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海,唐在順,王璐瑩,翟瑞超,朱來勝
(1.山東省聊城市畜牧獸醫事業發展中心,山東聊城 252000;2.山東省高唐縣畜牧水產事業中心,山東聊城 252800;3.聊城市農業科學院,山東聊城 252000;4.山東省聊城市農業農村局,山東聊城 252000)
畜禽屠宰行業發展應以“規劃引導、市場引領、按標生產、質量追溯、品牌經營、冷鏈配送、冰鮮上市” 為目標,推動提檔升級,實行全產業鏈一體化,走出一條畜禽屠宰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保障人民群眾肉類產品消費安全,為新時代助力打造現代畜牧業齊魯樣板積極貢獻力量。
近年來,山東省聊城市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 要求,持續加大畜禽屠宰行業監管力度,確保肉類產品上市質量安全。截至2022 年12 月底,在農業農村部備案的聊城市畜禽屠宰企業86 家,其中:生豬14 家、肉雞60 家、肉鴨5 家、肉鵝2 家、肉牛1 家、肉羊2 家、肉驢1 家、肉兔1 家。2021 年畜禽屠宰產量186 萬t,位列山東省第3 位,占全省畜禽屠宰總產量的11.39%,是我國重要的肉類產品生產基地,除滿足本地市場供應外,還暢銷北京、上海、濟南等大中城市,同時承擔著肉類產品出口任務。因此,加強畜禽屠宰行業監管,保障肉類產品質量安全顯得尤為重要。2020 至2022 年度,連續3 年聊城被評為全省畜禽屠宰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按照“風險可控,排查到位,監管有力” 的原則,積極組織開展畜禽屠宰環節專項整治工作,嚴格落實86 家畜禽屠宰企業肉類產品質量安全和生產安全(以下簡稱“雙安全”)承諾責任制,健全“雙安全” 畜禽屠宰場第一責任人制度,集中簽訂《聊城市畜禽屠宰場“雙安全” 承諾書》,確保不發生“雙安全” 事故。嚴格落實《聊城市生豬定點屠宰企業設置規劃(2020—2022 年)》(聊農發〔2020〕 123 號),持續開展生豬屠宰企業資格清理整頓,推進生產技術升級改造,按照“上大壓小,減量置換” 原則,確保小型生豬屠宰場點數量只減不增,截至2022 年12 月底,生豬定點屠宰廠(點)由原來的31 家,壓減到14 家,減少一半之多。委托第三方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組織開展“瘦肉精”、獸藥殘留等畜禽肉類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提高監測頻率和覆蓋面,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每年穩定在98%以上。
以省級畜禽屠宰標準化企業創建為抓手,督促畜禽屠宰企業嚴格執行創建標準,促進屠宰行業轉型升級,提升肉類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2021 和2022 年度,聊城市組織申報的9 家畜禽屠宰企業獲得山東省級畜禽屠宰標準化企業” 榮譽稱號,數量位列全省第二位。
在山東省畜禽屠宰行業“四培育” 活動中,即:培育名優企業、培育產業集群、培育品牌產品和培育檢驗衛士,聊城市1 家肉鴨屠宰企業獲得“十優” 畜禽屠宰企業,1 個肉驢屠宰產業集群獲得“十大” 健康肉產業集群,1 家肉雞屠宰企業獲得“十強” 健康肉品牌。市轄區內畜禽屠宰企業的9 名獸醫衛生檢驗員獲得“百佳” 獸醫衛生檢驗衛士,總數位列全省第4 位。通過此活動,為積極打造畜禽屠宰行業優勢品牌集群,增強屠宰行業健康肉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強化企業獸醫衛生檢驗員隊伍建設,推動畜禽屠宰行業高質量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以山東智慧畜牧大數據平臺為載體,大力推進實施肉品品質檢驗合格電子出證制度,對在農業農村部備案的86 家畜禽屠宰企業實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電子出證,對肉品品質“應檢必檢”。截至2022 年12月底,合格證電子出證率達到100%,合格證出具數量達到138.97 萬張,構建了肉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和從屠宰到生產經營追溯體系。譬如,聊城市1 家肉雞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白羽肉雞智能化管理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建立了“從農場到餐桌” 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自動化、智能化養殖加工水平達到全國乃至世界一流,實現了產品安全可追溯。
時刻繃緊繃牢畜禽屠宰行業安全生產這根弦,落實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針對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嚴格落實屬地、行業監管、屠宰加工企業和員工四方責任,深入查找畜禽屠宰環節疫情防控風險點,強化冷鏈食品的存儲、加工等環節的風險防控與處置,嚴防疫情輸入。按照《畜禽屠宰加工企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和相關制度要求,確保全員思想認識到位、制度規范掌握到位,構建起嚴密的動物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體系。
為持續推進聊城市食用畜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促提升” 三年行動,提高畜禽屠宰行業人員安全意識、標準意識和法律法規意識,相繼組織舉辦了“2021 年聊城市畜產品質量安全和畜禽屠宰法律法規政策視頻培訓班” “2022 年聊城市畜禽屠宰“雙安全” 暨法律法規培訓班” “2022 年聊城市畜禽屠宰行業監管暨肉品品質合格證開具視頻培訓班”,培訓畜禽屠宰行業人員達1000 余人。同時,遵循畜產品質量安全和畜禽屠宰法律法規政策進企業的要求,認真宣傳和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山東省畜禽屠宰管理辦法》 等,為確保肉類產品質量安全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隨著市縣、鄉鎮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原有建設的個別畜禽屠宰場(點)接近居民居住點和街道中心地帶,已不適合繼續經營屠宰場;少數畜禽屠宰場隸屬原國有食品公司冷凍廠改制企業,存在建設不規范和設備設施落后等諸多問題。
