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幾十年來,小提琴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發展,中國小提琴尤其是新疆風格的小提琴作品數量也有增加,作曲家們采用新疆民間音樂的音調,運用一些西方作曲技法,創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新疆風格小提琴作品。本文通過幾首新疆風格小提琴作品中的分析,詮釋新疆音樂元素在中國小提琴作品中的運用,希望對人們理解、演奏這類型作品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新疆音樂元素;小提琴;音樂作品;運用
【中圖分類號】J6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2—106—03
新疆地區自古就被譽為“歌舞之鄉”。新疆人民能歌善舞,創作了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音樂、舞蹈作品。新疆音樂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總體特點是旋律優美動聽,節奏熱烈活潑,結構較為規整對稱。小提琴傳入我國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我國作曲家們意識到,中國小提琴要想在世界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必須充分汲取民族音樂的營養,形成自己的特色。于是,我國各民族音樂元素被融入小提琴作品創作中,其中新疆風格的小提琴作品數量多、水平高,是中國特色小提琴作品的姣姣者。在中國音協小提琴等級考試中,《新疆之春》《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分別被選為第六、八、十級考試作品。這些作品汲取民族音樂的精華,同時大膽探索了小提琴如何反映新疆音樂元素特征,把民間音樂與專業作曲技巧較為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一、民歌的運用
(一)原民歌的直接引用
有的作品直接應用民族樂曲的主旋律。作曲家雷振邦先生創作的小提琴作品《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以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族民間歌曲《古力碧塔》的主題旋律為基礎,吸收了大量新疆民間音樂素材,構成該樂曲的主要特色。通過譜例對比,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主題(見譜例2)基本引用了《古力碧塔》的旋律(見譜例1)。
(二)民歌片段的引用
有的作品則是間接應用民族音樂的旋律創作而成。小提琴作品《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吸收吐爾遜卡的爾所作的歌曲《美麗的塔什庫爾干》和劉副榮改編的笛子獨奏曲《帕米爾的春天》的旋律,并應用了新疆塔吉克族的音樂素材改編而成的。①
樂曲熱情洋溢、生機蓬勃,旋律悅耳動聽,為欣賞者呈現出遼闊美麗的西部草原風光和塔吉克族牧民們熱情奔放地歌唱跳舞的情景。這首作品在創作中廣泛運用了拼貼技法思維,打破了我國當時小提琴作品創作注重情景描述和歌曲風格模仿的局限,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綜觀新疆風格小提琴作品可以看出,作曲家們在創作時巧妙地運用調性、速度、節奏等音樂要素的變化,變奏、展開了新疆民歌,同時注重西方創作技法的運用,強化了新疆民歌的本土主題和音樂特色。這樣,就構成了一首首既統一又有變化,既富有深刻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又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樂曲。
二、特殊音調的吸收
(一)特殊音階
新疆風格小提琴樂曲有著豐富的特殊音階,以七聲音階居多,六聲、五聲音階的作品也有很多,還有由不同的二度構成的四音音列。四音音列有著獨特的韻味,這些“縫隙間的音”在漢族的音階體系中是沒有的。以《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為例,作品有著濃郁的塔吉克族音樂特色,出現的音階調式種類繁多。中間摻雜著許多臨時變音,不完全按照自然音階排列,使得曲子豐富地變幻著,充滿異域風情。
最有特點的是升Ⅲ級音七聲調式。塔吉克民族音樂在音樂體系的劃分上,主要采用波斯—阿拉伯音樂體系。該體系將一個全音分為四個等分,二度音程就包括了大二度(4/4全音)、中二度(4/3全音)、小二度(4/2全音)、增二度(4/6全音)。②新疆其他一些民族的傳統音樂都不同程度地具有這樣的音律特征。這個曲子的基本音階是34#5671#23,升Ⅲ級音不單是調式中的穩定音,也是體現新疆風格的特殊音。音階中含有各種二度關系,其中增二度和中二度在演奏時要把握其音準。
(二)增二度音程
(三)裝飾音的運用
新疆風格小提琴作品中也出現了倚音、滑音、顫音等大量的裝飾音,使得樂曲別具一格,色彩鮮明,改變了原有的律動規律,很容易讓欣賞者切實感受到新疆民族音樂因素。
(1)《新疆之春》一開頭(見譜例4)就出現了幾個前倚音,為欣賞者渲染了主題生動活躍的情緒,像是滿懷希望地為人們拉開了春天的序幕。
