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雨


摘 要: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博物館作為各地重要的宣傳和展示窗口,將歷史文化呈現給參觀者,其中博物館文創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插畫,作為視覺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已廣泛滲透于廣告、包裝等多個領域,在文創設計中也有較重要的體現。聚焦湖北省博物館的文創插畫,通過對博物館文創與插畫的分析,探討湖北省博物館文創插畫的價值與困境,并結合實踐案例,尋求博物館文創與插畫的結合新路徑。
關鍵詞:湖北省博物館;文創;插畫
注:本文系2021年湖北商貿學院科研項目“插畫設計與文化創意結合的應用研究”(KY202138)研究成果。
一、博物館文創與插畫
(一)博物館文創的概念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承至今,留下了難以計數的文物瑰寶。博物館是歷史的縮影,2022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82家,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 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博物館從最初的私人“奇珍室”到今日開放性的文化“標本館”,成為保存國家與重要文化記憶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形式和社會職能不斷演變,不再僅僅作為一個展示的空間,還具備趣味性、宣傳性、互動性、商業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了文化自信。日用品、紀念物,抑或是一些縮小比例的文物,都可以成為文創產品,潛移默化地將文化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這些文創產品的價格大多在人們可接受的范圍內,參觀者在參觀完博物館后,可以通過購買將這些文創產品帶回家,或是贈送給他人,從而使更多人產生對歷史文化的親近感。
(二)博物館文創同插畫結合的價值
插畫作為視覺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涵蓋了書籍、紙媒、廣告、包裝、數字媒體多個領域。插畫在文創中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是影響消費群體購買欲的決定性因素。不難發現,我國現在的博物館文創中充斥著大量插畫運用。將插畫與博物館文創產品結合,一方面,博物館文化資源能為插畫提供良好的創作靈感與素材;另一方面,插畫優秀的視覺效果能為博物館文物提供良好的視覺效果和傳播媒介,更有效地吸引大眾,傳達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插畫在博物館文創中的運用,不僅提升了文創產品的藝術價值,還為參觀者帶來了更多趣味性的文化體驗,這種有機融合為博物館文創注入了新的創意和活力,進一步拉近了參觀者與文物之間的距離,為文創產品的傳播提供了強有力的視覺支持。
插畫獨特的吸引力是無疑的。優秀的插畫作品能夠迅速抓住人們的眼球。當插畫與博物館文創相結合時,不僅能夠使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象,激發購買欲望,提升文創產品的競爭力,還能有效傳播博物館的歷史文化信息,使文化在消費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幫助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賦予傳統文化更豐富的生命力,引發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
二、湖北省博物館文創發展現狀
(一)湖北省博物館文物現狀
近年來,國家對傳統文化及博物館文創十分重視,2021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中國特色博物館制度下,博物館文創作為全民族文化創新的重要部分,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向全球博物館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促進人類文明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湖北省博物館作為荊楚文化的精粹,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和國家一級博物館。該館始建于1953年,至今已有70年,坐落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之畔,2007年新館綜合陳列館也建成開放,是湖北省向外展示文化的重要窗口。館藏品近40萬件,文物收藏上至舊石器時代,下達當代。包括國家級文物1 005件,匯聚“十大鎮館之寶”,在區域性和全國性藏品數量上均有較大的優勢。此外,館內還擁有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藏曾侯乙編鐘入選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湖北省博物館先后舉辦曾侯乙等數十個基本陳列,以及意大利烏菲齊博物館珍品展等近200個特展,有著豐富的文物收藏和文化底蘊,成為文化傳承的亮點。
(二)湖北省博物館文創發展面臨的困境
要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僅需要通過博物館中的文物展覽,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需要通過文化創意,通過文創產品、媒體、交互讓文化遺產滲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創作為能讓文化“活起來”的重要推動力,通過將文化加工、解構之后,用更生活化、富有活力的方式展現給人民大眾,使古老的文化煥發新的活力。
湖北省博物館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對文創產品的開發也歷時已久,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面臨著多方面的困境。首先,同質化問題是其中之一。文創產品設計缺乏獨特性,很多文創產品將文物圖案進行直接印刷,或者簡單提取紋樣,缺乏設計上的創新和對文物文化的深度挖掘。這使產品缺乏特點,難以引起廣泛的關注。其次,美感不足也是較嚴峻的問題。在造型、圖案、創意、質感等方面,湖北省博物館的大多數文創產品未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影響了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購買欲。再次,一些文創產品的性價比相對較低,價格不符合消費者的期望,一些潛在受眾可能因為價格而選擇不去購買。最后,文創產品的定位問題也需要引起關注。目標受眾定位模糊,產品無法切實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導致兒童、年輕人和中老年群體都沒有購買欲望,市場靈活性不高。
(三)湖北省博物館文創發展的突破
