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仁兵
有這么一句話: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有價值。筆者深以為然。這句話對于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第一本位。明確了教育對象,如何去做正確的事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語文教學中,“做正確的事”好比“教什么”,即我們究竟要教給學生什么,用什么教;“正確地做事”即用正確的方法做事,好比“怎么教”,通過什么樣的途徑,用什么樣的方法完成教學任務。肖川教授曾經說過:我們的教育如果只關心“怎么教”,那是沒有靈魂的教育;反之,如果只是關心“教什么”,則是沒有肉體的教育。“怎么教”是塑身之本,“教什么”則是注入靈魂,只有兩者合二為一,我們才能真正做到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正確的事。2022年4月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正式頒布,通過學習,筆者對“為誰教”“教什么”“怎么教”也略有體會。
一、“為誰教”——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新課標課程理念的第一條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面向全體學生,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建立文化自信,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
據此,語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心中要有學生,要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的發展而教,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通過檢索,筆者發現新課標的學段要求里,第一、二、三學段中僅“自己”一詞就出現25次之多。如第一學段“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他人介紹讀過的書”“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第二學段“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主動和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第三學段“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影視作品中的故事和形象,通過調查訪問、討論演講等方式,開展專題探究活動,學習辨別是非、善惡、美丑”等。
新課標立足學生實際,無論是學段要求的設定,還是課程內容的編排都是根據每學段學生實際特點合理安排,并呈螺旋上升的狀態。如“關注不同學習任務群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同一學習任務群在不同學段的連續性和差異性”“關注不同地區學校和學生的差異,合理安排學習內容,把握學習難度,組織學習活動”“注意幼小銜接,減緩坡度,降低難度,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等,這些要求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面向全體學生。
“為誰教”應成為我們每位一線語文教師首要關注的問題。教師心中有學生,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學習成長的沃土,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真正做到學科育人。
二、“教什么”——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
新課標最大的變化就是增加了“課程內容”這一版塊,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的主題與題材、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都作了明確要求。新課標特別強調:“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如此安排,更加注重語文學科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按照內容共分為“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六個學習任務群。同時這六個學習任務群根據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為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和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義務教育階段的六個學習任務群與高中必修的學習任務群有一定的銜接和延展,這樣從義務教育到高中,也體現了學習的連續性。但在具體安排時根據學生所處學段的實際特點,學習任務群的安排有所側重,體現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性、活動性。
學習任務群設置讓教學內容版塊化,學習主題統整化,在注重語文與學生生活聯系的同時,也關注了聽說讀寫之間的內部聯系,讓教師更加明確了語文課程該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等。我們都知道,學科知識的分化有利于學生獲得知識,而學習任務群的設置,改變了以往課程知識的線狀排列,結構化的課程設置使語文學科課程內容綜合化、實踐化,這樣更能將知識轉化為生活智慧。
三、“怎么教”——增強情境性和實踐性
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又該“怎么教”呢?“怎么教”屬于技術范疇,這意味著課堂中的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并會學。新課標明確指出:“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教師的重要作用就是要讓“學習”在學生的身上真正發生。我們都知道,教是為了不教;教,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方法,自己能更好地學習。新課標強調:“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這就凸顯了語文課堂關鍵在于改變“教”的路徑與方法。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為本創設合理而富有趣味的學習情境,同時要注意語文學習、學生生活與學生經驗之間的聯系,要整合關鍵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語文教師應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進而建設開放的語文學習的空間,從而讓學生在多樣的學習情境和具體的實踐活動中親歷學習過程,在主動探索中收獲成功的快樂,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提升能力。
新課標的頒布將會影響今后十年乃至更久的語文課程教學。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應認真研讀新課標。這樣,我們才能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