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潤洲

趙 順
趙順是平北抗日根據地涌現出的著名“擁軍擁政”模范,他出生于1897年,系河北省赤城縣雕鶚鎮侯莊子村人。1940年,平北抗日根據地創建伊始,他積極協助組織抗日武裝并參加了抗日救國會;龍赤聯合縣成立后,縣委、縣政府干部就住在他家及附近的自然村;他支持兒媳張秀英從事抗日婦救會工作,并親自送獨生兒子趙尚文參加了八路軍。趙尚文犧牲后,他又讓3個女兒投身抗日;他家的3間房成了八路軍的“衛生所”,在此養好傷的戰士先后有100多人;1942年,《挺進報》由平西遷到平北后,他加入報社的保衛工作,保證了報紙在嚴峻的環境中順利出版……1944年12月,在平北英模代表大會上,他被授予擁軍擁政模范稱號,并出席了晉察冀邊區英模大會。
1
趙順的事跡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中共平北地委在《擁軍擁政優抗月中開展“趙順運動”的指示》(1945年3月18日)中指出:“趙順同志是根據地建設當中涌現出來的最忠心的擁軍擁政模范。”《中國共產黨赤城縣歷史》中寫道:“趙順是千千萬萬人民群眾的縮影。”楊林、趙振中的《擁軍模范趙順》中說:“在當時的抗日小學課本中,學生們都會背這樣一篇課文:‘趙順爺爺把自己和全家都交給了黨,交給了抗日……’”除此而外,還有任火炎的《我所知道的擁軍模范趙順同志的事跡》等親歷者的回憶。
而我想從《趙順歌》再次走近這位英模人物。
2
《趙順歌》
眾位鄉親們,聽我表一番,
表一表趙順同志——擁軍擁政好模范。
全家六口人,跟前只一男,
送兒當兵上前線,保國保家園。
四下送公糧,不怕風雨天,
管收、管藏、不歇、不停,家里好像公糧站。
尊重抗日軍,愛護傷病員。
家里好像衛生所,照顧頂周全。
病號躺滿炕,全家忙又忙。
喂吃、喂喝、接屎、倒尿,好像親爹娘。
幫助子弟兵,安置榮譽軍。
管吃、管住,臨走送盤纏,自家人一般。
公家有東西,自動給“堅壁”。
細心負責不大意,從來不會丟東西。
一九四四年,平北選模范,
趙順真光榮,到處美名傳。
這便是《趙順歌》的歌詞。這首歌詞早已散見于一些黨史書籍和黨史文章中,而我想探尋的是《趙順歌》是誰創作的,又是怎么創作出來的。
1944年冬,平北地委、專署和軍分區在朱家溝召開“擁軍擁政英模代表大會”,趙順被授予“擁軍模范”稱號并獲得獎狀3張、毛驢1頭,還有鎬鋤等生產工具。趙順在會上以非常樸實的語言,介紹了所做的工作,知道情況的同志又替他作了補充。就這樣,平北地區擁軍模范趙順這面旗幟就在這次會上樹起來了。為廣泛宣傳他的事跡,號召群眾向他學習,地委宣傳部(一說軍分區政治部)為他譜寫了一首歌曲,即《趙順歌》。《趙順歌》的詞曲都是以宣傳部干事為主譜寫的,地委其他部門的干事,也參加了詞曲的修改。因為是用平北民間小調譜的曲,所以易學易唱,群眾喜聞樂見。從此,《趙順歌》傳遍了海陀山、傳遍了平北根據地的每一個村莊。由此而知,《趙順歌》是集體創作的。筆者只見過《趙順歌》的歌詞,卻從未見過《趙順歌》的曲譜,如果能尋訪到會唱《趙順歌》的老人,把曲譜記錄下來,將善莫大焉。除了《趙順歌》,我還發現了一些其他歌頌趙順的文藝作品,它們是什么呢?
