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號里前一數字為期數,后一數字為頁碼)
卷首語
讓每一個青少年都成為新時代“小先生”
周洪宇 (1,1)
特稿
中國式現代化與廣東教育行動談
湯貞敏 (1,5)
留守狀態還是留守處境
——留守兒童人格發展的影響機制及其啟示
劉志軍 (2,5)
基于國際義務教育年限延長趨勢觀照我國義務教育發展
李海燕 田雅茹 (3,5)
教育懲戒的價值意蘊與實踐向度
吳支奎 (4,5)
從“實踐能力”到“實踐素養”:師范類本科生教育實踐素質培養的轉向研究
羅祖兵 邱 麗 (5,5)
科學教育課程的核心概念界說
孔繁成 (6,5)
項目式學習:歷史演進、實踐模式和本土進路
劉來兵 佀婭琳 (7,5)
新法視域下民辦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趙 敏 謝敏敏 (8,5)
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角色定位和實踐進路
付衛東 韋 酒 (9,5)
論教育管理學的學科體系建設
楊天平 徐 禹 (10,5)
高質量發展取向的高校教學督導:生成論教學哲學的視角
張廣君 閆 巧 (11,5)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發展歷程、行動邏輯與未來趨向
程雨燕 呂程宇 (12,5)
專欄
[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材中的傳承研究與數據庫建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語文》教材中的傳承研究
劉慶華 (2,35)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學術論著入選高中語文教材研究
——以《鄉土中國》為例
孫麗紅 江鴻洋 (2,44)
理論研究
教育領域“內卷化”問題分析及政策建議
——基于信號論和投資論的對比
耿永志 (1,27)
“第三種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中的應用
——基于內涵、設計、價值的分析
楊朝軍 (1,34)
學前教師教育課程中兒童觀的缺陷及其優化路徑
石建偉 王世琪 (1,40)
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價值、困境與路徑
李 芳 黃蘭蘭 (2,18)
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研究
王素云 (2,26)
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的實踐邏輯
查吉德 (3,21)
課堂學習機會:內涵意蘊理解與關鍵問題解構
朱忠明 孫 悅 (3,29)
主體教育論視閾下師生關系的理念轉向與現實失落
崔思佳 (3,35)
新時代開展勞動教育的邏輯理路、現實困境與可為路徑
歐陽麗 (4,11)
適應與重構:基于博爾諾夫空間理論的教育思考
余 樂 顏蒙蒙 (4,18)
新時代美好教育生活的內涵、現實阻障及建構路徑
陳祖鵬 (5,18)
基于杜威探究認識論的“波型”教學:發生理路與實施進路
韓雪童 (5,28)
創意教學:智能時代教學變革的理性追求
劉 芳 吉 標 (6,18)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師激勵政策分析
崔世泉 (6,26)
教育實證研究中不容忽視的過程效度
彭杜宏 (6,34)
國際高等教育領域的反饋素養研究
張倩葦 馮瑞茹 曾艷婷 (7,16)
基于社會情境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構建
郭子超 (7,26)
歷史制度主義視域下我國研究性學習政策變遷的過程與邏輯
康健秋 禹 娜 (8,17)
共識共建:主體教育理論的創生發展與遠景展望
皇甫科杰 (8,27)
人的三重屬性視域下真實兒童的遮蔽及其教育突圍
方亞軍 (9,13)
深度教學概念的歧見分析與邏輯辨正
楊杰林 (9,21)
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鄉愁的價值意蘊及其教育構建
王 飛 (10,16)
團隊建設的范式創新:學習型組織的理論基礎、實踐策略與路徑選擇
王林發 黃亞丹 (10,23)
Chat GPT助推學校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意蘊、風險與方略
周美云 (11,16)
中小學生政治認同的形成機制探析
高 維 劉紅麗 (11,26)
以兒童為中心的社會投資策略:建設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的新思路
楊琳琳 (12,14)
五育融合視域下中小學課后服務的現實困境與路徑匡正
李洪修 朱 芮 (12,25)
專題
[區域教師研訓一體化推進模式與路徑研究]
大城市教研機構“融教研”教師研訓模式探索
——以G市教師發展研訓中心為例
方曉波 (1,12)
學科教研融合視角下區域教師研訓一體化推進的經驗與舉措
——以北京海淀區、上海浦東新區、武漢武昌區相關教師研訓機構為例
張海水 徐勝陽 劉志剛 (1,18)
改革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小學生減負:歷程、特征及進路
