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華 郝瑞麗 趙旌景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能力;實踐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這個注重并不是提高學生的成績,而是注重學生將英語知識如何地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中,以此來做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為了可以滿足新課改的相關要求,教師需要針對目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調整,進而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首先,語言的學習是豐富多彩的,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思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融入教學實踐中,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多維思考。對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式的追問和思考,要打開學生思路,使學生的思維更周全,縝密。但是在如今的教學旅途中可以看出,教師只是復制粘貼的,讓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并沒有讓學生意識到相應的文化,這就沒有辦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注重分數、學生注重分數、家長注重分數,這種情況下,學生只是成為了一個提高分數的機器,很難讓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去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思考。
每個學生對于英語都有著不同的看法,理解起來也是不同的,所以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通過合作學習來學好英語。換句話來講,教師要給學生安排一個合作的渠道、安排一個合作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這個平臺中學會與其他同學進行溝通和互動。不過,在此期間,需要重視的是,課堂上的教師應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也要給孩子安排一個合理的學習環境,這樣才可以讓孩子的思維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鍛煉。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spring festival”這一內容。本單元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讓學生去說一說最特殊的節日有哪些?中國的有哪些?外國的又有哪些?你喜歡什么樣的節日?哪些節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所有的學生都說出自己的想法,等到學生積極發言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出本小組學生的意見。
小學階段,學生所學的知識并不是單純地呈現出課本化,還有一些生活化。換句最簡單的話來講,學生在小學課本中所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都可以運用。尤其是英語像語文一樣,是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就需要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當學生學會與其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時,學生的思維自然而然也會得到鍛煉。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氣息,在課堂上營造出輕松的氛圍,進而學好知識。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雞蛋、牛奶、蛋糕”等一些基本的詞匯時,就可以去創建一個在生活中做蛋糕的場景。先讓學生去說一說,做蛋糕會用到什么樣的工具,或者說出現什么樣的步驟呢?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展現出相應的準備素材,然后再讓學生去回答:你最喜歡吃什么樣的蛋糕,而且要讓學生能夠在這個場景中出現對話。這樣一來,英語的學習可以融入到真實的生活中,生活中也可以體現出英語的價值。慢慢地,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在教師所設計的旅途中得到鍛煉。
小學階段的孩子年齡比較小,在課堂上很難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本身什么樣的年齡就適合做什么樣的事兒,雖然小學階段的孩子需要在此環節去做一些學習上的任務,可是這些任務對孩子來講是孩子所不喜歡的,那么教師只有去將這些內容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才可以做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此,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構建游戲,設計這一類的趣味活動,為原本枯燥的課堂增添一些活力。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游戲展開教學。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學到動物,那么教師在說出相應的動物后,就可以讓學生模仿動物的叫聲。因為是游戲就會有比賽,教師觀看哪個學生模仿的聲音最像?哪個學生模仿得最不像?會有一些相應的懲罰和獎勵制度出現,這期間就是鍛煉孩子的反應速度、應變能力。而且,在不同的游戲中,學生所掌握到的詞匯也會有所不同,爭取借助這類游戲的出現,讓學生在學習的旅途中獲得歡樂。當然,除了英語游戲外,還可以安排一些其他的課外課程,例如舉辦一個英語的演講比賽、繪制一個英語的板報等活動,都可以在英語課堂上開展。總之,最為重要的就是教師要觀看哪些內容的出現與鍛煉學生的思維有關,從而讓孩子高效率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這門學科,教師既然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基礎情況。做到設計有效的方案,慢慢地引導,讓孩子懂得參與其中,這樣孩子的思維能力才會在教師的新時代策略影響下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孫兵,劉建花.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實踐[J].名師在線,2022(32):65-67+78.
[2]陳玉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品質的實踐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2(29):183-185.
(作者單位:山西省孝義市府東街小學 宋志華 郝瑞麗 趙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