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流英
【教學目標】
1.品讀語言文字,感受草地變色的原因,領悟通過細致觀察來描寫事物變化的真諦;
2.通過小組合作觀察交流,分享含羞草變化的過程,進一步體會觀察的重要性;
3.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培養寫觀察日記的習慣。
【教學過程】
板塊一:課前游戲
師:看,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份禮物!(出示禮盒)誰來猜猜里面是什么?并說明理由。
(學生觀察、猜測盒子中的禮物。)
生:我猜里面可能是一本書。
生:我猜可能是吃的。
……
師:那怎樣才能得到這個禮物?
生:上課認真聽,積極發言。
生: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
師:我把禮物收在這兒,看一看結束的時候誰能從老師這兒拿走這個禮物,好不好?
(設計意圖:課前與學生玩“猜禮物”的游戲,拉近了師生距離,營造了積極的課堂氛圍。)
板塊二:課文學習
走進課文第三自然段,體會作者能發現草地變化的原因。
師:同學們,還記得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蘇聯作家普里什文的一篇課文。
生:《金色的草地》。
師:對,在這片金色的草地里,作者不僅享受了童年的快樂,還有重要的發現。他到底發現了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仔細閱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并記錄下你的發現。
(學生自學、交流。)
師:作者發現了什么?
生:蒲公英的形狀發生了變化。
師:作者是怎樣把它的變化寫出來的?
生:早上的時候花瓣是合上的;中午它張開了;到了晚上,它又合上了。
師:他發現了時間的變化是什么?
生:早上、中午、晚上。
師:在一天內不同的時間段,蒲公英的形狀有變化。下面我們一起去看蒲公英的變化。
(師生朗讀。)
師:讀著讀著,老師也有一點發現。不僅蒲公英的形狀變了,還有什么變化?
生:草地的顏色。
生:蒲公英張開的時候,草地是金色的;蒲公英合上的時候,草地是綠色的。
師:瞧瞧,就是這么一次釣魚,這么一次無意的發現,竟然有這么大的收獲!蒲公英這樣的合、張、合的變化,還真的少有人能發現。作者怎么就能發現呢?他有什么妙招呢?
生:發現顏色變化的時候他去仔細觀察了。
師:哦,原來,我們要想發現事物的變化,就得細心地去——
生:觀察。
(設計意圖:本文重在引導學生品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領悟通過細致觀察來描寫事物變化的真諦。課堂上,學生通過自學、交流等形式理解蒲公英形狀和顏色的變化過程。)
師:通過細心的觀察,身邊的事物原來這么神奇,怪不得作者發出這樣的贊嘆——
(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板塊三:寫法遷移
師:那想想看,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觀察過其他事物?
生:我觀察過小螞蟻搬家。
生:只要快下雨的時候,就會搬家的。
……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含羞草。誰對它有了解?
生:我觀察過含羞草,就是只要你碰到它,它就會縮起來。
生:我發現,含羞草在下雨之前會合攏,等太陽出來的時候它又張開了。
生:含羞草早上是張開的,晚上是合攏的,就像蒲公英的花一樣。
師:哦,就像蒲公英的花一樣,也會“睡覺”,也會“起床”。那你們有沒有像作者一樣觀察過含羞草在閉合前后顏色和形狀的變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明確本次觀察的要求,即仔細觀察含羞草在閉合前后顏色和形狀的變化。)
師: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觀察得最用心。首先來看觀察要求:小組有序組織,觀察葉子的顏色和形狀前后的變化,并在組內交流。
(學生領取含羞草后,分小組觀察。)
師:誰能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發現?
生:我發現它這個葉子呢,一開始是張開的,輕輕碰了就慢慢合起來了。
生:它的莖上有小刺。
生:我們發現,只要風吹一下,含羞草的葉子也會合起來。
師:用手觸碰它一下,它會閉合;用嘴去吹,它也會閉合。不錯,方法多種多樣。那你們能不能把碰到它之前以及之后發生了什么變化,這樣有序地說一說?
