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光
(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潘莊鎮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山東聊城 252664)
魯西黑頭羊是山東省聊城市的特色地方羊品種,在臨清市等地廣泛分布,目前該品種已經推廣到新疆、內蒙、河北、天津、河南、山西、安徽等多個省份自治區。魯西黑頭羊羊頭部和頸部的被毛呈現黑色,軀體呈現白色,頭部清秀,鼻梁隆起,耳朵較大稍向下垂,頸部肌肉發育良好,胸較寬被腰平直后屈,肢體十分豐富,四肢較為粗壯,體質堅實軀體呈現筒狀結構,公羊和母羊都無羊角,公羊軀體,睪丸發育良好勻稱,母羊乳房發育良好,乳頭較為對稱。魯西黑頭羊適應能力相對較強,具有抗病能力強,適合舍飼養殖的特點。進入新世紀以來,山東省聊城市已加快魯西黑頭羊養殖產業現代化發展為出發點,加大種質資源的有效保護,并要積極引導養殖戶轉變傳統的飼喂管理方式,科學搭配飼料,并在基層地區積極推廣應用全混合日糧養殖技術。通過將粗飼料和精飼料利用專業的機械設備進行混合,從而保證精粗飼料混合均勻,有利于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提高羊群的采食欲,這是轉變傳統養殖管理模式,實現魯西黑頭羊養殖產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舉措。
近年來,聊城市大力推進“111355” 重點工程,突出發展“兩黑一白”(黑毛驢、魯西黑頭羊和肉兔)畜牧特色產業,邀請省內專家(教授)高水平編制了《聊城市“兩黑一白” 畜牧特色產業發展規劃》,把魯西黑頭羊特色產業發展放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位置。建立了東昌府區興堂牧業有限公司、臨清潤林牧業有限公司、陽谷鴻運牧業有限公司三家魯西黑頭羊核心育種場,以及20 余家魯西黑頭羊規模養殖場。有關縣組織魯西黑頭羊養殖企業開展了特色畜牧養殖業的扶貧項目。陽谷鴻運牧業有限公司開展“送羊還羔” 項目,自2014 年以來該公司共發放扶貧魯西黑頭羊1500 余只,通過向養殖戶發放魯西黑頭羊,實行統一技術指導和管理,統一銷售等,改善了基層地區的產業發展現狀,提高了養殖戶經濟收入水平,同時也優化了養殖技術,為魯西黑頭羊的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下一步,聊城市將繼續堅持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技術,提高健康養殖技術水平,保障安全優質羊肉產品的生產。加快完善全產業發展體系、產品加工體系和產品營銷體系的配套建設,加快實現魯西黑頭羊特色產業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另外,積極對接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爭取中央、省財政扶持政策,同時申請市財政列支專項扶持資金,用于支持發展魯西黑頭羊特色產業,重點扶持魯西黑頭羊良種繁育體系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開展龍頭企業貼息補助、土地流轉補貼等。
本次試驗在山東省臨清市的一個規模化魯西黑頭羊養殖場中進行,從2021 年的6 月中旬開始到8 月上旬截止,正式開展試驗前進行10d 的預試期,預試期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過渡到試驗階段的飼料配方,正式試驗持續45d。選擇身體較為健壯,體重相近的3~4 月齡的羔羊40 只,按照隨機原則分別將其劃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 只羔羊,每個試驗組母羊和公羊各10 只。對照組羔羊在育肥管理過程中使用養殖場原本的飼料配方,試驗組羔羊飼喂全混合日糧[1]。正式開展試驗前對羔羊進行驅蟲編號處理,并對羊群進行免疫接種和常規觀察。
試驗組和對照組的羊群每天投喂3 次飼料[2],在整個試驗階段對照組的羊群繼續按照原有的飼料投喂方法,精飼料和粗飼料分開,平均每只羊每天投喂精飼料0.54kg,粗飼料6.82kg。試驗組的羔羊每天投喂1.3kg 全混合日糧,所有羊群采用舍飼養殖模式,調控好圈舍的溫度和濕度,保證羊群能夠自由飲水。
詳細記錄每天的采食量,飼料剩余量以及羊只健康狀況,每隔15d 對羊群進行一次稱重。
正式開展試驗的第1 天和試驗最后1d 早晨投料前稱量羊只空腹體重,并計算整個試驗階段的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此外,記錄整個試驗期間羊只實際采食量,并進一步計算料重比。試驗組和對照組的飼料配方如表1 所示。

表1 試驗組對照組的飼料組成和營養水平
試驗數據先使用Excel2003 進行統計,然后利用SPSS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試驗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 表示。
由表2 可知,經過45d 的強度育肥后,試驗組公羔羊和母羔羊的增重分別為8.96 和7.76kg,對照組公羔羊和母羔羊的增重分別為7.01 和6.55kg,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公羔羊和母羔羊的總增重率分別顯著提高27.82%和18.47%(P<0.05)。由此得出,推廣應用全混日糧養殖管理技術能進一步促進羔羊快速增重,快速生長,可縮短養殖周期[3]。