(2)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片段中(見譜例5),裝飾音給這首樂曲增添了不少魅力。樂曲一開始就運用了兩個重音渲染其震撼力,緊接著復倚音mi、re、#do回到re,力度相對溫柔,在震撼中又夾雜著深情。
(3)在《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中出現顫音,顫音豐富了作品的表現力,譜例6中顫音mi既處于附點八分音符,又處于強拍,突出了新疆風格,具有抒情性、歌唱性。
(4)滑音給人一種抒情委婉的感受。在中國和西方小提琴作品中,演奏方法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國作品中,滑音是被強調的,譜例7中mi下滑演奏到re,使得旋律更加婉轉優美。
三、多變復雜的節奏節拍
(一)抒情的散板
新疆音樂自由的散板洋溢著悠揚遼闊的草原氣息,其節奏由于沒有什么規律可循,因而演奏起來相對自由。新疆民歌的旋律美妙動聽,以《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的這段為例(見譜例8),自由的散板有其內在的律動,并不是散漫、無規律,講究的是氣勢連順和前后呼應,追求更深層次的結構均衡,為聽眾展開了一幅灑滿陽光的金色牧場的壯美景象。
(二)多變的節拍
新疆風格小提琴作品的速度總是多變的,這也體現新疆人民能歌善舞的特點。在節拍方面,除了規整性的節拍,7/8、5/8被廣泛使用,這些復合型節拍,既能突出民族特色,又很好地將音樂往前推進。這兩種節拍其實是由3/8、4/8或3/8、2/8構成的,這使得每個小節都有了兩個重音,更增加了律動性,因為后者出現重音頻率較前者快,因此常用在情緒較熱烈的音樂中。比如在對《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熱烈歡舞”部分(見譜例9)進行演奏,樂曲中節拍的頻繁變換對于演奏者來說是一個考驗,需要演奏者有較好的節奏感,能夠抓住塔吉克民族音樂特有的節奏與風韻。
(三)切分節奏
說到具有新疆民族風格的節奏類型,不得不說到切分節奏。在聆聽新疆民族音樂時,我們總能感受到一種風情婀娜、自由輕快的韻味,其中切分節奏和附點節奏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片段中(見譜例10),連續的切分節奏與和弦,抑揚頓挫,讓人感受到了其對音樂發展的強烈推動。
四、小提琴對新疆地方性樂器音響的模仿
新疆民族樂器品種眾多,有彈撥爾、熱瓦甫、都塔爾、艾捷克、薩它爾、卡龍琴、新疆木嗩吶、達卜等,③這些樂器特殊的音色與音域,為作曲家們的創作提供了各式各樣的靈感。為了盡可能體現新疆風格小提琴的特色,作曲家們對這些民族樂器的發聲原理以及演奏技法進行專注探究,為小提琴作品尋找獨具新疆特色的音響形態。
(一)對彈撥樂器的模仿
冬不拉是新疆地區重要的彈撥樂器,常用于彈唱伴奏,音色柔美,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弦。《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中就有一段(見譜例11)小提琴撥奏模仿冬不拉的手法。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小提琴協奏曲中,也有模仿冬不拉的片段,都顯著增添了樂曲別具一格的新疆味道。
(二)對打擊樂器的模仿
《新疆之春》的第二段中借鑒了手鼓的伴奏節奏,清新歡快,突出了新疆少數民族的特色。新疆手鼓,又稱達卜,音色豐富,可以起到渲染各種不同樂曲情節氣氛的作用。吸收手鼓演奏技巧之后,《新疆之春》把春天生氣蓬勃、人們載歌載舞的歡樂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充分展現了新疆美麗富饒的風情。
五、結語
小提琴傳入我國之后,藝術家們一直重視其民族化方向的探索。小提琴樂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新疆之春》,都是改編曲目中的典范,不僅融合了新疆地區特有的少數民族風格,還在樂曲中充分運用了快弓、跳音、雙音、高音區演奏、撥弦、泛音等手法來表現了新疆地區的民族特點,描繪了一幕幕新疆人民載歌載舞、積極活躍的生活場景,為音樂創作者在創作風格、表演技巧上走上民族化的提供了有益參考。
作曲家們創作這些作品,在西方音樂演奏技巧與音樂民族特色相融合中,進行了大膽的探究與創新,既吸收民族音樂的精粹,又較好地體現小提琴這件樂器本身的特點。研究這些作品,不但能夠增進對新疆音樂的認識,也有助于對整個中國音樂創作的領會。
注釋:
①見百度百科“美麗的塔什庫爾干”詞條.
②畢秋娟.帕米爾的雄鷹——小提琴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演奏分析[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7(2).
③見百度百科“新疆民族樂器”詞條.
參考文獻:
[1]畢秋娟.帕米爾的雄鷹——小提琴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演奏分析[J].貴州大學學報,2007(2).
[2]司徒華城.小提琴獨奏曲《新疆之春》[J].人民音樂,1959(6).
[3]趙鵬程.小提琴獨奏曲《新疆之春》的藝術闡釋[J].大眾文藝,2009(15).
作者簡介:王思捷(1994-),女,福建福州人,本科,福州市閩都文化藝術中心,四級演奏員,研究方向為小提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