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鑫
從教多年,與一批又一批學生相知又相別,可真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這個幾十平方米的天地內外,一個個故事或濃墨重彩或云淡風輕地展開,有情有義,有喜有憂。
我與學生說名道姓
新學期開始,又有家長在報名注冊的時候,告訴我孩子的姓名改了,并把戶口本也帶來給我看。我復印了一份,交給教導處,然后在班級電子名冊上改掉學生的姓名。程序并不繁瑣,但我心里卻有種說不出的滋味。那些名字有的改得不錯,寓意深遠;有的卻改得很拗口,甚至改成了四個字,原本秀氣簡潔的名字變得十分別扭。
有的家長是因為想給孩子起個順心順意的名字,寄托無限期望與祝福,甚而不惜花重金請起名公司改名,或者借助一些相關網站;還有的家長是因為給孩子起名時沒考慮諧音等情況,孩子常因名字被同學起綽號,所以決定改名。家長的想法與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自己的孩子。
我一直想找個恰切的方式和孩子們一起好好聊聊姓名。
恰好,五年級的語文書中最后一課是綜合性學習活動《說名道姓》,于是我決定帶領學生們以“姓名”為話題展開學習研究,在講述中國人的姓名文化,鼓勵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通過對名字的理解和交流,學會辯證地看待姓名。
課前,我精心篩選了與活動內容聯系緊密、針對性強的信息,與文本資源整合,制作了圖文音像并茂的幻燈片。課始,我引領學生看名人照片,說名人姓名,耳熟能詳的名字激起學生對“說名道姓”的探究欲。接著,我出示詩歌,配樂深情朗誦: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燈,如鉆石,你的名字。
如繽紛的火花,如閃電,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燒,你的名字。
我引用了臺灣詩人紀弦的詩句,讓學生們知道每個人的名字都是特殊的,都寄予了父母家人的期望。當誦讀的情緒渲染悄然而起,便順利進入下一環節:感受自己的名字。學生閱讀《姓氏——中國姓氏地圖》等相關資料,了解自己姓氏的故事。再討論電腦課上用“百度”或“谷歌”搜索自己名字的情況,了解重名現象,提出解決建議。我又適時地開展一場選“美”大賽:
第一組:解說姓名。
在你的姓名中,一定包含著一些特別的含義。認為自己的名字稱心如意的,請將你姓名的含義用簡短的語言介紹給大家分享。
第二組:設計名片。
認為不太滿意的,我們可以試著為自己取一個新的名字,然后選用提供的名片模版來設計名片。
這樣,充分激活學生原本習以為常的姓名,使其變成生命的涌動,個性的張揚,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我又給他們補充閱讀《毛澤東說名道姓中的智慧》等故事,感受名人在說名道姓時閃耀的智慧火花。
然后,讓學生們各抒己見:取個好名字重不重要?
有人說:“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良名。”可見人們對名字的重視程度。甚至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一個好名字會給人帶來更多的機遇和運氣。
可是莎士比亞說過:“名字有什么關系?把玫瑰花叫做別的名稱,它還是照樣芳香。”所以有人則認為名字只是識別自己的符號,不需要過于重視。
請就此展開辯論。
許多學生的發言非常精彩,列舉了古今中外的例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大部分同學認為不需要過于重視名字,只有不懈的努力才會給自己帶來機遇。
最后,學生齊聲朗讀詩句,升華主題:
刻我們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樹上。
當這植物長成了參天的古木時,
啊啊,多好,多好,
我們的名字也大起來。
我激情結語:“愿我們的名字隨著我們一天天成長,也一天天大起來,亮起來!讓我們一起來大聲朗讀我們的名字!”