表2 試驗組和對照組魯西黑頭羊羔羊的育肥增重情況
通過對魯西黑頭羔羊進行45d 的育肥養殖,試驗組公羔羊和母羔羊的日增重相較于對照組分別提高了27.82%和18.47%,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經濟效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從飼料成本考量,由于在整個試驗期間,試驗組飼料的每只羊每天比對照組少0.17元,所以在整個育肥養殖期間,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可節約飼料成本7.65 元。從增重效果看,試驗組公羔羊和母羔羊的增重相較于對照組分別增加1.95 和1.21kg,按照羊肉15 元/kg 計算,試驗組的公羔羊和母羔羊相較于對照組,能獲得額外的經濟效益。23.4元和14.52 元。
從45d 的育肥效果看,試驗組經濟效益顯著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全混日良養殖技術有利于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可保證羔羊能快速增重,快速達到出欄體重,增加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大大解決飼料成本。
全混合日糧飼喂技術是最近幾年在我國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養殖技術。該項技術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在飼料搭配過程中,根據牛、羊等反芻類動物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按照動物的飼養標設配方,選擇使用特制的攪拌機對日糧當中的各個組份進行有效的攪拌、切割、混合之后飼喂的一種飼養管理手段[4]。
全混日糧養殖技術的優點在于通過機械攪拌作用,能實現精粗飼料的均勻混合,避免了牛在采食過程中挑食現象,防止精飼料采食過多,粗飼料采食不足所引發到瘤胃酸中毒和瘤胃積食從而維持牛瘤胃pH 的穩定性。同時通過將各個日糧組份進行有效的混合搭配,能為瘤胃微生物提供蛋白質能量和纖維素,保障營養較為均衡,加速瘤胃微生物的繁殖生長,提高菌體蛋白的合成效率[5]。最為重要的是該飼喂方式能增加動物采食量,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此外,還能充分利農副產品,降低了養殖成本。再加上全混合日糧生產技術采用機械化操作,通過將精飼料和粗飼料科學搭配,高效的混合能夠簡化飼喂程序,減少飼養的隨意性,使管理正確度大大提升。由于全混日糧價值管理技術能根據羊群不同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制定針對性的飼料配方,在該種技術應用模式之下,能夠實現羊群的分群管理,精確飼喂,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勞動成本。從本次研究結果能夠看出全混日糧養殖魯西黑頭羊羔羊增重效果相對較快,并且通過推廣應用該項技術能大大節約飼料成本,經濟效益顯著。
結合當前魯西黑頭羊的養殖產業發展現狀看,養殖規模呈現逐漸擴大的態勢,魯西黑頭羊的養殖數量不斷增加,通過積極發展全混日糧養殖技術,能夠實現農作物秸稈的高效循環利用,這是實施精細化、標準化、現代化養殖的重要發展方式。
本次試驗過程中全混日糧充分運用了當地農作物秸稈和農副產品,包括了玉米秸稈、豆腐渣,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設計日糧配方,并與養殖場原有的飼料相比,節約經濟成本超過了7 元以上。由此可知,在魯西黑頭羊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通過推廣應用全混日糧飼喂技術可以充分的利用農副產品和適口性相對較差的飼料,減少飼料的過度浪費,真正降低了養殖成本,保障了羊群所采食的每一口飼料都具有營養均衡的特征。未來在魯西黑頭羊養殖管理過程中,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探究,研究不同飼料原料不同營養水平、不同精粗飼料搭配對魯西黑頭羊羔羊的育肥效果,做到因地制宜地推廣現代化的養殖管理方式,以實現現代化養殖產業的發展,并引導廣大養殖戶由傳統養殖向著適度規模化養殖轉變。
綜上所述,通過推廣應用全混合日糧養殖技術,能充分利用農業生產所產生的各種農副產品,同時也能實現一些適口性相對較差飼料原料的科學配置,減少飼料浪費,降低養殖成本,保證動物采食的每一口飼料都是營養均衡的飼料,與傳統飼喂方式相比,具有更好的經濟效益。本次研究以魯西黑頭羊育肥養殖為例,探討了全混合日糧養殖技術與傳統飼喂技術對羊育肥效果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全混合熱量養殖技術能顯著提高羊的增重效果,經濟效益更加顯著。今后養殖期間要求各個地區結合當地牲畜養殖現狀和飼料特征,探索不同飼料種類、不同營養水平、全混日糧對羊的育肥效果,加快推進區域羊養殖的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