隨著牛羊產業的不斷發展和歷史原因,牛羊屠宰場(點)數量多,分布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小散亂差” 問題,牛羊養殖集中的鄉鎮街道還存在家庭式屠宰、自養自宰等現象。
山東省聊城市家禽產業基礎較好,基本實現全產業鏈發展,其他畜禽肉類產品還是以初加工為主,精深加工占比小、產品科技含量還不夠高,資源綜合利用率較低,全產業鏈發展是一項資金、技術和人才等要素齊聚的工程,產業鏈條延伸依然存在短板。
肉類產品品種豐富,但多而不優;肉類產品品牌不少,但雜而不亮。同時還存在同質化嚴重、特色品牌缺乏,“一企一品牌、單打獨斗闖市場” 等問題。
健全組織機構,嚴格落實責任,強化協作配合,共同維護畜禽屠宰市場秩序和肉品消費安全。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牽頭制定畜禽屠宰行業發展規劃,對畜禽屠宰企業做好技術指導和肉品質量安全監管。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畜禽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的質量安全監管及相關違法行為查處,嚴格畜禽產品市場準入管理;公安部門負責畜禽屠宰企業及上市肉品涉嫌刑事責任問題的查處;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畜禽飼養、屠宰、加工、生產等企業環保法律法規的執行及污染防治設施的監管。
安全生產是民生大事,安全工作是第一生命線、是紅線、更是底線,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絲一毫不能放松。建立健全畜禽屠宰行業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安全生產應急處置制度,加強對畜禽屠宰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評估和預警,切實提高畜禽屠宰企業對安全生產事故的防范能力[1]。
鼓勵畜禽屠宰企業提檔升級,全面提升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嚴禁定點屠宰企業出借、轉讓定點屠宰證書和定點屠宰標志牌,嚴禁未附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的畜禽進入屠宰場;對發現的病死畜禽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根據《山東省畜禽屠宰企業分級管理辦法》 要求,倒逼畜禽屠宰企業硬件設施更新、軟實力提升,提高畜禽屠宰企業生產技術水平,保障肉類產品質量安全。
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做好畜禽屠宰檢疫工作,屠宰企業按照要求對屠宰的畜禽進行肉品品質檢驗檢測。根據國家對具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的畜禽屠宰場進行官方獸醫派駐,并對屠宰畜禽實施檢疫的規定,積極宣傳引導牛羊禽屠宰戶到正規的牛羊禽屠宰場進行屠宰,牛羊禽產品依法取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后上市銷售。監督畜禽屠宰企業嚴格落實臺賬管理,建立健全肉類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督促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與畜禽產品入場經營者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落實快速自檢制度,確保合格的畜禽產品進入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銷售畜禽產品,應當查驗留存“兩證”,即:檢疫證明(檢疫標志)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銷售進口肉類產品,要提供海關部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等文件資料。
認真貫徹落實《聊城市牛羊禽集中屠宰設置規劃(2022—2024 年)》(聊農發〔2022〕 39 號),優化行業布局,淘汰落后生產方式,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從嚴掌握設置數量,本著“成熟一個,設置一個” 的原則,設置牛羊禽屠宰廠(場);遵循“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中屠宰、規范管理、方便群眾” 的原則,推進牛羊禽集中屠宰廠(場)建設;鼓勵支持牛羊禽屠宰企業一體化、特色化等創新性發展,提升屠宰企業規模化、標準化、冷鏈化、安全化、智能化水平。
組織開展畜禽屠宰行業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嚴肅查處打擊肉類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涉案人員刑事責任,嚴禁“以罰代刑”,杜絕“屢罰屢犯”。落實開展畜禽屠宰聯合執法、追溯協作、信息通報、案件移送等制度,嚴懲重處屠宰違法犯罪行為[2]。
邀請行業專家合理確定畜禽屠宰場布局規劃,積極推進畜禽屠宰企業標準化升級改造。實施肉類產品品牌戰略,突出地方特色,擦亮“聊·勝一籌!” 區域金字招牌,把聊城優質肉類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屠宰企業進行肉品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市場競爭力;支持屠宰企業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逐步實現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積極培育畜禽屠宰骨干企業,推動構建覆蓋畜禽產品主產區和主銷區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提高終端產品配送能力,建立健全畜禽屠宰行業冷鏈配送體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