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科,張志強,王敬茹,趙恒章,蔡 昊,劉曉萌,崔 平,王惠霞
(1.山東省濱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山東濱州 256600;2.山東省濱城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山東濱州 256600)
濱州市位于山東省北部、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腹地,屬山東省重點打造的沿黃(黃河)地區牛羊產業帶重要區域。近年來,濱州市堅持規劃先行,持續加強牛羊屠宰企業規范提升,嚴厲打擊屠宰環節違法違規行為,牛羊集中屠宰管理工作高效推進,取得明顯成效。濱州市已成為山東省乃至全國農區牛羊屠宰產業發展集中區和先行區,是京、津、滬等全國大中城市重要的牛羊肉供應基地,所產牛羊肉占據北京市場份額30%以上,天津市場份額50%以上。
由于群眾消費習慣、監管力量薄弱、缺乏大型企業等歷史原因,牛羊屠宰規?;?、機械化、標準化發展緩慢,社會上牛羊屠宰特別是肉羊屠宰“地滾式手工” 屠宰場點眾多,場地狹小,環境臟亂差,不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審批條件,官方獸醫派駐監管少,相較其他畜種牛羊屠宰檢疫率偏低,影響了牛羊肉品質量安全,已不能適應社會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特別是近年來,牛羊跨區調動頻繁,布魯氏菌病、結核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勢緊迫,社會上瘦肉精違規添加、注水等問題散發,牛羊屠宰必須加以規范,而集中屠宰就是重要舉措和抓手。
為此,山東省2021 年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牛羊禽屠宰加工監督管理推進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魯牧屠管發〔2021〕 4 號),計劃用2 年左右時間實現屠宰規模顯著提高、屠宰行為基本規范、監管能力有效提升的目標,基本解決牛羊禽屠宰“小散亂差”問題。在同年出臺的《山東省畜禽屠宰行業“十四五” 發展規劃》 中,提出要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中屠宰、規范管理” 的思路,在依法清理關閉不合格屠宰場點的基礎上,同步推進牛羊集中屠宰廠(場)建設。牛羊集中屠宰廠(場)符合山東省牛羊集中屠宰企業建設條件的,派駐官方獸醫實施集中檢疫。同時,嚴格管理手工家庭作坊式宰殺點。
從養殖量和綜合產值來看,據調研情況預估,2021 年全市肉牛存欄38.3 萬頭,出欄57.97 萬頭;羊存欄85.99 萬只,出欄124.81 萬只。全市肉牛產業一、二、三產業綜合產值490 億元,占全市畜牧業綜合產值的41.75%,牛羊養殖特別是肉牛養殖已成為畜牧業的四梁八柱。
濱州市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全國牛羊加工業示范基地”,成功舉辦全國第五屆牛業發展大會,是渤海黑牛、德州驢、洼地綿羊、魯北白山羊等地方良種的原產地和主產區。7 個縣(市、區)均被列入全國秸稈養牛示范縣、糧改飼示范縣、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沿黃肉牛產業帶和黃河三角洲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沾化區被省農業廳認定為“山東省無公害肉牛產地”;陽信縣被評為全國畜牧百強縣、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縣(肉牛)、國家級種養結合一體化整縣推進示范縣、國家級綠色畜牧業示范縣[1]。陽信縣獲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準創建以肉牛產業為主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先后培育了中國馳名商標1 個、中國十大牛肉品牌1 個、國家A 級綠色食品認證12 個、全國性“食安山東” 畜牧示范品牌2 個,全省性“食安山東” 畜牧示范品牌8 個,省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6 個,品牌競爭力逐步加強。濱州市還有“陽信牛肉” “陽信魯西黃?!?“陽信渤海黑牛” “無棣渤海黑?!?等4 個地理標志認證[2]。
牛肉冷鏈物流配送達50 萬t,形成了犢牛繁育-標準化養殖-屠宰-熟食加工-冷鏈物流配送-餐飲的完整產業鏈條,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3]。另外,也實現了皮革深加工以及牛骨、牛血生物科技研發等方面的產業拓展。
