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慧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皮膚科,北京 100142)
失禁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健康問題,其主要是指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疾病引起的大小便失禁,若患者未能接受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及護理,則會進一步誘發失禁相關性皮炎,從而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失禁相關性皮炎臨床癥狀主要有皮膚紅斑、水泡、皮損、疼痛等,同時伴漿液性滲出,還可能會發生二重感染,多發生于會陰部皮膚、大腿內側與后部、臀部等部位。相關研究表明,在長期住院的患者中,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生率約為19%~50%,而在重癥監護室患者中,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生率約為50%[1-3]。目前護理人員普遍反饋護理工作中鑒別診斷失禁相關性皮炎、壓瘡及其他皮膚問題較難,且缺乏失禁相關性皮炎預防、管理及護理知識體系,故臨床需求難以完全滿足。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對失禁相關性皮炎的護理相關研究進展展開綜述,以期提高護理人員對失禁相關性皮炎的預防和管理能力,為臨床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實踐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有諸多國家對失禁相關性皮炎的患病率、發生率及嚴重程度等進行了調查分析,但是因選取的研究對象不同、文化與國情的差異及評估者對失禁相關性皮炎疾病認知的局限,迄今為止失禁相關性皮炎流行病學仍缺乏具有國際可比性的數據。研究表明,失禁相關性皮炎在養老院中的發生率為5.7%~22.8%,在住院患者中的發生率為23%~26%,在危重癥患者中的發生率可高達50%[4-5]。國內一項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失禁相關性皮炎在住院患者中的發生率約為4.3%~5.06%,其中重癥監護室的現患率最高,為28.6%~34.2%[6]。由于不同的調研方法、樣本量、醫療條件、防治措施等因素影響,失禁相關性皮炎在不同醫療機構、國家、人群中的現患率和發生率存在一定差異。
失禁相關性皮炎是指在多種因素影響下造成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其發生機制較復雜,目前臨床證實了患者發病與皮膚長期暴露于潮濕環境有密切關系,除此之外,在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生發展中,各類型的失禁、失禁頻率、認知功能及藥物因素均對失禁相關性皮炎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2.1 失禁類型及頻次當皮膚處于大小便同時存在的環境中時,大便中的酶可分解尿素轉化為氨,使得皮膚pH值升高,而堿性環境不僅可以增加酶活性,還會對皮膚產生刺激性損傷,酶、堿性環境可通過協同作用,使得失禁相關性皮炎病情加重,故而雙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風險相較于單純尿/糞失禁更高。相關研究表明,水樣便不僅pH值較高,其中的酶活性及濃度也較高,且與皮膚有較大的接觸面積,因此其極易誘發失禁相關性皮炎[7]。鄭怡群等[8]通過了解重癥監護室患者失禁相關性皮炎現況及危險因素,得出大便失禁、水樣便、失禁持續6個月以上、頻繁失禁(>6次/d)是影響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獨立風險因素,臨床應據此采取針對性的預防護理措施。
2.2 基礎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基礎代謝障礙、免疫功能低下是臨床常見的基礎疾病。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機體長期高血糖狀態可使皮膚感染、損傷的可能性增加,并導致傷口愈合較慢,故而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率較高;當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時,其皮膚健康狀況差,從而易誘發失禁相關性皮炎;對于腫瘤患者,其本身的機體健康狀態較低,也易導致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9]。劉萬芳等[10]通過深入分析影響老年患者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危險因素及嚴重程度,發現大便失禁、腹瀉、糖尿病、潮濕頻次是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顯著影響因素,因此,臨床可對此類患者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干預,以降低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率,為臨床相關護理工作及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2.3 認知及活動狀況相關研究表明,認知障礙者由于感知覺下降、活動受限、個人衛生無法自理等,不僅可導致局部組織受壓,使得血液循環發生阻礙,還會使皮膚易暴露于潮濕環境中,進而易發生皮膚損傷,故其對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生有直接影響[11]。張宇等[12]通過深入分析影響重癥監護室患者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危險因素,得出大便性狀、意識障礙與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生有密切關系,糞便中的蛋白酶和脂肪分解酶會破壞皮膚角質層,水樣便中過量的消化酶進一步破壞了皮膚完整性。重癥監護室收治的危重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或由于治療或護理需要采取鎮靜措施,這些都使患者的認知功能減弱,意識障礙患者無法表達自身感受,皮膚問題完全靠護理人員的觀察才能發現,比清醒患者患失禁相關性皮炎的概率更大,因此,護理人員對于意識障礙患者應給予高度重視,根據患者的臨床特點,予以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進而避免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生。
