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多項利好因素拉動下,商用車市場銷量呈爆發式增長,全年銷量超過500萬輛,增量超過80萬輛。2021年,國六標準實施,受國五車型性價比、使用經濟性更突出等影響,加之需求提前透支,疊加下半年經濟增速放緩,物流行業車輛飽和,新車需求低于預期,商用車銷量開始下滑。2022年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18.5萬輛和330萬輛,同比下降30%。目前商用車產銷低位運行態勢仍未明顯改善。
現階段商用車市場處在多重因素疊加期,商用車轉型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如何突破現狀,把握發展方向,開創未來是值得思考和探討的。
交通運輸領域是低碳發展的第三大領域。數據顯示,商用車的碳排放占據全部車輛碳排放的比例接近65%,節能減排責任重大。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688萬輛,迎來爆發性增長。其中新能源商用車銷量為33.8萬輛,同比增長78.9%,但滲透率遠低于乘用車?!笆奈濉逼陂g新能源商用車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在城市物流、環衛以及港口、碼頭、礦區、短途運輸等特定場景新能源商用車將快速推廣應用。油耗法規加嚴,混合動力是商用車油耗達標的技術解決方案之一;燃料電池城市示范運營的推進,將支撐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構建完整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開展,也將推動換電技術的研發,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形成充換電互補良性發展生態。未來,新能源商用車的能源類型也將由單一的純電主導,逐步向“多能源”并駕齊驅轉變。
智能網聯化正引發全球汽車產業的新一輪角逐,各國加快政策法規布局、加強關鍵技術突破,推動商用車智能駕駛的落地應用。我國在穩步推進智能網聯商用車在特定領域的商業化應用。當前,礦區、港口場景的商用車自動駕駛已初步商用落地,干線物流、物流園區、末端無人配送、高速、機場等場景的商業化也正穩步推進。伴隨高精度傳感器、車規級計算芯片、智駕算法、ADAS自動駕駛系統、高精地圖等產品不斷演進、快速迭代,2025年我國部分智能網聯商用車市場占有率有望達到20%。智能網聯技術賦能商用車完成新的進化,在安全、高效、節能、舒適和經濟性等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2022年是商用車出口市場強勢增長的一年。我國商用車產業已經擁有優異的技術、豐富的產品和穩定的供應鏈,以及一定的新能源先發優勢,出口的產品在品質和性能方面能滿足大部分出口市場要求。但是,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和區域局勢動蕩,出口業務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逆全球化下整車出口技術、貿易壁壘有抬高趨勢。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暴跌、國際航運價格波動,以及碳排放、環保、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的實施,都將給我國商用車出口帶來挑戰。未來,我國要加強商用車產業國際化布局。不斷創新營銷方式,采用本地化策略。努力開拓高端市場,提升中國品牌知名度。在追求出口數量的同時,更要重視出口的質量,加強國際化體系建設,努力打造出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國際化商用車企業和產品。
中國的專用汽車行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行業,其規模覆蓋了眾多領域,包括建筑工地、軍事、礦山、農業、物流和環保等行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專用車行業也迎來了高速發展,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產品品類將進一步豐富。未來,在市場競爭加劇的形勢下,專用汽車企業在經營、管理、技術升級和服務能力等方面都將迎來全新的挑戰。如何提升關鍵自主研發能力,深化各行業技術融合,不斷健全和完善全產業鏈的服務能力是專用車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在新發展格局下,商用車產業要找準方向,謀定目標,堅定信心。2023年3月28-29日,2023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將于十堰召開,論壇恰逢其時,行業內外專家共聚一堂,為共同推進商用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助力中國汽車產業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