉變為精細化。這時,成本精細化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實際工作中醫院缺少成本管理專業人才,此類人才的稀缺也將影響醫院成本管理的效果。目前,成本管理人員通常由財務人員擔任,雖專業對口,但從專業精度和深度考量,財務人員與成本管理會計存在一定的專業差距,財務人員始終無法完全適應成本管理崗位,故其成本管理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有一部分財務人員學歷低、素質低,同樣無法勝任實際工作。這種情況下,醫院的成本管理工作就無法正常開展,效率問題更是無從談起,對醫院成本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醫院應加大對成本管理人才的需求,對現有的人才定期組織培訓,不斷吸取成本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以此提高其專業的素質,也可以直接通過校園招聘方式,深入到學校內部,直接招聘成本管理人才,建立成本管理人才庫,為成本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人力上的支持。
醫院在運營過程中,應加強成本的管控。一方面,作為醫院管理者不僅要有專業的背景,還要有長遠發展的目光,對成本管理必須加以重視,讓醫院的每一名員工樹立成本管理意識,并積極參與醫院的成本管理,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在現有本部管控的基礎上,再擴大其范圍,不僅僅局限于對現行成本的監督與控制,還應包括前期資金籌集、新技術新業務的開發、物資的購買等,后期新業務的執行、醫院宣傳營銷等工作。
長久以來公立醫院的成本核算僅對成本數據的收集與歸類,其工作重點是放在對成本的核算上面,并未充分體現對成本的事前預測,事中干預和事后的分析總結,所以很難做到對各期成本差異的橫向縱向對比分析,查找出真正影響成本差異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首先成立成本管理小組,以醫院主要負責人為管理小組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由財務科或運管科牽頭負責具體事務,其他職能科室參與;其次根據最新《醫院會計制度》的要求,制定一套全面的成本核算評價系統以此提高成本核算管理水平;最后,每月或是每季度由成本管理小組中的牽頭科室(財務部或運管部)采用系列先進的成本分析方法,對成本的升降作出詳細分析,最終實現醫院資金的合理配置,提高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
成立全面預算管理小組或部門,由小組或是部門對全面預算工作作專項管理。預算小組的成員可由行后人員和臨床一線人員共同組成。其對醫院運行過程中各個部門成本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詳細的了解,進而為全面預算管理制定,提供合理、嚴謹的意見和建議。在執行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加大對成本的監督和考核力度,對某些成本超支的的部門,立即進行責任認定,為全面預算管理的順利落實保駕護航。
將成本管理與績效充分掛鉤,建立起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成本管控好的科室,根據該科室節約的成本金額,給予10%-20%的績效獎勵,并通過發送文件等形式同時進行精神獎勵。對成本管控超標的科室扣發績效,提出批評,并讓科室負責人制定下月成本管控目標值,如下月繼續超標,則雙倍扣罰。只有把這種獎懲落到實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才會被調動起來。但醫院屬于特殊行業,故在制定相關獎懲措施時,要綜合考慮醫療安全、醫療質量、社會效益等方面,尤其注意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加強與科室的溝通交流,在進行充分的了解與溝通后,再制定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絕不要由醫院某個部門一攬子制定。制定激勵約束機制后,還要根據醫院的實際發展需求,隨時調整激勵約束機制。
目前,醫院成本管理的數據量十分巨大,而各個部門之間使用的軟件又不相同。故建立一個綜合信息平臺,打破各個系統之間的壁壘勢在必行。建立一個完善的綜合信息平臺,實現平臺內部成本數據的歸集、勾稽和核對,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對數據設置預警機制,針對異常數據有報警,通過報警,引起工作人員的注意,方便及時查找原因,并快速解決。其次,各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自定義提取相關數據,形成環比、同比成本數據分析??傊?,建立一個全面、完整的信息系統是醫院開展成本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成本管理專業性極強,醫療人員因專業受限,無法擔任管理會計這一職位,另外普通會計人員因為會計專業方向不同,對管理會計亦會存在專業方面困惑。在這種情況下,醫院對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就更加迫切,亟需加強財務隊伍建設。首先,擴充現有人才隊伍,通過校園、社會招聘等形式,讓專業的管理會計人才加入到醫院人才隊伍中來,注入新鮮血液,讓成本管理更加專業化;其次,構建出完善的長期培訓機制,將重點放在對成本管理的新方法新知識的學習,提高成本管理業務水平;最后,讓管理會計充分了解醫院的發展規劃,科室的發展方向,真正做到業財融合。
綜上所述,醫院本身是服務社會的組織機構,其目標不像企業一樣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讓患者用最少的錢,享受到最優質且高效的醫療服務,最終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但如醫院要想得到持續的發展,就必須科學、合理、有效地控制成本輸出,以精細化管理工作為重點,保證醫院健康、平穩、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