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然 孫 潔
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備受國家、社會的關注,要與時代相結合,更大程度上發揮出思政育人的功能,更好地解決社會、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實際問題。目前就業形勢越發嚴峻,高職院也在逐步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并列為主要課程。創新創業課程旨在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以及創業能力,可以輸送出更多能夠自主創業的人才。思政教育更要同時代的步伐緊密結合,與創新和創業教育相結合,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發展戰略。將實效性同創新創業更好結合,也是各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隨著國家政策的落實,少數民族大學生群體不斷增多,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為響應李克強總理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各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推動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教育工作,少數民族大學生自主創業也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明確少數民族大學生自主創業減免稅收等政策。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意識培育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較多的困難,首先是語言關,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漢語水平普遍不高,不太容易建立溝通渠道;其次就是創新動能不足,創業思維往往停留在傳統行業中,并且過于追求短期利潤,缺乏一個較為合理的長遠規劃。因此,在思政育人的背景下,優化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的培育,顯得尤為必要。
在大多數高職院校中,少數民族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之間有著很好的契合性。針對在高職院校中的少數民族大學生來說,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更好地使高校思政教育進行改革和創新,可以初步解決以往思政教育參與度不夠的問題,讓思政育人的實效性有很大的提升。在思政教育的幫助下,能夠更好地推動少數民族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視創新型創業人才的培養,特別要注重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思維、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高職院校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過程中,要讓社會實踐和課程相適應,更好地激發出少數民族學生的創業精神,在創業意識、能力、技術上進行培養。具體來說,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為了開發并且增強學生的基礎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型人才為目的教育。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目的也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愛國、道德、理想信念以和全面發展為目標的一種育人過程。
從教育目標上來說,創新創業和思政教育兩者有著很多的共同性,最終目標都是讓少數民族大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并且在對大學生素養方面,兩者在培育的過程中也極為相似。因此,創新創業教育同高職院校中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相互結合,對實現少數民族大學生培養目標有著積極的作用。
高職院校在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如果思想引領不明確,就會使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創業方向目標模糊,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放棄的情況,在創業初期熱情比較高、在務實等方面有所欠缺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進行創業的過程中需要有思政教育進行支撐。思政育人可以使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提高艱苦奮斗的精神,提高遇到難題時解決的能力。
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少數民族大學生一個最主要的目標是要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將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可以突出問題的實踐性和典型性,把學到的理論知識以一種實踐的方式體現出來,同時在實踐中讓少數民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根本上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觀念。
高職院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可以讓少數民族學生適應社會發展,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狀態。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之上,與現代化的教學方式相互結合,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對少數民族學生創新創業思維進行培養。高職院校也已經非常重視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思政教育也要改變傳統的理論式授課,用更加靈活的一種方式,讓社會實踐和理論結合。
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思政教育在內涵上是相通的。把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思政教育相結合,可以讓少數民族學生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有著更好的道德修養,使思政教育極大地提升針對性及實效性。
針對創新創業的認知,以及在社會責任感等諸多要素結成的價值取向便是我們給創新創業價值觀的定義,同時這也是創新創業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現階段高職院校中少數民族大學生是否選擇創業,選擇的創業目標是什么,以何種方式進行創業項目,創業價值觀會影響創業者前行。創業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其中坎坷波折無數,堅定的信念,正確的價值觀會伴隨著創業者渡過這些階段,無形中為創業者保駕護航,也可以調節更多的工作情緒。創業的初心和創業中的每一個的抉擇,都受到創業價值取向的影響。
1.過度強調經濟價值,忽視精神價值的引領。高職院校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對價值滲透、引導和干預方面做得比較少。創新創業過程更多關注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參與感,注重培訓,對項目進行推進,在創業的時候所收到的效益,從而忽略在精神方面的培養。更多的是主觀能動性方面,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創新創業積極價值的引導不夠。
2.過度強調個人價值,忽視社會價值的引領。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有了創業的目標之后,對學生本身來說,可以創業帶動就業,但在其他方面的培育并不是十分關注,特別是缺少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更多強調的是個體需要,從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個人主義價值觀,在社會價值觀上做得并不是很好。在更多強調個人目標的同時,社會和政治理想就容易被忽略,這也讓一部分從事創業的少數民族學生和主流的社會發展方向不一致。
1.主導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高職院校的少數民族學生一定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少數民族學生的創新創業要和國家所倡導的主流思想相結合。高職院校應將創新、創業精神方向引導到教室、每日校園文化活動、在線媒體和其他教育機構等,同時也為少數民族的大學生創業提供不竭的動力。使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新創業,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相結合,將少數民族學生創新和創業者精神與國情、創新夢想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相結合。
2.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引導了少數民族學生的創新的價值,以及創新進程的持續性,從而優化了創新的運作過程。引導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新和創業精神價值觀的進程。少數民族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逐漸形成,這個過程中也可以逐漸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學生的創業創新意識在正確價值觀的引領下,將這種理解變成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
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是引導少數民族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的價值所在,符合我國的主流思維,同時也是少數民族學生創新創業的最高追求。少數民族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正確價值觀的引領下,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和實踐項目。個人價值方面,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少數民族學生應該建立適當的目標,以達到理想的目標。在社會價值方面,有助于支持少數民族學生的科學選擇、社會概念、創業者的想法,以及符合高等職業教育要求的選擇。增強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培養高尚的人格,形成轉變為承擔社會發展責任的巨大價值。
近年來,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關于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課和實踐課的形式和內容在不斷發展,很多少數民族大學生踴躍參加創新創業競賽,創新創業教育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和良好的發展趨勢。為了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對結果進行分析,針對思政視域下少數民族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提出相關對策和建議,激發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創新能力,豐富創業環境。
調查數據顯示,61.65%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會積極響應學校開展的創新創業課外實踐活動,33.22%的學生會積極參與,5.13%的學生不感興趣。61.28%的學生比較認同大學生創業,20.70%的學生積極支持,16.32%的學生積極參與,反對的學生占1.70%。由此可見,少數民族大學生還是具有一定的創業意識,對創業也比較認同,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65.62%的學生對創新創業有所了解,14.26%的學生了解,16.51%的學生不了解,3.61%的大學生沒有聽說過。62.97%的學生表示支持,創業對社會有積極的影響,37.03%的學生認為創業風險大,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經驗,不容易成功。由此可見,有些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創業環境、創業政策等內容缺乏系統的分析和認識,不能在創業過程中扎根,所以在市場中很難抓住機會成長。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具備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了解國家發展政策是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業所具備的必要條件,從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得自己的創業更加的有目的性和全面性,進一步加強了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消除學生對創業過于理想化的“假大空”等不切實際的空談空想,從基層做起,扎實地完成每一步。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有38.11%的學生希望在創新創業方面有專家進行指導,27.22%的學生希望有專業的創業教育體系,18.64%的學生希望有較好的硬性設施,10.78%的學生希望能夠提供較好的場地,其他占3.25%。目前,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創業知識很多都是輔導員那里得到的,輔導員因為自身職業的一些原因,在創業教育的一些方面專業化程度不是很突出。所以,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創業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經常設立一些專業的創新創業培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老師的專業技能。更好地分析出學生創新創業中會出現的一些問題,讓少數民族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重視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所需要的幫助,樹立其良好的創新創業精神。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把思政教育和日常的生活相結合,及時與少數民族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到他們的思想狀態、能力的情況,構建出良好的思政教育體系,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提高創新創業意識。同時,學校也在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的機制,通過多角度的學習,更好地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進行培養,保證在思政教育指導下創新創業教育可以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