生:含羞草在碰的時候,會合攏,之后就再也沒有張開。
師:你仔細觀察了,不過得等一等再觀察。這個過程是需要等待的,是不是?
生:我發現,它張開的時候是深綠色的,很像芭蕉扇;合起來的時候,是慢慢的,并成一排,是淺色的。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位同學的描述很有序,把含羞草之前的樣子以及被碰了之后顏色、形狀的變化,都描述了出來。你們有沒有學到?老師再給你們一次機會,請用文字記錄下你剛才的發現,一定要記住,要有順序地把變化過程寫下來。
(設計意圖:“說”是“寫”的基礎,從學生的交流中能捕捉到學生觀察所得,交流中的指導、評價為“寫”做好了鋪墊。)
(學生寫作、交流。)
師:下面這個環節最加分,就是當別人在讀自己作品的時候,你能認真傾聽、學習,或提出合理的建議,這樣的同學是最棒的!誰愿意第一個來分享?
(設計意圖:教師巧妙點撥,既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又強化了傾聽、評價的習慣養成。)
生:含羞草只要輕輕一碰,它就會慢慢地合攏,合起來的時候葉片像一把綠色的小刀;過了一會兒,含羞草就會慢慢張開,葉子像一把又小又綠的小芭蕉扇。
師: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她有沒有把含羞草的變化過程寫出來?
生:在含羞草張開的時候,她把顏色、形狀都寫出來了。
生:她還把它像什么寫出來了。
師:對,還寫出了自己的感受。你們看,這位同學先寫碰到含羞草以后它的顏色、形狀,還寫了過了一會兒,它又慢慢地張開了。這是不是它的變化過程?
生:是的。
師:老師在想啊,當一開始拿到這株含羞草的時候,它是閉合還是張開的?
生:張開的。
師:對啊,先寫張開,再寫它的閉合,最后再寫張開,這樣的變化過程是不是更加精彩?
生:是的。
師:相信你有這個實力。
生:今天我發現:含羞草的莖上面有些小刺,葉子像深綠的芭蕉扇;你慢慢去碰它,它也會慢慢合攏;如果猛地一碰,它就會很快合攏,也會低垂下去。
師:仔細聽,他有沒有寫出變化?誰來評價一下?
生:他寫含羞草是從根往上寫的。
師:是的,他從莖部開始寫,寫出了它的變化過程,最精彩的一句是碰了它以后,它很快合攏起來,并且還低下了頭。這是不是它變化時的樣子?這位同學也把他看到的變化過程寫出來了。如果加上變化后的顏色就更棒了。掌聲送給這位同學。
(設計意圖: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到位,點出是否寫清楚含羞草形狀和顏色的變化即可。)
板塊四:總結延伸
揭示禮物,升華主題。
師:這節課的學習讓我們知道:通過細致觀察,可以把事物變化的過程詳實地寫出來。今天課堂上大家都很棒,但我想把這個獎勵給這位女同學,因為她很勇敢,第一個分享。
(學生們鼓掌。教師拿出禮物——一個日記本。)
師:誰來猜一猜,為什么老師準備這樣一份禮物?
生:因為我們要堅持學習,而課堂中很多知識我們不可能一下子記下來……
師:你是想拿老師送你的日記本將課堂中的知識點記下來。誰能聯系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它的主題是什么?
生:記錄植物的變化過程。
師:你有點理解老師了。
生:我覺得老師想讓我們細心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事物,并將它記錄下來。
師:說到老師心里去了。同學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事物等著我們去——
生:觀察。
師:是的,因為我們的生活從來都不缺少美,希望同學們把眼睛擦亮,把耳朵叫醒,用心靈去歌唱。為自己準備一本日記本,記錄下你的點點發現。
(設計意圖:倡議學生準備日記本,記錄下點點發現,升華了本課教學的主題。)
【板書設計】
16.金色的草地
時間:早? ? ? ?中? ? ? ?晚
顏色:綠? ? ? ?金? ? ? ?綠? ? ? ?變化
形狀:合? ? ? ?張? ? ?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