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天 施學東 杜華波 張鳳英 吳斌 葛宇
(1. 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 云南普洱 665099;2. 云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云南昆明 650201;3.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口實驗站 海南海口 571101)
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西番蓮屬,(Passiflora),該屬包含400余種,其中在我國作為食用的種類主要為紫果種百香果(P. edulisSims)、黃果種百香果(P. edulisSim. f.flavicarpaDeg.)、哥倫比亞熱情果(P. ligularisJuss.)、大果百香果(P. quadrangularisLinn.)、香蕉百香果(P.mollisisimaH.)和樟葉百香果(P. laurifoliaL.)等[1]。在我國,紫果種和黃果種是百香果主要栽培類型,產區主要在廣西、貴州、廣東、海南、福建、臺灣等省(區),并有較長的種植栽培歷史,形成了一定的商業規模[2]。哥倫比亞熱情果植株不耐熱,其在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區)無法正常生長結果,主要產于云南省海拔1 500 m左右的亞熱帶地區。
在3種主要百香果栽培類型中,紫果種百香果果皮呈紫紅色或深紫色,果形主要為雞蛋形或者圓形,表皮光滑,果肉呈現金黃色,甜度相對較高,果汁含量較高,香氣濃郁,植株相對既耐寒又耐熱[3]。黃果種百香果果皮呈金黃色,果形主要為雞蛋形或者圓形,表皮光滑,果肉呈現淡黃色,甜度相對較低,果汁含量相對較高,香氣較淡,植株相對不耐寒但耐熱[4]。哥倫比亞熱情果,又被稱為甜果西番蓮,果皮呈橙黃色,果形主要為橢圓形,表皮光滑,甜度相對最高,無紫果種和黃果種百香果果實的酸味,果汁含量相對較低,香味較淡,植株相對既不耐寒又不耐熱[5-6]。
目前,針對3種主要百香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自的引種、催芽、育苗繁育、栽培、加工等方面[7-14],但對于3種主要百香果果實形態及品質差異比較的研究報道很少。本研究分析比較了紫果種百香果臺農一號、黃果種百香果欽蜜9號和哥倫比亞熱情果3個百香果品種果實與種子的形態和果實品質,為百香果種質資源的評價、利用及新品種創新等提供理論依據。
供試材料為紫果種百香果臺農一號、黃果種百香果欽蜜9號和哥倫比亞熱情果,均采集于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基地。
1.2.1 指標測定3個百香果品種每種每次隨機取10個果實,用電子天平稱百香果的單果重、種子重、果皮重和千粒重;可食率=(單果重-果皮重-種子重)/單果重×100%;用數顯游標卡尺測量果實縱徑和橫徑、果皮厚度、種子的長度、寬度和厚度及種皮厚度,以縱徑和橫徑的比值表示果形指數,共重復測定3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折光儀測定;VC、還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檢測分別參照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15]、直接滴定法[15]和考馬斯亮藍法[15];總酸含量的測定參照GB 12456—2021酸堿指示劑滴定法。上述指標每次生物重復樣品為10個果實的混合樣,共重復測定3次。
1.2.2 數據處理試驗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
根據果實形態差異分析可知,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在單果質量、果皮厚和果皮重3個性狀之間差異均顯著(表1)。其中主要性狀單果質量在64.73~98.31 g,最重的是紫果種百香果品種,最輕的是哥倫比亞熱情果,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果實縱徑最大的為黃果種百香果品種,最小為哥倫比亞熱情果,哥倫比亞熱情果與其它2個主栽百香果品種存在顯著差異。果實橫徑最大的為紫果種百香果品種,最小為哥倫比亞熱情果,哥倫比亞熱情果與其它2個主栽百香果品種存在顯著差異。果形指數分析表明,從哥倫比亞熱情果到其它2個主栽百香果品種,果實形狀從橢圓形變成近圓形或圓球形。果皮厚最大的為黃果種百香果品種,最小為哥倫比亞熱情果,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果皮重性狀中最重的是黃果種百香果品種,最小為哥倫比亞熱情果,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