3
《歌唱趙順》
一九四零年,
八路軍到南山,
趙順同志送兒當兵上呀上前線呀,
上呀上前線 。
全家五口人,
就生這一男,
趙順同志送兒當兵上呀上前線呀,
上呀上前線 。
組織擔架隊,
護送傷病員,
趙順同志英勇奮戰勇呀勇向前呀,
勇呀勇向前。
這是又一首頌揚趙順的歌,名字叫《歌唱趙順》,不僅有歌詞,還有曲譜。它首見于《海陀大觀》一書,現懸掛于平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內。這首歌是張萬科演唱,劉永勝記錄的。張萬科,赤城縣云州鄉樣墩村人,1925年出生,1947年9月參軍,后負傷轉業到地方。劉永勝,系大海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
4
同時,我還想起曾經聽平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于曉洋同志唱過《趙順歌》,便把《歌唱趙順》截圖傳給她,問她唱的是不是這首歌。她說:“是,紀念館展墻上就有這首歌兒,但是《紅色海陀》宣傳片里有個老人唱的是《趙順為人好》,和這個不一樣。”隨后她通過電子郵箱,把宣傳片傳給了我,我打開一看,果然有一位老人唱趙順歌的鏡頭,歌詞是:
《趙順為人好》
趙順為人好,
影響到全村,
侯莊子抗日工作,
稱得起模范呀,
稱得起模范。
這首《趙順為人好》,與《趙順歌》《歌唱趙順》都不一樣。隨后,我又通過微信咨詢《海陀大觀》主編之一王國榮老師:“您知道《趙順歌》的曲譜嗎?”他說:“除了《歌唱趙順》,其他帶曲譜的《趙順歌》沒發現,當時張萬科沒唱,就說明不一定是歌兒,而可能是歌謠或詩歌。”再后,我又打電話問參與過紀念館籌備工作的范燕飛同志,他說唱歌的老人好像是雕鶚一帶的人,名字記不住了。我打開《海陀大觀》查資料時,在書中的專題片《海陀浴血》解說詞中,竟無意中發現了《趙順為人好》的演唱者:楊清山。這真是“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啊!楊清山,赤城縣鎮寧堡鄉廟溝村人,1928年出生,1944年參加抗日工作,先后在龍崇赤抗日聯合縣、寶源縣、崇禮縣工作,曾任崇禮黨史辦副主任。《紅色海陀》宣傳片中楊清山唱《趙順為人好》的鏡頭是從《海陀浴血》剪輯的,但只剪了前半部分,未剪的后半部分歌詞為:
病號躺滿炕,
全家忙又忙,
趙順同志喂吃喂喝,
接屎又接尿,
從來不嫌煩。
5
據我所知,歌頌趙順的作品,除了歌曲還有一首詩歌,是當年平北軍分區政治部宣傳科長劉力生創作的:
《擁軍模范趙順》
侯莊小山村, 有位趙老漢。
稱呼老五爺, 抗日人人贊。
帶領他全家, 事事走前面。
公糧交在先, 支前不怠慢。
偵察敵偽軍, 情報聯絡站。
軍政過往人, 接待稱方便。
物資堅壁好, 石洞最妥善。
掩護傷病員, 長期經考驗。
早起背進山, 窩棚備茶飯。
夜晚背回家, 日夜無煩厭。
粥餅喂親人, 自家糠菜咽。
有時來敵情, 溝洞再分散。
戰士傷病重, 醫藥有時斷。
遠近尋土方, 草藥勤采辦。
傷病康復了, 安全轉前線。
人人口頌揚, 擁軍老模范。
6
為《趙順歌》的事,我還請教過北京延慶平北抗日戰爭烈士紀念館編研部的夏霖同志,她說:“在新版的延慶革命史中記載,柳溝有個評書先生叫王順,寫過一個《擁軍模范趙順》,但是不知道具體內容。”她給我發了一個截圖,上面有這樣一段話:“1942年春,昌延聯合縣舉辦藝人培訓班,柳溝村王順應邀參加。通過學習《論持久戰》等文章,王順堅定了抗戰的信心。回村后,編寫了《平北抗戰》《擁軍模范趙順》《鬼子侵華罪行》《民兵智斗鬼子兵》等曲藝節目,在根據地各村巡回表演。”
這說明,早在1942年王順就創作了曲藝節目歌唱趙順,關于這個曲藝節目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尚需進一步挖掘整理。
7
再說說有關趙順的小說。有一部以趙順為原型的長篇小說,名字叫《海陀兒女》,1991年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作者趙繼仁,原名任希訓,赤城縣雕鶚鎮上虎村人。1940年參加革命。抗日戰爭時期,任龍赤聯合縣七區組織、宣傳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赤北縣公安局股長、城關派出所所長。
原平北地委副書記武光為該書題詞:“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有了千千萬萬的趙順們的艱苦卓絕的對敵斗爭,平北才得解放,全國才得解放。培育出千千萬萬像趙順那樣的接班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就大有希望。……”
原張家口地區文聯主任楊廉為該書作序說:“書中以熱情洋溢的筆觸鮮明生動地刻畫了以吳順——即趙順為代表的老根據地人民的光輝形象……”
趙順的模范事跡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我們開展黨史教育活動的鮮活教材,以此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