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李 茹
(鄭州市中醫院婦科,河南 鄭州 450000)
子宮肌瘤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常見臨床表現為月經量增多和經期的延長,若子宮前壁外凸的肌瘤就可能壓迫到膀胱,造成尿頻的癥狀。子宮肌瘤剔除術是目前臨床較為常見的治療手段,雖可將病灶有效切除,但單純手術治療復發率較高,因此尋找安全有效的藥物輔助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尤為關鍵。亮丙瑞林為促性腺激素類藥物,可刺激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誘發生殖器官生成類固醇,通常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的治療,但臨床研究發現該藥物長期應用容易造成骨質丟失、陰道干燥等情況,整體療效較差[1]。曲普瑞林是一種激素抑制藥物,具有促進卵泡發育和性激素水平的作用,且其可以通過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受體結合,抑制雌激素的合成與釋放,進而對子宮肌瘤的生長發育發揮抑制作用[2]。手術會給機體造成一定創傷,需要有效的護理干預改善患者預后,需要層次護理以患者需要作為導向,盡可能滿足患者各個層次的需要,有助于術后康復[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子宮肌瘤患者應用曲普瑞林聯合需要層次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鄭州市中醫院收治的46例子宮肌瘤患者分成兩組,各2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56歲,平均(42.36±1.03)歲;肌瘤大小2~12 cm,平均(5.62±1.02) cm。觀察組患者年齡26~58歲,平均(42.15±1.23)歲;肌瘤大小2~12 cm,平均(5.57±1.22) cm。上述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納入標準:①符合《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4]中的診斷標準;②經B超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者;③子宮增大<妊娠10周,但伴有痛經、貧血、盆腔或腹腔壓迫癥狀其中之一等。排除標準:①有手術禁忌證;②有血液系統疾病;③有傳染性疾病等。研究通過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手術、治療與護理方法
1.2.1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全身麻醉之后取膀胱截石位,于肚臍孔上方作一1 cm切口,作為觀察孔,置入腹腔鏡并建立氣腹,壓力設置為13 mmHg(1 mmHg=0.133 kPa),經腹腔鏡明確子宮肌瘤位置、形態、四周組織分布、子宮內是否存在粘連等情況后,于腹部右側髂前距離上棘2 cm處作一2 cm切口,作為操作孔,于肚臍孔左下方作一1 cm長度副操作孔,在子宮肌瘤內部注入6 U垂體后葉注射液(成都市海通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2068,規格:1 mL∶6 U)和10 mL生理鹽水,再注入20 U縮宮素注射液(北京賽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364,規格:1 mL∶5 U)和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待組織變白后,沿肌瘤突出部位切開肌瘤包膜,剝離子宮肌瘤之后沖洗盆腔,進行單極電凝止血,釋放腹壓,撤出器械后再進行縫合。
1.2.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后應用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52,規格:3.75 mg/支),在月經周期的第1~5天皮下注射,3.75 mg/次,每28 d注射1次。觀察組患者術后給予醋酸曲普瑞林注射液(海南雙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3597,規格:1 mL∶0.1 mg)3.75 mg肌肉注射,在月經周期的第1~5天注射,3.75 mg/次,每28 d注射1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個月。
1.2.3 護理方法 兩組均于治療期間進行需要層次護理干預,具體措施:①生理需求:滿足患者日常生理需求,并于術后6 h協助患者翻身,指導患者進行早期足背拉伸訓練,合理使用鎮痛藥物減輕患者術后軀體疼痛情況。②保證患者圍術期用藥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指導患者傷口處理方法。③指導患者飲食搭配,以軟性、清淡的半流質食物為主,后期逐漸進食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④為患者講解自我護理的重要性。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月經恢復正常記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月經基本恢復正常記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甚至出現加重趨勢,月經未恢復正常記為無效[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性激素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3000 r/min,10 min)取血清,使用放射免疫法檢測患者血清黃體生成素(LH)、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③疾病相關因子。血樣采集及血清分離方法同②,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水平。