表1 三個主栽百香果品種果實形態分析
由表2可知,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在種子數、種子縱徑、種子厚和種皮厚4個性狀之間差異均顯著。紫果種百香果品種的種子數數值最大,哥倫比亞熱情果的種子數數值最小,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種子縱徑以哥倫比亞熱情果最大,紫果種百香果品種最小,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種子橫徑以黃果種百香果品種最大,而哥倫比亞熱情果和紫果種百香果品種相對較小。黃果種百香果品種的種子最厚,哥倫比亞熱情果的種子最薄,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種皮厚最大的為紫果種百香果品種,最小為哥倫比亞熱情果,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哥倫比亞熱情果和黃果種百香果品種的千粒重相對較重,最輕的為紫果種百香果品種。

表2 三個主栽百香果品種種子形態分析
結果表明,除還原糖外,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在其它5個性狀之間差異均顯著(表3)。可食率最高的為紫果種百香果品種,最低為黃果種百香果品種,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在可溶性固形物方面,黃果種百香果品種最高,達到41.33%;哥倫比亞熱情果最低,僅為黃果種百香果品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1/6左右。所有3個參試品種中VC含量最高者為紫果種百香果品種,哥倫比亞熱情果VC含量最低,約為紫果種百香果品種VC含量的1/4,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哥倫比亞熱情果和黃果種百香果品種的還原糖含量一致,均為8.71 g/hg FW,最少的為紫果種百香果品種。紫果種百香果品種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最高,哥倫比亞熱情果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最低,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總酸含量方面,黃果種百香果品種最高,達到37.02 g/hg FW;哥倫比亞熱情果最低,僅為5.94 g/hg FW,約為黃果種百香果品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1/7,3個主栽百香果品種之間差異均顯著。

表3 三個主栽百香果品種果實品質分析
百香果富含營養成分,是一種天然的優質熱帶亞熱帶水果[16]。紫果種和黃果種百香果在我國可食用種類中栽培面積最大[17]。哥倫比亞熱情果果實口感純甜,無紫果種和黃果種百香果果實的酸味,果肉像荔枝透明清香,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高檔水果[5-6]。哥倫比亞熱情果適宜在溫度15~18℃、年降水量600~1 000 mm、海拔900~2 700 m的涼爽的亞熱帶地區生長。哥倫比亞熱情果植株不耐熱,能經受短時間的輕霜[5],適合生長在排水良好的壤土、輕粘性土及火山土壤上,土壤pH為6.1~7.5[5],現今只在云南海拔1 500 m左右的亞熱帶地區栽培。由于果實營養價值高,但栽培面積小、產量少。因此,哥倫比亞熱情果果實在網上銷售價格較高,每斤在70~100元。
果實形狀是影響果實外觀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1]。果實性狀差異分析表明,雖然紫果種和黃果種2個主栽品種在6個果實形態性狀中有3個性狀存在顯著差異,但是相對于哥倫比亞熱情果的果實,相關數值相差不大。哥倫比亞熱情果的果實重量遠小于紫果種和黃果種2個主栽品種果實,而且果實呈現橢圓形,而紫果種和黃果種2個主栽品種果實的近圓形或圓形。從種子性狀差異分析看,哥倫比亞熱情果的種子數少于紫果種和黃果種2個主栽品種,但種子比紫果種和黃果種2個主栽品種種子大。
糖與酸的含量是果實品質的重要組成因素,決定了果實的風味[18]。果實品質分析表明,哥倫比亞熱情果的還原糖含量與黃果種品種相同,比紫果種品種高,但哥倫比亞熱情果的總酸含量遠比紫果種和黃果種2個主栽品種低,這導致哥倫比亞熱情果果實口感偏甜,而不像紫果種和黃果種2個主栽品種果實口感具有酸味。同時,哥倫比亞熱情果的可食率僅低于紫果種品種1%,但高于黃果種品種6%以上。綜合來看,紫果種和黃果種2個主栽品種適合于食品加工,哥倫比亞熱情果更適于直接食用。但是,與紫果種和黃果種2個主栽品種相比,哥倫比亞熱情果的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均較低。因此,在未來哥倫比亞熱情果選育時,應重點關注提升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溶性蛋白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