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現在,作者所在的無棣縣第三實驗小學選取的教材是人教版英語教材,其中每一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的,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近。由于每一個主題都涉及很多詞匯,對小學生來說,如何熟練掌握這些英語詞匯是一項較大的挑戰。如何教授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理解英語詞匯,是小學英語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項目。
在正式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單元詞匯教學之前,需要學生先對思維導圖有一定了解,并能知道如何找尋關鍵詞、繪制連接線、查找詞匯之間的關系等。教師向學生傳授如何繪制思維導圖,然后學生加以練習,可以自主或者以小組為單位繪制思維導圖。下面為學生展示幾種常見的思維導圖:
以中心詞匯為核心,讓學生通過聯想引出其他的詞匯,讓這些詞匯與中心詞之間呈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以此增強學生對單元詞匯的理解與記憶。以“insect”為例,insect是昆蟲的意思,據此學生會聯想到很多小蟲子,在寫出來之后學生還會發現不同詞匯之間有一定聯系,如beetle和bee都有“bee”,butterfly和dragonfly都有“fly”……通過這種聯系,讓更多昆蟲類詞匯匯集在思維導圖中,幫助學生快速記憶詞匯。另外,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詞匯積累,自行在上面添加詞匯。
同樣以關鍵詞為例,向外擴散到節點詞匯,不同詞匯以輻射形式向外擴散。輻射圖與緊密圖有相似之處,輻射圖中的中心詞匯是字母組合ee,在此加上其他的字母變為新的詞匯,然后向外輻射,以此幫助學生快速拼寫與記憶單詞[1]。
等級圖中的中心詞匯與其他詞匯有嚴格的等級關系,每一個詞匯的位置不能隨意改動。通過等級圖的展示,讓學生更好地認知思維導圖中詞匯間的關系,加深對詞匯本意的了解。例如,關于“family”詞匯的思維導圖,一級詞匯為爺爺、奶奶;二級詞匯則是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等;三級詞匯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整幅思維導圖是依照輩分進行的分級排列,學生據此記憶會更加深刻,詞匯再現能力也會獲得提升。
圖解式導圖往往是以一張圖片為中心,二級與三級詞匯則是對此的進一步拆解與細化,以此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詞匯。例如,中心是一個雪人畫像,二級詞匯則是雪人的五官、穿戴與四肢等。學生在記憶的時候只需要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個雪人的形象,在此基礎上再展開聯想,就記住相關詞匯了。
對于小學生來說,詞匯的理解與記憶難度較大,教師要摒棄傳統詞匯教學方式,運用趣味性強的思維導圖提升詞匯教學效果。
利用有效的預習活動可幫助學生理清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為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保障。引入思維導圖進行單元詞匯教學前的預習時,可圍繞單元主題,將分散的詞匯知識整合成一個知識網,便于學生系統理解與記憶,結合不同詞匯之間的義、音、形的關系聯系詞匯,更新學生頭腦中詞匯結構。例如,進行《My family》單元教學時,由于本單元涉及新的詞匯數量較多,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家庭成員的詞匯,并能科學運用詞匯,學生要提前預習[2]。在此,教師布置的預習作業為“繪制family tree”,讓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中,通過對家庭成員的梳理,更好地理解詞匯的含義。此環節的教學過程為:
第一,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利用游戲復習本單元主要的詞匯與句型。教師呈現PPT,讓學生觀察圖片與對應的詞匯句型,并能大聲說出。教師呈現的PPT要從簡單到復雜,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升對詞匯與句型的認知。游戲過后,讓學生為本單元語篇做配音,注意情感與語調的表達。第二,Presentation。教師先展示簡單的關于family的思維導圖,讓學生觀察后依據自己的想法制作個性化思維導圖,然后讓學生扮演Mike,通過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向同學介紹家人。第三,Group work。通過玩游戲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猜一猜詞匯grandpa,grandma,如My father’s father is my( ).小組成員間互相認讀、指讀詞匯后,教師帶領其進行詞匯的拼讀,熟悉單詞的拼寫方法,之后跟讀詞匯,加強記憶。學生學習了關于grandpa,grandma詞匯后,用有關圖片完善思維導圖,并嘗試說一說。
此過程因為是借助思維導圖初步接觸單詞,所以教師要循序漸進地進行。通過課文插圖的引入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可大大降低學習難度。隨后,增加grandpa,grandma等詞匯,豐富思維導圖,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與角色扮演,進行口語練習。但是,很多時候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的時候,要求不詳細,以至于學生過多關注的是家庭成員的英語詞匯。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還是要布置明確的任務,如可以讓學生帶來自己家庭成員的照片,以此制作思維導圖。如此更具趣味性。
單元詞匯間有緊密的關系,因此,需要教師充分利用教材,幫助學生掌握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進而通過舊的知識脈絡理解新的詞匯。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探尋新舊詞匯間的聯系,降低學習難度,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3]。例如,講解home類的單元詞匯時,對于新詞匯bedroom可由bed引出,通過圖片或者視頻復習bed和room詞匯含義與發音,最后合成bedroom,繪制只有中心詞與一級標題的便捷思維導圖,以此學生就很容易理解bedroom的含義。該單元使用以舊帶新模式進行教學的過程為:
第一,Free talk。教師以著急找書為背景,詢問學生“Where’s my book?”與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其說出classroom,之后呈現以room為中心詞的思維導圖,讓學生通過已經學習過的詞匯room與新詞class,嘗試讀出新詞匯classroom。第二,New words learning。教師展示關于臥室、浴室和客廳的圖示,讓學生同桌之間以句型Where’s/Where are…?It’s/They’re…的形式進行問答,教師再逐步提出bed,live等詞匯,讓學生通過其與room的聯結,嘗試組成新的詞匯,構建思維導圖。第三,Homework。讓學生根據學習的單元詞匯,繪制思維導圖,將桌子、沙發、桌子等詞匯融入其中。
很多單元詞匯的教學都適合運用以舊帶新的形式教授。教師可將繪制完整的思維導圖作為作業,代替傳統的背誦、記憶詞匯作業,以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同時,調動學生知識儲備,使學生更有學習積極性。教師要發揮思維導圖在詞匯教學中的優勢,讓學生在思考中完善思維導圖,豐富詞匯知識網絡。
教師在為學生建立已有知識網絡的時候,可結合新的教學內容,充分擴展知識網絡。此過程不只可幫助學生聯系新舊知識,還可擴展知識點,通過頭腦風暴激發學生思維,豐富思維導圖[4]。例如,介紹外貌特征的詞匯:big,small,thin,fat,long,shot,nose,mouth,hair等,詞匯量較大,學生記憶較難,但是,可將此納入到思維導圖中,將所有詞匯直觀形象展示出來。因此,繪制的時候,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中加入更多外貌特征描寫的詞匯,如衣服顏色、身高體重等,以此讓不同詞匯建立聯系,優化學生的記憶。教學過程為:為學生展示洋娃娃圖片,讓學生在上面標注外貌特征的詞匯,如nose,mouth,ears等五官詞匯,再加上形容詞描述五官,接著依次向下,師生討論洋娃娃的服飾,進行標注,至此,整幅思維導圖基本完成。最后是學生自由討論并豐滿導圖的環節,此過程實現了學生思維的擴展。教師通過提問、引導、聯想、回答的形式,激發學生自身潛能,進一步發散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另外,在學生的聯想想象下,不斷充實詞匯量,完成詞匯的積累。除此之外,還應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學習詞根與詞綴。在單元詞匯教學中,為讓學生牢固記憶相關詞匯,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詞根與詞綴。比如“er”這個詞綴,首先為學生展示“er”結尾的幾個詞匯,比如writer,teacher等,然后引導學生對詞匯進行觀察,師生共同總結“er”的含義。在這一基礎上,為使學生系統學習該詞綴,教師可以把同一詞綴組成的詞匯集合,由此指導學生:“please try to collect the words that end with er.Then,you can try to draw a mind map.”激發學生思維主動性,拓展性繪制思維導圖,其中主要包含reader,worker,driver等相關詞匯。
第一,以同義義場設計思維導圖。有關單元詞匯中的同義詞或是近義詞講解,教師應采取圓圈圖的形式設計思維圖,讓學生在圓圈中心寫下單元核心詞匯,外圍寫下該詞的近義詞或者是同義詞。由小圓至大圓,逐漸體現各個詞匯間的關系,這種思維導圖形式,一方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靈感,另一方面構建舊知和新知的聯系。比如,在“How do you feel”中的“sad”,在圖中畫上一些和悲傷憂郁有關的表情圖片,提高思維導圖的生動性,方便學生理解與接受。
第二,以反義義場設計思維導圖。針對反義義場而言,詞匯意義是相反的。在這一義場中的單詞意義相反,并且在兩個義位間存在一些緩沖詞匯。例如大與小之存在不大不小、中等詞匯。有關此類詞匯的講解,建議教師選擇多項流程圖,集中體現相同義場中的反義詞。在“How do you feel”這一單元中,在形容詞后添加一些分支,旨在說明到某種情緒或者是身體狀態應采用的措施,既能體現重點的單元詞匯還有利于詞匯因果關系的聯系,通過創設合適的詞匯運用情境,幫助學生記憶與理解。
第三,以分類語義場設計思維導圖。有關該義場下的詞匯主要包含相同事物的各個對象。這類詞匯主要被劃分成上下義詞,具體來講,是比較一般的名稱的下義詞與上義詞。以“顏色場”為例,“color”作為一個上義詞,而下義詞為red,yellow,white等。小學英語教材的教學單元編排是以主題形式展開的,集中體現相同義場的詞匯集,建議使用氣泡圖設計思維導圖。例如,在“Ways to go to school”的單元教學中,通過氣泡圖依據“水陸空”的形式劃分各種交通工具。
思維導圖,可以由淺入深地展現學生的整個思維活動狀態,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過程的層次性;而且思維導圖還能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提高當前的英語學習能力。可是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均要避免機械化的使用,而應在是實際的教學環境中做到靈活運用。在小學英語單元詞匯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針對班級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由于已經對所學單詞形成一個相對系統的印象,因此可以讓學生獨立制作完整的思維導圖。對于班級基礎薄弱的學生,建議教師思維導圖的繪制難度降低一些,讓學生制相對簡單層次少的思維導圖,通過由簡及繁的方式逐次提升難度。
其次,分清主次,科學安排。有些學生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中,主要以圖畫為主很少寫英語單詞,這樣的思維導圖不僅喧賓奪主而且主次不分。還有一些學生利用自己設計的圖形來完成繪制,結果加大了單詞識別難度。為了避免發生上述問題,教師應該在設計、排版、書寫等環節予以指導,引導學生能夠合理安排。
綜上所述,借助對詞匯思維導圖種類的分析,課中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可創新其學習思維,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升學習積極性。另外,小學英語單元詞匯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可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并通過對思維導圖的繪制,讓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與記憶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