王連照 梁富玲 (2,50)
“雙新”背景下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實踐路徑、主要挑戰及應對策略
——以北京市為例
劉志剛 趙新亮 (4,25)
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議題及教學改革趨向
——基于2022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推薦項目的實證分析
費倫猛 周紫依 郭小波 (6,41)
政府購買學前教育服務:價值、內容和模式
賀紅芳 (8,33)
區域中學數學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探索
——基于廣州市的實踐路徑分析
吳新華 李柯柯 (9,30)
我國基礎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趙 茂 張 恒 馬文璐 (10,33)
2022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申報與獲獎情況循證分析
王 穎 段成柱 王毓珣 (12,31)
教育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課外補習治理政策的歷史變遷與未來展望
——基于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視角
姚 松 趙家翔 (3,40)
普惠性民辦園政策的演進圖景與改革展望
——基于國家層面政策文本的分析
楊大偉 (3,48)
家校社協同育人政策的執行困境與破解之策
——基于史密斯公共政策執行過程模型的分析
趙 偉 周 然 (7,33)
政策工具視角下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政策研究
賀靜霞 (8,41)
普惠性托育服務政策執行現實問題、原因分析及優化建議
李曉敏 婁婉婉 鄧祖麗穎 (8,50)
鄉村振興戰略下小學全科教師行政合同政策失真研究
——以H省為例
張瑞瑞 (11,35)
政策工具視角下我國家庭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
——基于1996—2022年的政策文本分析
安 紅 陳 映 (12,43)
教育治理
港澳地區辦學團體運行機制對破解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困境的啟示
陳 峰 吳奇壎 聶亞昆 鐘秀平 岑耀昌 周彩云 劉 怡 (4,41)
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有效性:內涵分析與框架構建
張清宇 (6,51)
基礎教育集團教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以AA優質教育集團為例
謝 辰 方 征 梁 迷 (7,43)
德育研究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社會責任心的現狀與培育建議
——基于G市的調查與思考
胡志橋 (11,43)
教育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引入第三方評價的“難為”與“可為”
程 龍 (4,33)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常態化實施意蘊與策略
程 龍 (12,54)
課程教學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國家認同教育內容研究
高 維 吝美玲 (1,46)
我國初中英語教材研究四十年
——基于CNKI文獻數據的可視化分析
程 軍 (2,59)
數據驅動精準教學課堂模式的構建與實踐探索
汪和生 (2,68)
跨學科學習視野下語文卓越教學個案研究
左 嵐 (3,57)
深度學習理念下人工智能課程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
莊小云 尹 睿 (3,65)
統編初中語文教材語言技能專項知識在四大系統間的關聯性建構
孫園園 (4,48)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勞動教育:內容架構、時代價值及其實現
劉子云 秦 寒 (4,58)
整合視域下的閱讀形態建構
——兼論當下讀書任務之落實
溫小軍 (5,38)
科學探究教學過程對學生科學素養影響的實證分析
——來自PISA2015中國四省市的經驗證據
李 新 (5,44)
提升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學科教學滲透實效性探析
廖兆慧 (5,53)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文本分析與改進建議
梅培軍 潘 琪 (7,51)
腦科學視角下在線學習改進的審思
李臣之 寧 雙 (7,62)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源流、變化及實踐思考
歐陽修俊 高嘉潞 (8,59)
面向未來的STEAM教育:錨定世界前沿真實問題的課程內容選擇
彭杜宏 (10,44)
具身勞動教育中勞動自主性的激發機制研究