④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兩組治療期間惡心嘔吐、頭暈、腹痛等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均經K-S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LH、FSH、E2、HCG水平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LH:黃體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E2:雌二醇;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組別例數LH(U/L)FSH(U/L)E2(pmol/L)HCG(mmol/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2313.08±3.148.23±1.02*16.34±2.158.56±2.13*342.46±20.36192.63±20.13*6.38±1.024.26±0.56*觀察組2313.45±3.056.34±1.14*16.28±2.165.32±2.05*341.05±20.16125.63±20.45*6.27±1.121.39±0.23*t值0.4055.9250.0945.2560.23611.1980.34822.736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3 兩組患者疾病相關因子水平比較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GF-β1、VEGF、IGF-1水平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疾病相關因子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疾病相關因子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TGF-β1:轉化生長因子-β1;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組別例數TGF-β1(μg/L)VEGF(ng/mL)IGF-1(ng/m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2389.64±6.3260.32±5.04*2.06±0.231.32±0.36*175.62±14.3585.62±10.02*觀察組2390.02±6.3030.23±5.62*2.14±0.220.67±0.21*176.20±14.2042.62±11.23*t值0.20419.1161.2057.4800.13813.702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子宮肌瘤常發生于年紀偏大的女性,與飲食結構不合理、精神壓力過大、年齡增長、婦科疾病等因素密切相關,嚴重影響女性健康。手術切除子宮肌瘤后,為預防復發需使用藥物進行輔助治療,亮丙瑞林是子宮肌瘤治療的常用藥物,能夠有效刺激促性腺激素合成分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該藥物容易減少卵巢激素的分泌,出現低雌激素癥狀,易發生陰道干燥、骨質丟失等情況。
相關研究表明,激素水平的高低與子宮肌瘤的生長密切相關[5],LH與FSH均為促性腺激素,具有促進機體排卵、加快卵泡成熟的作用;E2主要由卵巢、黃體及胎盤分泌,可以維持女性正常的生理功能;HCG可以促進黃體的發育,在腫瘤疾病中呈現較高水平,可作為臨床診斷的檢測指標。曲普瑞林具備有效調節患者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的多重效用,能夠促進細胞因子表達,對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具有特異性抑制作用,可快速縮小瘤體,改善臨床癥狀;同時曲普瑞林是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釋放的類似物,相較于亮丙瑞林的作用時間和血漿半衰期均更長,能夠快速降調節雌激素水平。此外,曲普瑞林在調節機體性激素水平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通過對垂體的調節作用實現對血清促卵泡激素合成的抑制,改善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進而抑制腫瘤的生長發育,保證治療效果[6]。需求層次護理更加注重了解患者的需要,并根據患者不同需要提供對應的護理措施及指導,滿足患者差異性需求,促進護患交流互動,更容易獲得患者的配合,促進患者術后早期恢復,有利于整體療效的提升。需求層次護理以患者為中心,護理人員主動關心患者,有助于建立術后康復與生活的信念,提高患者的術后幸福感[7]。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更高,血清LH、FSH、E2、HCG水平及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表明曲普瑞林聯合層次護理可以調節子宮肌瘤患者的激素水平,療效顯著,且安全性更高。
TGF-β1能夠促進細胞外基質形成;VEGF能夠促進新生血管形成,對異常增殖組織的血供具有重要意義;IGF-1參與機體新陳代謝,能夠促進細胞有絲分裂,刺激子宮肌瘤細胞增殖,加速肌瘤細胞分化,三者表達升高均與腫瘤的生長具有顯著關聯[8]。相比于亮丙瑞林,曲普瑞林的使用能夠改善機體性激素的合成分泌,對導致子宮肌瘤發生的相關細胞因子進行調控,可以降低機體VEGF水平,抑制肌瘤新血管形成,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分化,有效調節機體內源性雌激素水平[9]。需求層次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依據患者術后的基本需求促進患者康復進程[10]。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TGF-β1、VEGF、IGF-1水平更低,表明曲普瑞林聯合層次護理可以調節子宮肌瘤患者的因子水平,對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曲普瑞林聯合需要層次護理可以調節子宮肌瘤患者的激素水平與子宮肌瘤的因子水平,療效顯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