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福春
(杭州市錢江新城實驗學校,浙江 杭州 310000)
2020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指出,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時代體教融合的價值在于實現學校體育與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高質量發展,通過學習借鑒國外成功經驗,以體教結合政策為契機,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解決運動員學習和訓練矛盾。在實踐中探究體教融合“市隊聯辦”的有效模式有助于深化體教融合模式,遵循體育規律,統一思想認識,落實好“市隊聯辦”,為培養體育后備人才奠定基礎。
體教融合是新時代體育強國的重要內容,為青少年體育發展指引了發展方向。青少年是體育強國的基石,國家提出體教融合的新理念有助于促進青少年體育全面發展。體育部門、教育部門及體育特色學校應以深化體教融合政策為契機,以學校體育特色運動項目為載體,深入探索體教融合新模式。杭州市教育和體育主管部門深度合作,培育了一批重點體育項目后備人才特色學校。由學校針對自身開展某一項體育運動項目實際條件,向體育和教育主管部門提出后備人才基地申請,經實地考察和評估審核,通過后認定為該項目的“市隊聯辦”基地學校(圖1)。體教融合“市隊聯辦”既是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儲備的需要,又是學校體育五育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是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在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目標和價值上的深度融合。

圖1 體教融合“市隊聯辦”組織架構
杭州市錢江新城實驗學校是一所中學,是較早落實“一校一品”,以體育項目輪滑為特色,并形成了學校特色的品牌。學校將輪滑項目列為校本課程,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輪滑運動。學校開展輪滑運動近20年來,非常重視學校體育教育和優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工作。體教融合“市隊聯辦”讓學校的特色體育項目有了更快的發展,為其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學校根據《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體育局關于“市隊聯辦”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建設申報工作的通知》(杭教德體衛藝〔2021〕5號)文件要求,結合《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體育局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杭州市“市隊聯辦”基地學校體育后備人才選拔培養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杭教德體衛藝〔2021〕3號)精神,按照市級“市隊聯辦”(表1)布局了體育后備人才基地,該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經學校會同相關項目所在體育主管部門共同申報,屬地體育、教育主管部門初審。

表1 日常訓練時間和計劃安排
市級體育、教育主管部門復核并組織專家組進行實地評估,確定杭州市錢江新城實驗學校為“市隊聯辦”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學校需負責教學管理直至其畢業,以三年為一個周期進行評審。根據后備人才布局、訓練體系需要等,考核“市隊聯辦”學校運動員人數。確保體教融合“市隊聯辦”組織落實。
場地器材是實施體教融合“市隊聯辦”的前提。在場地硬件設施建設上,杭州市體育局和教育局,對學校反復調研,實地考察,完善設計方案。杭州市體育局投資500多萬,對學校的場地進行重新建造,新建符合國際標準的輪滑場地、健身房和運動員住宿樓,為體教融合“市隊聯辦”專業化發展提供了硬件保證,為今后承辦國內外高水平輪滑賽事提供了場地保證。
任何項目隊伍的競賽、訓練、器材都要有經費,杭州市體育局射擊射箭、輪滑運動管理中心將其納入規范化管理,并撥發專項資金保證運動員訓練和參加比賽,以及作為運動員日常學習和生活等費用。為保障“市隊聯辦”經費投入,相關部門提出了多渠道的發展路徑。建立政府支持、市場參與、多方籌措支持體教融合發展的經費投入機制。此外,還優化教育部門的投入體育經費的機制,支持“市隊聯辦”教學、訓練、競賽等工作。教練員由市體育局選派業務水平優秀的專業教練員擔任,學校負責日常的教學管理,保證了運動員學與訓的系統性。
體教融合“市隊聯辦”學與訓應協同發展。兩者只有相互融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一體化發展,才能走得更遠。學與訓的培養目標,即要兼有學與訓的雙重目標,培養復合型人才。學校安排教學管理,體育局選派優秀教練入駐學校辦公,加強兩者的合作,堅持兩者并重發展。根據學生學年比賽和訓練,合理制定教學計劃。教師注重教學策略,對“市隊聯辦”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學校在學與訓時間安排上,科學合理優化,緊密與教練員協調。每學期提前計劃日常學與訓的時間表,操作見表1。
學校對“市隊聯辦”隊伍非常重視,從黨員教師中選出輔導老師,及時幫助輔導運動員的學業。在每學期期末學業成績反饋統計中,這些隊員學業成績大多優良。輪滑隊的學生大都家境一般,他們平時吃苦耐勞,在班級里積極承擔各項任務,發揮榜樣作用。以落實體教融合為抓手,探究學與訓的新模式。“市隊聯辦”運動員文化學習和運動訓練成績應同步提高,實施學業成績和運動成績同步考核制度,探索適合學校發展的學訓模式,優化“市隊聯辦”運動員學與訓的協同發展。
體教融合“市隊聯辦”與名校結合,促進了項目的發展。良好的學習環境、優質的師資力量、規范的管理水平提高了運動員的綜合素養,對于運動員的成長有利,對運動隊的管理訓練也有促進,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家長對文化課學習的顧慮。“市隊聯辦”生源來自杭州地區,經過體育和教育主管部門對其運動能力和學習綜合素質嚴格的考核,認定“市隊聯辦”的“體訓生”不受行政區劃限制,主管部門和學校為“體訓生”創造學籍轉入、項目訓練和文化課學習的條件。在這個過程中,相關主管部門對學校進行資金、教練員等方面的扶持。經過培養,運動員可以代表杭州市參加各級賽事,爭取榮譽。體教融合“市隊聯辦”新模式保證了學生的利益,學生能夠接受優質的教育,通過體育特長進入重點高中和重點大學,這讓更多的家長看到了前景,支持學生投身到“市隊聯辦”運動項目中,為杭州市體育后備人才輸送提供了保證。
體教融合“市隊聯辦”在自身的發展思路上不斷開拓創新,充分利用學校的場地設施和師資力量,整合優勢資源,相互協作,積極開展“市隊聯辦”延伸發展(圖2)。學校開設的輪滑校本課程和滑冰拓展課程,深受學生喜愛,形成了濃濃的體育文化氛圍。

圖2 體教融合“市隊聯辦”發展導圖
通過“輪轉冰”打通輪滑和滑冰兩個項目之間的通道,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冰雪運動中,讓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發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體育后備人才。多年來,學校堅持以體教融合“市隊聯辦”為基礎,積極探索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特色項目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學校“市隊聯辦”開展的輪滑和滑冰運動,在國內外比賽中取得佳績,對創建學校體育特色項目,樹立品牌起到積極作用。
學校的校本課程和輪滑訓練在專業的教練員指導下得到快速提升。南京青奧會上,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巴赫先生親自體驗了輪滑項目,并且聽取了我校輪滑項目開展的調研報告,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學校先后授予全國輪滑先進單位、中國輪滑杭州國家訓練基地、浙江省短道速滑隊、省(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區體育特色學校,并向國家隊輸送多名運動員,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各類比賽獎牌數百枚(表2)。

表2 2016—2023年“市隊聯辦”三年一周(3個周期)參加國內外比賽獲獎情況
運動員積極參加國內外各項比賽,“市隊聯辦”培養出國際級運動健將2人、國家級健將8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5人、國家二級運動員20余人。為國家輸送了多名優秀運動員。
深化體教融合、關注青少年健康和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是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市隊聯辦”模式依托學校教育資源,探索體教融合的多元化培養途徑,構建新型學訓體系。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緊扣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需求,以體教融合政策為契機,加強學與訓的協調發展。通過“輪轉冰”跨項訓練,深入探索體教融合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