小學階段的學生常常是以感性的方式來學習的,是在大量接觸感性材料、投入感性的實踐活動中提高認識的。通過這節《說名道姓》的綜合實踐活動,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讓學生學會了辯證地看待姓名,擁有了“我的名字我做主”的自主意識,也實現了泰戈爾所說的“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遞生命的氣息”。
聽著學生們大聲喊著自己的名字,看著他們因自信而綻放的張張笑臉,我覺得如果把一件小事認真地做到極致,在課堂這方小小天地里就能營造出幸福的世界。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放在抽屜里的一本三國人物卡不翼而飛。兩周前,小辰在課上埋頭翻看時,被我沒收了。期末考試即將來臨,他竟還大張旗鼓地玩,真讓我氣不打一處來。面對他即將滴落的淚,我沒有把這本三國人物卡扔進垃圾桶,而是收進了抽屜。我告訴他,可以用期末成績來換。他定的上限是90分。我知道,他只要花點心思在學習上,考這分數絕對沒問題。
可是,現在的問題是:小辰語文考了91分,而我代為保管的三國人物卡卻不見了。我懷疑是不是他偷偷溜進辦公室取走了。可他拿著卷子來給我看時的興奮以及目光中那份對物歸原主的期待,又讓我不免打消了這個念頭。
該怎么辦呢?若去質問他是否偷拿了,太過武斷;若裝糊涂拖到放假,來個不了了之,則又會失信于他。想想我還給學生們讀過富蘭克林的話:“失信,你也許永遠難以挽回。”真是讓我左右為難啊!再三考慮之后,我走進了學校旁邊的小店,買了一本看起來似乎是一模一樣的三國人物卡。
放學后,把小辰找來,還給他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囑咐他盡量不要再玩了。他看看人物卡,又看看我,默不作聲地接了過去。第二天,他又來了,把人物卡輕輕放在我桌上,嘴里小聲說:“老師,這不是我那本。聽說我那本不見了,這是你用自己的錢重新買的……對不起,讓你破費了。”原來,昨天我在小店的時候,他的表哥正在那里買鋼筆,知道了這件事。哦,我并沒能做到不著痕跡啊。不過,我暗自捏了一把汗,因為在小店的貨架前,我也曾猶豫過,覺得花好幾十元買這些卡片太不值了,這可相當于我的一套《張曉風散文》哪。想到如果我當時假裝糊涂,把這事給忘了,那么我留在他心中的形象可想而知了。那我以后教育起學生來會多么蒼白無力。
我笑著拉起小辰的手,把這本三國卡放在他掌心上,能感到他的手在微微顫抖著。我告訴他,我也看了這套人物卡,三國中的許多人物我也很欣賞,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從那本子中抽出一張卡,我讀道:“趙云,智力和統帥指數為80,武力和魅力指數為90。”又抽出另外一張卡,讀道:“張飛,智力和統帥指數為80,武力指數88,魅力指數差了點,只有77。”他繃緊的小臉蛋漸漸放松了,“撲哧”一聲,忍不住笑了。
我也笑了,對他說:“卡片上的人物都是漫畫式的形象,《三國演義》這本書中對這些人物的描寫可傳神了,你有時間可以去讀讀。”他鄭重地點了點頭。
想起陶行知先生一直號召大家做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也讓學生們討論怎樣做才是真人,怎樣學做真人。還想起陶行知先生在1928年發自肺腑的教誨——“我今天要代表鄉村兒童向全國鄉村小學教師及師范生上一個總請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我再次輕輕拉起小辰的手,把抽出的卡放在他掌心上。“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請你一定要明白,老師也渴望做一個真人。”我在心里默默地對小辰說。
小辰又笑了,那微笑一如窗外午后的陽光。我相信他聽到了我的心聲,也感受到了自己手心里老師的那一份真心。我知道,在他心里我是一個守信用的老師;我也知道,以后的課堂上會多一雙亮晶晶的眼睛。
看見學生粗糲成長的弧度
