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倩
益海嘉里(蘭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
內部控制屬于會計政策和程序,是企業為了保證日常的業務經營活動、確保資產安全性與完整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而制定并展開實施。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都要在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下開展,貫徹國家的政策,約束企業內部各項業務經濟活動和崗位發展。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內部控制也會隨之不斷完善、優化,進行必要的改革創新。內部控制是衡量企業經營水平的重要標志;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合理的制度與組織結構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改革體系下生存實現長久發展的必要條件。上市企業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以改善運營結構、實現信息化發展、增強競爭力為目標,不斷向著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前進。內部控制是衡量上市企業管理經營水平的關鍵措施,尤其是對于擬上市的企業來說,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構建良好的企業環境,從事務所獲得相對完整的內部控制鑒定報告,才能保證以較低的風險良好運行,推動企業實現既定戰略目標以及持續發展。
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通常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即宏觀和微觀。宏觀上來說,內部控制能有效保障企業合理經營,幫助企業實現既定戰略目標;從微觀來說,內部控制可以提升企業經營業務的效率,保護各項資產,確保企業財務報告可靠。具體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內部控制能助力企業實現長遠的戰略目標。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任何一個企業成立的初衷,良好的內部控制能推進企業各項業務活動平穩進行,將企業的潛在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從而促進企業財務良性發展,促使企業按照既定的戰略目標前進。而不健全的內部控制則會導致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發展變化而不斷調整戰略目標,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對企業未來發展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第二,企業的經營管理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國家頒布的有關企業內部控制相關文件首先要求在上市公司內部實施,并逐步擴大到中央及以上企業。2008年到2019年之間頒布的各項準則與實施應用都體現了國家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視。因此,企業在清楚自身的定位之后在國家相關法律文獻的規定下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才能保證企業經營業務合法,并最終實現既定的管控目標。
第三,內部控制能有效提高上市企業業務的經營效率。內部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是企業提高經營效率的保障。我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促使現代企業也在不斷朝著信息化控制的方向靠攏。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人為因素失誤,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經營業務的效率,保證企業高速、規范、穩定的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多財富,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推動企業激流勇進、勇往直前。
第四,內部控制能保障企業資產完整。對企業經營發展來說,資產完整是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和企業發展結果的直接體現。經過多次的實踐也證明了企業要想維持長久發展,就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保證企業資產完整。企業可以通過實施一系列的內部控制活動,如財產保護控制,記錄交接明細,及時清查,保證資產安全完整。同時,上市企業還可以為實物資產投保,在實物資產遭到破壞后獲得補償,從而保護實物資產,將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實現利益最大化目標。
第五,內部控制能有效保證企業財務數據信息真實。上市企業內部控制能有效防范財務報表出現錯誤,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靠。企業設置一系列的內部控制,將責權等落到實處,可以最大化確保企業人員規范,提高企業財會信息質量,保證管理人員最終接觸到的財務數據報表信息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第六,為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工作必須依靠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能有效避免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弊端,幫助企業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完備的內部控制制度,為數據的真實性提供了保障,同時也為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有效減少了資源的浪費,提高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效率,企業的管理效率也隨著內部控制的實施而有所提高,降低了企業經營的成本,為企業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
固定資產能有效地反映企業發展狀況,加強固定資產管控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實施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企業的固定資產不能隨意變動,如果任意變動,對企業發展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大部分上市企業都能夠有效管理固定資產,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投資管控,促進企業運行發展。但仍存在一些企業在固定資產投資管控時沒有做好規劃,管控環節較為薄弱,導致投資與收益不成正比,影響企業經營發展。
上市企業內部控制對人才的需求同樣十分重要,需要專業的高素質人才來實施。一方面,目前上市企業內部已有的財務人員具有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仍然有所欠缺,無法真正做到對控制工作的有效管理,導致內部監督工作難以落到實處,不能發揮其主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上市企業在用人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問題,即企業內部可能出現一人數職或者一職數人的狀況,職員不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導致存在個人權利高于企業制度的問題。另外,還有可能受到“裙帶關系”的影響,致使企業內部財務人員專業知識不夠豐富,無法及時做好內部控制相關工作,內部控制工作開展受阻,影響企業發展。
