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娟
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某些老師為了節約時間而專注于知識的教學,從不或者很少進行德育滲透,有些學校德育干部總是喜歡將德育教育從學科教學中割裂出來,喜歡轟轟烈烈搞運動,這都是極其不合適的,德育教育與學科教學不應該是割裂的,而應該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英語是一門語言,囊括了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元素,英語教學是開展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教育的一種優質手段。教師根據德育內容和總體目標,將英語課程的內容連接起來,認真探索有利于學生的觀念和思想素質的內容,用與課程目標結合的相關原材料充實學生,進行適當的觀念和價值觀滲透,塑造學生的優良行為規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提高學習質量,促進學生道德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提高,從而實現智育和德育目標的共同實現。 下面談一下我的一些具體的做法:
1.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影響教學水平的關鍵因素。只有在學生希望接受教師的幫助和正確指導 的情況下,教師才能更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內心,并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加強道德教育。因此,在英語課上,教師必須首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了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提高專業素質,在學生心中樹立和藹可親的形象,從而使學生愿意積極接受教師的教導;其次,教師必須改進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及時掌握學生具體情況。
2.深挖教材德育資源
在英語課程中,作為教師必須了解教材內容的支撐功能。英語教材包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底蘊,教師必須在進行授課的同時有效開發和設計教材,并全面整合其中所包含的德育資源,以確保其內容建立更加詳盡。
3.合理設置德育環節,多樣滲透
在素質教育理念深入實施后,教師必須積極激發英語教學課堂氛圍,探索和選擇多元化的英語課堂教學主題活動,并努力解決灌輸式教學方法的弊端。首先,可以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道德教育。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在進行英語教育期間,協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協作討論、協作分析,并在協作的過程中塑造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以及綜合能力。在制定學習任務時,教師應整合課程內容,注意學習任務的關鍵和難點問題,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能力設置有目的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合理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教育水平。
4.在生活中學習并實踐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為了更好地促進德育教育的落實,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切入,結合當前高中生學習生活環境,找出學生感興趣的德育元素,并且進行深度拓展,展開相關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行動中對德育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和體會。從日常生活中獲得德育啟示,并將所學德育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將德育素養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實踐,促進學生知行合一,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行為。
5.基于課外活動,增強情感體驗
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大力開展課余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中都能有良好的感受,并加深對社會公德的理解。
英語是一門非常基礎的學科,它伴隨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同時也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所以在英語的教學工作當中滲透德育教育特別重要。在開展英語教學工作時教師必須要抓住時機,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要恰當地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讓他們從小就樹立雄心,并傳承我國傳統美德,培養自身的高尚情操。隨著時代的發展,將教學的內容進行實時更新并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是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在英語教學工作當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內容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不管是從學校,從教師還是從政府的角度分析都應該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而作為一名初中英語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及時地轉變教學的觀念,挖掘教材當中的德育因素,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