我一直保留著一封信,通過這封信,我看到了一個懂事、好強又敏感的男孩,站在成長的路上,迎著風雨,勤奮努力,而心中隱藏著深深的憂傷。
收到這封信是在教師節后的一個早晨。他是個特困生,上六年級了。學校開展師生幫扶結對活動,并在教師節那天舉行了捐助儀式。分給我們辦公室的是他,長得瘦弱但成績很好,我們一起買了臺復讀機給他。當時因為能夠幫助他,我曾感受到些許的快樂,然而這封信卻讓我的心變得沉重了。
他把他心中的矛盾和痛苦寫了出來,說自己像雨后的一只小甲蟲,困在了蛛網里掙脫不出來。那次捐助活動已成了他的一種負擔。他覺得自己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了,臉上被刻下了“貧窮”二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烈的自卑。有時考試不理想時,就特別怕看到老師惋惜的目光。于是,他變得有些不合群了。看著同學們無憂無慮地玩耍,心里很酸楚,只有拼命地讀書。
他說,之所以會寫信給我,是因為我的微笑,是因為我曾經一次不露痕跡的幫助。哦,我記起來了,那是在學校的“紅領巾書市”上,我見他想買一本法布爾的《昆蟲記》,但錢不夠,只好在書攤前流連。于是,我思忖了一下,為他付了書的一半價錢,和他一起買下來。書由他保管,看完了再給我看。因此,他覺得我可以信任,當自己無法從困擾中抽身時,便想到向我傾吐。
我等自己的心平靜之后,提筆回了一封信。我想讓他知道,生活的困苦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一種促進他前進的助推力。在磨礪他的同時,使他擁有堅強的意志、戰勝困難的勇氣。
我給他講了一個帝王蛾的故事。因為我也怕我們自以為是的憐憫傷害了他。我想讓他知道,帝王蛾是怎樣沖破命運的苛刻,艱難地走出長久的孤寂,從而擁有飛翔的快樂。有人可憐帝王蛾,將繭洞剪大,它便只能拖著喪失了飛翔功能的累贅的雙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我想告訴他,沒有誰能夠施舍給帝王蛾一雙奮飛的翅膀。同樣,也沒有誰會用一雙憐恤的手給他送來廉價的資助,施舍給他一雙奮飛的翅膀。我們所做的只是一點點對他的關愛,只是在為生活加給他的“繭子”遮風擋雨,而他如果想飛翔,只有自己穿越這一段長長的痛苦。“不要讓自卑成為沾濕你翅膀的雨滴,那會讓你沉重得飛不起來。”在信的最后,我這樣寫道。
我還向他表達深深的歉意。我知道,孩子們需要愛心,更需要自尊與公平。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盡量保護他們,不讓他們受到傷害,哪怕是無意的。
有時,在放學時,我會遇到他,他沖著我微笑,眼神仍是那么清澈。
我也沖著他微笑。其實,我一直沒有說出來的是對他的感謝。我愛我的學生們,而他讓我懂得了該如何更好地愛他們。
我從他的微笑里,看到了這個男孩以及許多和他一樣孤單的孩子,在左沖右突的煩惱里,隱藏著的柔韌的光華。是這樣的溫度,讓他們于最困難的少年時光,可以如一株山野里的松樹,一直靜靜地生長,讓那稚嫩的枝條沖出藤蔓的纏繞,成為插入藍天的堅實主干。我們要看見這些少年粗糲成長的弧度,并去默默地關注,悄悄地守護。
我常常能迎接到學生們的微笑,或是在我為他們誦讀一篇美文時,或是當邀他們看剛下載的一場電影,或是當我為他們撿起掉在地上的紙筆后……“我不能從春天的財富里送你一朵花,從天邊的云彩里送你一片金影。”泰戈爾在《園丁集》寫道。我能送給學生的,便是在一個又一個平凡而普通的日子里,用關愛的目光注視他們,用明敏的心靈感受他們,用澄明的智慧引領他們……而他們,給予我最多的就是如花般綻放的笑臉。
我很喜歡唱那首《蝴蝶泉邊》:“我看到滿片花兒都開放,隱隱約約有聲歌唱,開出它最燦爛笑的模樣,要比那日光還要亮……”孩子們燦爛的微笑總是盛開在我的教育之路上,讓我心懷感動,腳步輕盈。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通州小學)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