要突破湖北省博物館文創面臨的困境,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文物文化底蘊,提升文創產品的深度與文化價值,豐富其歷史內涵,為文創產品賦能。同時加強與設計師、藝術家的合作,注重產品的創新性和獨特性,不束縛于傳統的文創作品,引入新穎的設計元素、材料或技術,打破傳統的設計思維,創造出獨特而有吸引力的文創產品。藝術方面,通過打造設計美感,使文創產品的造型更加美觀,從而提升受眾的審美體驗。同時,針對特定群體,如兒童,可以通過插畫及繪本故事的形式,寓教于樂,使文創產品更具交互性和趣味性,激發特定群體的興趣,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此外,還要綜合考慮創新性、美感、價格、定位和類型等方面的問題,推動文創產品的全面發展。確保文創產品不僅能夠具有獨特性和藝術性,還能滿足市場需求,使湖北省博物館文創產品更符合當代社會的審美和消費趨勢,從而取得更好的市場反響。
三、湖北省博物館文創發展對策
(一)了解湖北省博物館文物元素特點
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眾多,包含青銅器、漆木器、金銀器、竹木簡牘、玉器、陶瓷、書畫、古籍善本、工藝美術精品等多個類型,鎮館之寶為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尊盤、越王勾踐劍、虎座鳥架、元青花四愛圖梅瓶、云夢睡虎地秦簡等10件文物。
其中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是非常難得的以人物為主體的元代青花瓷器,十分具有參考價值。該件梅瓶具有精致的制作工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造型小口外撇,短頸豐肩,圈足平底,整體以青色為主,青花料充足。在梅瓶的頸部,紋飾以帶狀的卷草紋和錦帶紋為主;梅瓶肩部飾有鳳凰展翅、牡丹花等紋樣;梅瓶腹部為海棠形開光,開光內繪制著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林和靖愛梅鶴、周敦頤愛蓮這四個歷史文人逸事,精美生動(圖1);梅瓶的下腹部飾覆蓮紋,蓮瓣中有垂葉狀的祥云紋。整個器物制作精美,顏色純粹,帶給人們以優雅明凈的審美享受,是元代青花瓷器不可多得的珍寶。
(二)設計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文創插畫
文物是文創之本。對文物原型及特質的提取,能使文創作品更具特色。兒童是參觀博物館在重要人群組成。因此圍繞兒童群體進行文創插畫是不錯的選擇。插畫形象生動,使兒童能夠在閱讀插畫故事的過程中輕松地了解文物,培養對博物館展覽品的興趣,同時接觸和理解傳統文化。這樣的文創產品不僅為兒童提供了有趣的學習體驗,也為他們打開了文化探索的大門。
《青花藍》文創插畫(圖2)的靈感源自湖北省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旨在將傳統文化、青花瓷與現代兒童繪本的風格有機結合,為孩子們帶來有趣又具有教育意義的閱讀體驗。故事以女孩小餅干的視角展開,小餅干在湖北省博物館參觀時被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深深吸引,回到家后,小餅干又回憶起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畫面的絢爛,但又覺得單一的顏色略顯憂郁,希望為青花帶來更多的絢爛色彩。不知不覺中小餅干睡著了,夢中她來到了青花的世界,嘗試為它賦予新的色彩。然而,青花中的四位人物并不接受。在夢中,小餅干與這些歷史人物互動,她逐漸理解了青花中的藍色不是憂郁的。在夢中她體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學會尊重歷史和他人的選擇,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通過這個奇妙的夢境,小餅干不僅改變了對顏色的理解,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所在。這個故事將激發孩子們對歷史和文化的興趣。
《青花藍》文創插畫的色彩以藍色為主,它不僅是青花瓷的經典色調,還代表著寧靜、清新和美麗,這種色彩的運用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青花瓷的特點。該文創插畫的風格較為童趣,通過手繪完成,雖然色彩上主要為藍色,但在角色形象和細節上做了很多可愛和夢幻的處理,以激發孩子們對色彩的共鳴和對傳統文化的探索欲望。在畫面細節上,結合元青花四愛圖梅瓶中出現的卷草紋和錦帶紋等紋樣,并加以變化,使其符合整體插畫的風格,同時提取了其他青花瓷器中常出現的魚的造型,使其與四愛圖聯動,讓插畫故事更加豐富。在插畫內涵上,元青花四愛圖梅瓶作為元代青花中的杰出作品,以此為切入點,能夠向孩子們展示元代的文化藝術,傳播傳統文化的珍貴性和魅力,激發他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讓孩子們通過元青花四愛圖梅瓶了解和欣賞中國傳統文化。
《青花藍》文創插畫將插畫同博物館文創結合,并以繪本的形式呈現(圖3),旨在將傳統文化、青花瓷、元代歷史與兒童插畫風格相結合,激發孩子們對閱讀及傳統文化的興趣,幫助他們了解中國豐富的歷史和傳統,同時也提供一次充滿樂趣的閱讀體驗,為孩子們帶來快樂和正能量。
四、結語
博物館文創作為歷史文化的延伸,已成為展示和傳播各地區歷史文化的窗口。這種發展不僅為博物館贏得了更多的關注,而且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博物館文創的發展,不僅在推動文化傳承和宣傳上發揮了積極作用,還促進了整個文創產品開發系統的良性循環。在博物館文創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正確理解文創插畫的價值,為博物館文創插畫的未來提供發展空間,能夠使博物館中館藏文物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有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美玉,孫昕.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0(20):前插2-前插3,1-7.
[2]王巍.插畫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16):65-66.
[3]張容.插畫設計在博物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學,2022.
[4]何羽.文創對博物館文化展示與傳播作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3(3):80-83.
[5]陳凌云.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研究[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9:6.
[6]易平.文化消費語境下的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J].包裝工程,2018(8):84-88.
[7]金晨.插畫藝術在博物館文創產品中的運用[J].西部皮革,2020(16):124-125.
作者單位:
湖北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