風險評估在上市企業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上市企業通過定期的風險評估,能夠有效防范企業潛在風險,幫助企業對已有或者即將出現的風險制定一套可行的解決方案,從而保證企業運行穩定。風險評估對內部控制的實施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調查中發現,國內大部分的上市企業都有著較強的風險意識,但是其中還是不乏風險意識較低的企業。風險防范意識薄弱,上市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就可能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問題,管理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的風險意識,制定一套合理完整的風險評估體系,收集大量的相關信息,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如果企業高層管理者一直缺乏風險意識,那么最終必然會導致企業內部控制難以實施,企業未來整體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上市企業同樣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為主要目的。但是從實際的上市企業發展情況來看,企業大多是單純追求獲得更高的利益而忽略了內部控制。一方面,企業內部缺少全面的控制管理規范機制,沒有相對應的獎懲措施,導致內部控制如同虛設,難以發揮實際作用。另一方面,預算審批和成本費用管理也相對較為松散,這是內部控制的關鍵部分。部分企業為了加大項目投資力度,使流動資金得到最大化利用,忽略了預算成本,導致企業在資金流轉與使用方面具有較強的隨意性,這些較為松散的管理看似能為企業帶來較大收益,但是從長遠來看并不利于促進企業發展。
構建完整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是上市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保障。缺少完善的內部監督管理制度,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就無法及時解決,大大增加了經營風險。目前,大部分上市企業缺乏對內部的有效監督管理,監督管理不夠完善,或者是設有完善的內部監督管理,但是沒有實際的控制權,主要的控制權力仍然掌握在管理層手中,有效監督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無法發揮出其真正的內部監督管理的作用。企業內部監督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實施,與企業內部參與內部控制的人員也有著較大關系,內部監督管理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缺少對正確監督管理的有效認知,這就導致監督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公平、客觀地看待問題,混淆一些問題,導致風險出現,也不能及時制定應對風險的措施,最終影響企業持續發展。
上市企業需要根據已有的內部控制制度,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此基礎上改進企業內部控制,增強內部控制的可操作性,創建更為規范、可行的內部控制管理規章制度。尤其是固定資產方面,根據目前的業務發展現狀,同時加強對相關人員的管理,保證行使此項權利的人員能夠在規定的制度內開展工作。同時,企業需健全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意識,保證各部門管理層人員以及普通員工對固定資產有正確的認識,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從而更好地規范工作,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
人才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上市企業要想維持長久發展,就需要注重專業人才引進,同時對內部人員加強培訓與管理。第一,根據企業的所處環境,結合經濟發展現狀以及發展前景較好的產業,積極引進專業人才,不斷壯大并建立內部控制管理隊伍,助力企業完善內部控制管理。第二,企業還要重視對人才的相應獎懲,實現激勵機制,完善人才薪酬福利、職位晉升等,通過對人才的專業培訓,提高人才的競爭力,讓不同的人才在競爭中獲得幸福感,從而積極主動參與到企業內控建設中,有效提高內部控制管理效率,促進企業長久發展。第三,企業要杜絕“裙帶關系”,在用人管理方面,招聘高學歷、專業知識能力較強的人才,通過嚴格選拔,將人才任命到適合的崗位,從而發揮人才最大的作用。
強化風險防范意識,能幫助企業合理規避各種事前、事中、事后的風險,優化內部控制體系,修復內部控制的缺陷,增強合理、規范經營的意識,降低企業經營的資金成本。因此,企業首先要不斷強化風險防范意識,重視對風險進行管理,尤其是加大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投入,根據企業實際經營狀況量力而行,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制度。其次,企業風控部門要及時與財務部門進行溝通,掌握企業發展的運營數據以及財務狀況,對項目的投資進行可行性分析,做好預算管理工作,調動并優化配置資金資源,保證企業資金流動在企業可控范圍內。再次,還要提高對風險的識別靈敏度,及時識別對企業發展不利的因素和潛在風險,將風險轉化成機遇。上市企業管理者還需要具備風險意識,著力建立一支專業且高水平的風險管理團隊,更加及時、準確地預測風險,推進企業各項業務順利開展。
必要的監督和管理是上市企業在建立內部控制體系過程中的重要工作。企業內部資金預算、項目審批、流動資金的調動等都需要在相應的內部管理制度下開展。要想進一步加強成本費用內部控制,企業既要加大監督力度,也要做好相應的預算與成本管理工作。首先,設立專門的監督小組,加強與企業成本相關業務的監督控制,在嚴格的監督下確保每一項成本支出規范且有跡可循;其次,實行全面預算,要求全員參與預算各環節,著重強化預算執行控制與監管,跟蹤資金使用情況,及時發現其中問題并加以調整,以防資金浪費,達到降低成本費用的目的;最后,進行定期考核與檢查,制定成本控制目標并做好實時記錄與分析,解決其中的問題,進而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解決內部控制問題,應從企業內部出發加強內部監督管控,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首先,上市公司需要對內部結構進行調整完善。根據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做出調整,不斷優化組織結構,明確各部門權責,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保證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各部門互相配合、互相監督;加強對董事會的監管,企業可以設置專門的部門對董事會相關人員的行為等進行監督,保證董事會以及各位股東的利益。其次,文化建設在企業發展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文化風氣決定了企業能否實現長久的發展,企業可以定期對員工開展文化培訓,提高員工的企業文化意識,使員工能夠及時融入企業文化建設,激發工作熱情。其中企業的部門主管、決策人員等要發揮出榜樣作用,帶頭學習與引導,這對加強內部控制也有明顯的成效。最后,上市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對市場環境等進行分析,發現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采用正確的措施加以解決,還要及時分析潛在的風險,消除風險盲區,做好突發應急事件的處理工作,實現企業內部的有效控制與監管。此外,企業應設置獨立的監督部門,減少與管理層的接觸,直接向董事層匯報工作,充分發揮監督職能,提高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同時,確保內控監督人員有極高的專業素養和職業品格,以公平、公正的職業態度,在監管的過程中具有高度的執行力以及責任心,保證上市企業內部控制監管工作能有效發揮作用。
綜上所述,上市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長期性特征,這主要體現在上市企業發展時間長、內部結構比較復雜、內部各種矛盾突出且難以真正解決。因此,上市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及時發現內部各種問題,不斷優化內部組織結構,識別潛在風險,提高員工的專業能力,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學習,充分發揮內部監督的作用,完善內控體系,為促使員工長久發展做出貢獻,進而更好地推進上市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