2.4 營養失調營養過剩或不良均屬于營養失調。相關研究表明,對于營養不良者,其清蛋白水平較低,皮膚抵抗力較弱,且易發生水腫導致皮膚變薄,從而易使得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率提高;而營養過剩者多以肥胖特征為表現,患者出汗較多且皮膚濕度大,脂肪會增加皮膚摩擦,從而增加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風險[13-14]。孫敏[15]通過探討影響老年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危險因素,得出影響老年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危險因素有基礎疾病、血清白蛋白,合并多種慢性病的老年患者會存在多藥聯合的情況,使得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減弱,更易引發失禁相關性皮炎;血清白蛋白是維持機體營養的重要物質,當人體營養吸收不足時會導致營養不良,機體免疫功能也隨之減弱,穩態環境被破壞,腸內液體因滲透壓進入腸腔導致營養性腹瀉,增加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風險,因此臨床應注重篩選和評估高危風險人群,根據患者病情制定符合其個性化的膳食方案,減輕腸道刺激,加快胃腸道功能恢復,進而降低老年失禁相關性皮炎的患病率。
2.5 藥物相關研究表明,部分抗菌藥物的應用可導致患者發生抗菌藥物相關性腹瀉,易損傷肛周皮膚,進而易誘發失禁相關性皮炎;濫用抗菌藥可使得機體菌群失調,增加細菌定植,從而易提高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率[16]。尚燕春等[17]通過了解內科重癥監護病房大便失禁患者發生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現狀及相關影響因素,發現大便次數多、高齡、抗生素使用天數是影響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危險因素,老年患者皮膚由于pH值升高、角質層修復能力下降、角質層含水量下降及經皮水分丟失量減少等,使其皮膚屏障功能下降;抗生素使用時間長是引起相關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增加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生率,因此,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綜合考慮患者的生理特點,實施標準化皮膚管理方案,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時間,進而減少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生。
以上因素均為誘發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的危險因素,因此在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中,護理人員應當根據上述危險因素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進行預防及護理,從而改善患者預后。
3.1 風險評估,預防為主在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之前,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是現階段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任務,有利于對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針對性干預手段,對于失禁相關性皮炎的臨床護理原則是防勝于治。首先,減少排泄物持續接觸皮膚,降低刺激,以從根本上預防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其次,護理人員對失禁患者進行早期發現、識別、評估潛在風險,并使參與護理的人員重視,隨時動態觀察患者發生失禁相關性皮炎的危險程度,并據此及時有效調整護理方案;此外,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失禁相關性皮炎相關知識培訓,提高疾病認知,同時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正確指導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從而減少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18]。
3.2 加強皮膚清潔對于失禁患者需加強觀察巡視,以便及時發現、清除排泄物,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在清潔過程中,需避免使用堿性清潔用品,如沐浴露、皂液等,可使用溫水,清潔操作如下:首先,使用溫水徹底清洗患者臀部、會陰部等,保持局部清潔、干燥,減少重復擦拭,避免機械性損傷,清潔后可適量涂抹滋潤霜,以有助于增強皮膚自護功能,于臀下放置尿墊,定時更換,患者的床單被褥須定期更換、清洗,以保證床被清潔、干燥,同時定時為患者翻身,1次/2 h。
3.3 應用輔助器具臨床上對失禁患者使用的輔助器具有一次性尿墊、一次性造口袋、引流裝置等,其中一次性尿墊可以快速移除排泄物,且便于清潔,有利于縮短排泄物與皮膚接觸時間,縮小潮濕范圍;此外,臨床對單純便失禁患者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可避免糞水對皮膚的刺激,保護肛周皮膚,有利于促進皮炎及糜爛部位愈合,進而減少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減輕護理工作量,并可控制異味,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及滿意度。引流裝置作為僅次于尿墊或紙尿褲的護理措施,如留置尿管,可以避免尿液與皮膚直接接觸;對于單純尿失禁患者,可應用留置導尿的方法降低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率,但需注意的是,若使用不當,不僅會增加糞便、尿液與皮膚的接觸,還會損傷肛周皮膚,引起尿道損傷、皮膚感染等,因此,留置導尿管需要定期更換,同時需要注意預防尿路感染、尿道損傷等情況發生。
3.4 皮膚保護保護皮膚屏障功能、減少尿液和糞便對皮膚的刺激、防止皮膚pH值的改變是臨床制定、實施皮膚護理方案的關鍵。現階段,臨床實施皮膚護理的主要措施有傷口保護膜、油膏、中藥制劑等外涂藥物法。