——“五育”價值觀認同感的喚醒作用
林春鴻 林靜宜 黃 向 (10,52)
形成性評價的內涵及教學啟示
劉欣顏 (12,62)
案例教學培養高中生科學精神的路徑研究
——以《哲學與文化》為例
李廣宇 喻明珠 (12,68)
教師發展
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構型及師范生認同度的研究
于冬梅 (1,55)
“雙減”背景下農村教師專業責任的泛化與復歸
孫樹村 嚴仲連 (2,75)
場域視角下教師科學精神的缺失與養成
李曉娟 (4,68)
新時代“大先生”與師范生師德素養的生成
馬曉倩 唐愛民 (5,60)
教師評價素養的內涵、結構組成及測量研究綜述
張志紅 (6,60)
具身視角 實踐取向
——G市“融教研”教師研訓實踐分析
高珂娟 (7,69)
數據驅動教學范式變革下教師面臨的挑戰及可能應對
左 璜 徐芷珊 (9,38)
基于PDCA循環的3+N教研工作坊設計與實踐
林 嵐 (10,82)
教師參與學校治理對職業倦怠的影響:教師組織承諾和滿意度的中介作用
孫雪連 (11,50)
學生發展
“雙減”政策背景下智慧作業能否提升學生幸福感
——基于江西省78個縣(區)的調查數據分析
付衛東 馬沁雪 唐 旭 (1,65)
網絡學習者有效學習的質性研究
——基于學習者個人特征視角
薛曉倩 陳 娬 (1,78)
“雙減”背景下學生參加體育興趣班的家長動機、投入與回報
李育球 張欣懿 張書儀 何靜宜 陳情情 許曉敏 李 越 陳新嘉 (6,70)
鄉村振興背景下城鄉中小學學生學習力的比較研究
——基于全國9個省域的調查分析
張 迪 (7,75)
不同家庭結構對農村留守兒童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
——以廣東省15個縣域107所鄉村學校留守兒童為例
董蔚然 鐘景迅 (7,86)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結構解析與實證檢驗
——基于W市28所高中的調查
陳文嬌 賀怡菲 俞 文 (8,67)
鄉土游戲之于鄉村兒童成長的意義澄清與功能發揮
周大眾 (8,75)
素養導向下小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
于冬梅 馬 婕 黃 勁 (9,47)
中國四省市中學生成就動機模式探究
——基于PISA 2018的潛在剖面分析
邱 吟 楊 陽 姚藍潔 (10,63)
職業教育
中職學生學習效能感影響因素和作用機制研究
柳 潔 (2,83)
中等職業學校建立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路徑研究
——以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解決實習管理難題為例
林韶春 (3,74)
高教研究
新時代高校優秀教師特質研究
——基于“學習強國”中261位高校教師報道材料的分析
馬勇軍 張 寧 (4,77)
高校金融投資類課程“實戰化教學”研究
張振乾 蔣易皇 (5,72)
教育實習質量保障制度研究
——以S師范大學為例
沈 輝 王雪薇 周 鈞 趙 英 (6,79)
基于圖式交互可視化的高校思政虛擬仿真“金課”實驗教學設計研究
張 湘 王立群 (6,89)
大學生思政課認同現狀、影響因素及其教學啟示研究
盧 慧 張璐斐 (9,60)
基于PDCA的混合式教學課程思政融入模式與效果研究
王 霞 (10,74)
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基于ADDIE模型的過程與方法
彭習梅 (11,61)
嶺南文化視域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三維融合”教學模式研究
王曉惠 陳麗紅 李海霞 (11,70)
我國省域高水平大學建設政策的研究進展
劉卓瑤 (12,76)
幼兒教育
托育政策調整背景下城市家庭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與實現
——基于深圳市嬰幼兒家庭的調查分析
海 鷹 歐 蕾 劉天娥 (5,81)
兒童的“代言人”:幼兒園課程審議中教師角色透視
王小為 羅 超 (9,71)
基于扎根理論的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家園共育保障機制研究
楊雪萍 (9,78)
幼兒園課程創生:邏輯起點、必要條件與核心要素
葛曉穗 (11,78)
大班幼兒建構游戲中深度學習的支持策略
馬 娥 趙雪冬 (12,83)
比較教育
新西蘭學前教育質量評估及其啟示
黃 爽 朱葉子 徐 鵬 (1,88)
賦權增能:美國教師教學領導力培養的個案分析及其啟示
黃建輝 盧智英 (3,81)
芬蘭基礎教育的“輕負擔,高質量”何以實現
——基于生態系統理論視角
馮開甫 李秀蘭 (3,91)
新西蘭家長參與幼兒教育的社會支持系統構建經驗與啟示
吳 航 呂雪雯 (4,88)
美國紐約州小學全科教師資格認證探析
付艷萍 (5,90)
法國小學勞動教育及其現實啟示
邵獻平 徐婧怡 (10,89)
比較借鑒
將教育心理學理論運用于實踐中
——日本“認知咨詢”學習支援模式及其啟示
張恩銘 劉夢思 (8,84)
美國學前兒童入園準備評估:政策發展、制度框架及實施現狀
黃建輝 吳雅倩 (9,85)
美國家庭教育工作者專業能力發展微認證體系及其啟示
吳 航 郭嘯塵 (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