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惠,曹 兵
(1.山東省泰安市畜牧獸醫事業發展服務中心,山東泰安 271000;2.滕州市畜牧漁業事業發展中心,山東棗莊 277500)
貉細小病毒可以引起貉出現嚴重的腸炎癥狀,包括嘔吐、排血樣糞便、精神沉郁、厭食等。在幼貉群體中常常出現地方性流行的特點,而在成年貉群體中感染后呈現多種隱性或慢性感染。該病在每年的6—9月多發,主要的傳染源為患病貉,即使康復后自身攜帶免疫力,仍然可以向環境排毒,健康貉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1988 年,夏咸柱等[1]在不同地區分離鑒定了3 株貉細小病毒,首次證實了我國存在貉細小病毒。近年來在山東地區貉細小病毒也有相關報道。2016,于佳玉等[2]在泰安地區分離鑒定了3 株貉細小病毒,系統進化分析屬于CPV-2 型;2020 年,葛向平[3]在山東某貉養殖場分離到一株貉細小病毒,同樣屬于CPV-2 型。本研究通過實驗室診斷,鑒定分離到一株貉源細小病毒,并為養殖場制定了針對性的防治措施,為貉源細小病毒的實驗診斷與預防治療提供參考。
在山東省泰安市某貉養殖場,患病貉出現精神沉郁,嘔吐、腹瀉等腸炎癥狀,剖檢后觀察到腸黏膜出血,腸系膜淋巴結出現水腫充血。根據患病貉的臨床癥狀結合剖檢病變,初步懷疑該病例為細小病毒感染,為進一步確定病原,需進一步進行實驗室診斷。
采集患病貉的糞便加入總體積90%的生理鹽水,制備成懸液。12000r/min 離心10min,取上清加入等體積的氯仿,再次12000r/min 離心10min,吸出氯仿既為病毒液。用0.22mm 濾器進行過濾除菌后按照同步接種的方式,以5%比例接種于CRFK 細胞中,培養72h,觀察是否有病變,若無明顯病變,將細胞凍融3 次后,從新接入生長良好的細胞中,按此方法盲傳3 代后觀察病變。F3 代培養48h 后細胞出現圓縮、拉絲、脫落等明顯病變,如圖1A 所示。而正常的對照細胞狀態良好,如圖1B 所示。

圖1 CRFK 細胞病變情況
取病變明顯的F3 代細胞培養病毒液反復凍融3次,按照10 倍稀釋法進行103~108稀釋,將稀釋好的病毒接種于CRFK 細胞96 孔培養板中,每孔加入0.1mL 病毒稀釋液,每個稀釋度重復8 個孔,放入CO2培養箱中培養72h,觀察病變并記錄有病變的孔數,按照ReedMuench 法進行TCID50 的計算。測得該細小病毒分離株的TCID50 為10~5.5/0.1mL。
在血凝板中加入25μL 的PBS,在第1 個孔中加入待測的病毒液,依次倍比稀釋之第11 孔,棄去,第12 孔為陰性對照。在每個孔中加入1%的豬紅細胞,震蕩混勻后放置到4℃冰箱中,作用1h 后觀察結果。結果顯示該細小病毒分離株3~6 代病毒培養液的血凝效價基本穩定在28。
把病毒液煮沸5min,然后冰上放置5min 后以此為DNA 為模板進行PCR 擴增,反應體系為:10×PCR buffer:2.5μL;dNTP:2μL;上下游引物:0.5μ L;rTaq:0.5μL;加ddH2O 至25μL。反應條件如下:95℃預變性3min;95℃變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30s;30 個循環后72℃延伸10min。取PCR 產物5μL 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引物序列如下:F:5'-GCTACTCAGCCACCAACT-3';R:5'-TAAGCCCAATGCTCTATT-3'。經過PCR 擴增后凝膠電泳觀察結果,如圖2 所示,出現預期300bp 大小的特異性條帶,結果表明,該分離毒株為貉細小病毒。

圖2 PCR 擴增結果
將生長狀態良好的CRFK 細胞,消化傳代后加入到6 孔細胞培養板中,每孔加入2mL,CO2培養箱中培養24h 后,每孔加入40μL F3 代病毒細胞培養液,作用3h 后使用預冷的PBS 洗滌細胞3 次,加入100μL 4%多聚甲醛(PFA)固定液,室溫固 定15min,用PBS 洗滌殘留的固定液后,用0.25%Triton X-100 處理細胞20min,PBS 洗去通透溶液,把抗CPV-2 型VP2 蛋白的一抗按照1∶400 比例稀釋到PBS 溶液中,加入稀釋好的一抗后放置4℃冰箱孵育過夜,用PBS 溶液洗滌細胞3 次,以去除多余的抗體。再使用TRITC 標記的二抗按照1∶500 比例稀釋到PBS 溶液中,加入稀釋好的二抗室溫孵育1h。用PBS 洗滌去除殘留的抗體。進行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如圖3 所示:在接種F3 代病毒組可以觀察到特異性綠色熒光,而正常的細胞對照組沒有綠色熒光。

圖3 間接免疫熒光結果
對死亡的貉進行無害化處理,對養殖舍、籠具進行全面消殺;把患病的貉隔離飼養。
對養殖場每只貉接種5mL 水貂腸炎滅活疫苗。
按照患病貉體重每日兩次皮下注射鹽酸嗎啉4mL,阿托品2mL,慶大霉素5mL;同時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益生菌輔助治療。連續治療5d 后,患病貉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貉作為細小病毒的易感動物,近幾年在山東省、河北省等毛皮動物養殖大省,貉細小病毒病均有報道[2-5],細小病毒已經成為威脅毛皮動物養殖業的主要病原之一。實驗室分離鑒定,可以更加準確的鑒定病原,從而科學的指導臨床治療。目前防控貉細小病毒常用的疫苗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水貂腸炎滅活苗,另一種是水貂腸炎與水貂犬瘟熱的二聯疫苗。雖然水貂腸炎病毒與貉細小病毒具有很高的基因同源相似性,但在VP2 結構蛋白關鍵位點上有所不同,因此,研發有針對貉源細小病毒的疫苗非常有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