現有牛羊屠宰企業21 家,具體分布為沾化區1家(羊1 家)、惠民縣1 家(羊1 家)、無棣縣3 家(牛3 家)、陽信16 家(羊1 家、牛15 家),肉牛屠宰企業位置相對集中,分布在陽信縣和無棣縣,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區。
據行業初步統計,2021 年全市肉牛屠宰量為6.7萬頭,設計年屠宰能力120 萬頭,屠宰產能及生產量均位列全省第一。肉牛屠宰企業數量位列全省第一,占全省肉牛屠宰企業的30.51%。肉牛屠宰企業資產總額24.05 億元,位列全省第一。肉牛屠宰企業營業收入22.57 億元,位列全省第一。肉牛屠宰產業穩居全省首位。
經市政府同意,印發了《濱州市牛羊禽集中屠宰企業設置規劃(2022—2025 年)》,設置新增牛羊集中屠宰企業21 家,其中濱城區2 家、沾化區2 家、惠民縣2 家、陽信縣8 家、無棣縣3 家、博興縣2 家、鄒平市2 家,截止到2025 年底,全市共設置牛羊集中屠宰企業42 家。
嚴厲打擊屠宰病死牛羊、注水或注入其他違禁物質等違法行為。移交違法案件1 起,有力震懾了屠宰環節違法違規行為的囂張氣焰。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了《濱州市牛羊屠宰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陽信縣成立了由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局、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陽信分局、畜牧獸醫管理服務中心、各鄉鎮(街道)組成的“打擊牛羊私屠濫宰專項整治行動組”。對排查出的隱患落實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
加快升級改造,推進屠宰企業硬件設施和制度體系的改造提升,積極引導建設標準化畜禽屠宰企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推進由半機械化生產向全機械化、智能化轉型,提高畜禽屠宰產能,穩步增強畜產品供應保障能力。
鼓勵牛羊屠宰廠(點)通過建設養殖基地、采用訂單生產等經營模式,擴大自養或協議養殖規模;加快構建現代化牛羊產品流通體系,支持屠宰加工企業、肉類配送企業采用低溫倉儲、冷鏈配送、建設肉品分割配送中心、創建鮮肉品牌、擴張品牌肉連鎖銷售、推廣“互聯網+” 和電商線上銷售模式,積極開拓以大中城市、高收入人群為重點的高端市場,有的放矢推進畜產品定制化、目的化開發,多渠道擴大市場;強化對集中屠宰企業的監督管理,為其向自營和品牌經營轉型創造條件;積極為屠宰加工企業開展屠宰、精深加工、配送、銷售一體化經營提供政策服務。
規范化的牛、羊屠宰企業少。肉牛除陽信鴻安、億利源、華勝、華安等少數企業外,剩下的牛、羊屠宰企業生產條件較為簡陋,化驗室未建立或不規范,各種記錄不規范,車間衛生差,持證的肉品品質檢驗人員少,成品庫內的產品未張貼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電子證標志(出廠現貼)或不出證的現象時有發生。
(1)對申請加入全國畜禽屠宰行業管理系統備案的13 家企業進行現場審核,對審核合格的企業向省局提出新增申請。
(2)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加快技術改進,提高自建或合同養殖場屠宰比重;推行屠宰養殖、疫情防控、產銷銜接一體化發展,實現“標準化生產、智能化管理、冷鏈化配送、品牌化經營”;全面落實屠宰企業食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加快推進健康肉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屠宰企業肉品品質檢驗電子出證管理,實現肉品質量安全可追溯。推行分級管理,建立屠宰企業信用評價和公開發布制度,屠宰企業信用評價與分級管理相聯系,督促依法生產、誠信經營[4]。
(3)推行必要的扶持政策。設立和改造牛羊定點屠宰企業,給予必要的引導扶持,積極幫助企業公開招標,吸納社會投資,支持龍頭企業創新產業鏈組織運作模式,推進企業育種、飼養、屠宰加工及副產品加工縱向一體化發展,帶動周邊養殖場(戶)進入產業鏈,全面推動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
(4)嚴厲打擊屠宰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屠宰病死畜禽、注水和添加違禁物質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畜禽屠宰行業的公平競爭,推動畜禽屠宰企業健康發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