3.4.1 傷口保護膜 傷口保護膜主要將藥物通過噴灑于皮膚表面,以形成保護膜(無色透明),其不僅會有效減少尿液、糞便對皮膚的浸漬、刺激,還可避免細菌感染,且透氣性良好。尹蓓蓮等[19]通過分析老年失禁相關性皮炎患者聯合應用造口粉、皮膚保護膜對其創面愈合時間、近期療效及滿意度的影響,得出老年失禁相關性皮炎患者聯合應用造口粉、皮膚保護膜可有效阻隔糞便與尿液對皮膚的浸漬,預防皮膚受損,同時造口粉可以活化多種巨噬細胞,發揮自體清創的功能,緩解皮膚紅腫與糜爛的問題,有效縮短創面愈合時間,提升近期療效,使得患者的滿意度更高。彭蓓等[20]通過研究應用皮膚保護膜與美諾佳治療危重癥患者失禁相關性皮炎的護理效果,發現皮膚保護膜可以保護皮膚角質層不受到刺激性液體的侵蝕,從而達到改善患部皮膚狀況的目的,而且其材質安全、無刺激、無痛感,患者易于接受,適合推廣。
3.4.2 白蛋白支持、紅外線照射 白蛋白支持護理主要是通過外源性補充白蛋白,以提高局部組織營養狀態,促進皮下組織血液循環,改善細胞再生功能,同時還可減少組織水腫,減輕炎癥反應,進而有利于預防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生。紅外線照射護理主要是通過紅外線照射,使皮下組織在溫熱效應下溫度升高,以增強細胞吞噬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消除腫脹、縮短創面愈合時間的目的,改善失禁相關性皮炎患者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蔣玲俐等[21]通過觀察失禁性皮炎患者聯合應用白蛋白外用、紅外線照射的臨床效果,發現失禁性皮炎患者聯合應用白蛋白外用、紅外線照射,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且舒適度高,痛苦小,無不良反應,外用白蛋白能增加局部組織營養供給,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細胞再生,加快創面愈合。王曉玲等[22]通過研究老年失禁相關性皮炎患者應用黃連撲粉聯合紅外線照射的臨床效果,得出失禁相關性皮炎患者應用紅外線照射,臨床療效顯著,紅外線治療使局部皮膚干爽,保持正常pH值,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同時,紅外線對人體皮膚和皮下組織有較強的穿透力,能夠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增加藥物與介質的相互作用,提高藥效,該方法用藥方式簡單,易操作,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率。
3.4.3 油膏 臨床常用的皮膚保護劑油膏有復合氧化鋅軟膏、賽膚潤等,其具有保護皮膚的作用,有利于預防和護理失禁相關性皮炎。楊婷等[23]通過研究復合氧化鋅軟膏對失禁患者的護理效果,發現失禁患者應用復合氧化鋅軟膏,可有利于保持皮膚完整,減少失禁相關性皮炎不良反應發生,安全性良好。氧化鋅軟膏作為皮膚保護劑,能在大便后起到一定的隔離作用,外涂后可中和消化液中的堿性成分,且具有收斂和抗菌作用,既可以滋潤、保護皮膚,還能起到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程靜娟等[24]通過研究重癥監護室患者應用干洗潔膚液、賽膚潤對其失禁性皮炎的預防效果,得出重癥監護室患者聯合應用干洗潔膚液、賽膚潤,可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壓力性損傷等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舒適度,使用的潔膚液呈弱酸性,有利于維持皮膚正常pH值,其成分中含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容易清除糞便等污物,改善會陰皮膚的清潔度,且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較高。黃貝瑛等[25]通過觀察老年失禁相關性皮炎患者應用賽膚潤對其護理質量的影響,得出賽膚潤皮膚護理應用于老年失禁相關性皮炎,可有效縮短患者皮膚愈合時間,護理效果較好。賽潤膚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能減少尿液與糞便對皮膚的刺激,同時限制表皮水分的流失,防止皮膚干燥,繼而減少皮膚感染的發生。
3.4.4 中藥制劑 在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中,常用的中藥制劑有紫草油、甘草油、黃連素油、復方黃柏液等,王會嶺[26]通過研究鹽酸黃連素油對失禁相關性皮炎的預防與治療效果,證實鹽酸黃連素油治療失禁相關性皮炎臨床療效顯著,能夠降低失禁相關性皮炎嚴重程度,鹽酸黃連素油的主要成分為鹽酸黃連素和芝麻油,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潤膚防裂的效果,其屬于油劑類藥物,可以形成皮膚保護膜,隔離刺激源。侯杰[27]通過研究重癥監護室患者聯合應用三黃洗劑、結構化皮膚護理對失禁性皮炎的預防效果,得出重癥監護室患者聯合應用三黃洗劑、結構化皮膚護理可有效減少失禁性皮炎的發生,減輕失禁性皮炎的嚴重程度,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三黃洗劑的主要成分為黃芩、黃柏、大黃,均有抗菌消炎、收斂止癢的作用,可以抑制皮膚真菌,抗病原微生物,能夠削弱糞便等物理刺激,起到一定的屏障功能。
目前,隨著臨床對失禁相關性皮炎的流行病學特征、預防手段、調研方法等研究深入,其對失禁相關性皮炎疾病的認知隨之深入。總結出失禁相關性皮炎發患者多為老人、糞尿雙失禁者、危重者、糞失禁者等,重點預防部位有臀部、會陰部等,機體健康狀況、營養狀況、認知與活動狀況、藥物等是影響其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但現階段關于其是否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研究較少。臨床護理應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和嚴重程度判定疾病風險,選擇合理的護理方法,應用針對性預防、治療措施,緩解患者的病情,利于促進療效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由于現有的研究存在樣本量小、研究方法不同等局限,關于失禁相關性皮炎的診療指南尚不統一。因此,擴大樣本量、統一研究方法是未來臨床深入分析、標準化規范失禁相關性皮炎的新方向,而本綜述旨在總結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相關結論,以為臨床防治及護理失禁相關性皮炎提供參考,為其在未來研究中奠定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