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佳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冊會計師行業“要緊緊抓住服務國家建設這個主題和誠信建設這條主線”及相關文件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從誠信準則建設、誠信教育文化建設、誠信信息采集和信息監控體系建設、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建設、組織保障等環節入手,推動誠信規范建設等工作的深入開展?!蹲詴嫀熜袠I誠信建設綱要》于2023 年3 月29 日由財政部發布,全面系統部署了注冊會計師行業誠信建設,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統籌發揮財政部門、行業協會、會計師事務所、從業人員四個主體的作用,規范和維護社會公眾利益和市場經濟秩序。
“誠信者,國之寶也,民之憑也,天下之結也。”誠信自古以來就是興國之本,安邦之策。“言必信,行必果,講誠實、守信用”是中華民族所倡導的傳統美德。誠信,是為人的根本,也是檢驗一個人的做人原則和行為規范的基本標準,民無信,則不立,誠信不僅是忠于諾言的品格、忠于職守的操守,更是人們立身處世的根本和社會發展的基石。
誠信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市場秩序的基石,是注會行業為國家建設服務的內在要求,也是行業的靈魂和底線,更是注會行業的立業、發展之要和核心之基。
近些年來,多起會計師事務所由于誠信缺失導致被整改的重大案件相繼曝光,行業的誠信問題引起了社會的關注。這也充分體現了行業在誠信建設方面的突出問題:誠信的標準不夠健全、未形成誠信的監控體系、從業人員的誠信缺失、披露機制和誠信信息采集還不完備等尚未形成誠信的文化氛圍。因此,行業誠信的體系建設尤為重要。
誠信是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生命線,是檢測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與專業勝任能力的試金石,是確保執業獨立性的核心,是提升行業社會形象和維護公信力的重要支撐,也為社會經濟有序發展提供優質服務。每一名注冊會計師的誠信都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誠信水平,如果注冊會計師們沒有做到對會計信息的嚴格把關,缺失誠信,將會影響經濟秩序,造成注會行業公信力的下降。可見,在社會對誠信建設愈發重視的大背景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誠信建設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市場秩序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不僅增強了行業的競爭實力,還推動了行業誠信水平的整體提升。
首先,由于經濟利益等因素的驅動,審計的主客體之間存在著經濟依附的關系,使得事務所審計缺乏獨立性,注冊會計師的誠信意識不強,在審計中沒有保持應有的懷疑和謹慎態度,更有一些在利益誘惑下的注冊會計師喪失職業道德,違背執業準則,從而導致增加審計失敗的風險,甚至危機行業誠信。
其次,被審計單位管理層誠信道德缺失、公司治理層未起到監督作用和經營者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過度關注短期盈余和股價最大化,忽略長期目標和全局利益,通過財務造假、利用關聯交易等方式虛增營業利潤,從而存在財務舞弊,會計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問題,增加了審計失敗的風險,導致了行業誠信問題的出現。
再次,上市公司數量少,審計機構數量多,供求關系不平衡的外部因素使得會計師事務所因激烈爭奪客戶而導致缺失審計誠信的惡性競爭;同時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中對于“故意、重大過失”的界定,相關法律法規未作出明確說明,審計中帶有主觀性風險。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也導致了合伙人間的復雜競爭,在面對要承擔的責任時更使得他們之間的矛盾尖銳,各自為獲取利益狂奔,互相推諉不負責,導致行業誠信問題加深。因此,誠信建設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
優化行業底層土壤、營造健康行業發展環境至關重要。
對于作為維護市場秩序的審計堅定者——注冊會計師們,誠信無疑是檢驗其專業勝任能力和專業精神的試金石,2023 年2 月1 日我國首次制定的全國性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中也強調堅持誠信的重要性,倡導“三堅三守”推進誠信建設。審計失敗的多起案例讓我們認識到了提高注冊會計師誠信教育和職業道德的重要意義,無論在業務活動中還是業務發展中,誠信執業都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質量和會計信息質量的內在要求和基本保障,要建立從業人才隊伍誠信體系,增加誠信執業在注冊會計師考試中的比率,打造誠信執業的優質隊伍。
1.加強行業誠信宣傳,將行業誠信理念植入會計師事務所的企業文化中去,通過行業協會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宣傳行業誠信文化建設,舉辦以自律公約和注冊會計師誠信宣誓為引導的豐富活動來提高執業誠信的觀念,打造行業在公眾心目中誠信的社會好形象,樹立注會行業“誠信”的金字招牌。
2.樹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和誠信的終身理念,促進誠信文化的養成,達到誠信的精神共鳴。通過職業道德培訓、繼續教育和考核、建立注冊會計師信用評價制度等方式強化注冊會計師對誠信的認識,加強注冊會計師的社會責任感,形成誠信自覺的工作作風。
3.加強執業質量檢查,打造誠信執業大環境。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建立專業且公平的信用考核體系,并量化考核,將誠信考核項目納入綜合排名,通過網絡大數據等方式增加注冊會計師誠信考核結果的透明度,健全執業質量檢查制度,加強對誠信執業的嚴格監管。對于注冊會計師的失信行為要嚴懲,加大失信者的打擊力度,提高因失信行為而違法的成本,加強宣傳行業誠信建設,大力整治涉及誠信問題的掛名執業、無證經營、網絡售賣審計報告等行為,不斷提升行業執業水平。同時行業要建立容錯機制,鼓勵真實申報,設立獎勵機制,樹立行業誠信模范。
一是發揮好行業黨建引領誠信建設的作用,成為誠信建設的政治保障。注會行業各級黨組織要為誠信者揚名并選樹誠信的典型標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同時要發揮好行業黨建在行業誠信建設中的政治保障及引領作用,樹立行業誠信建設的文化理念,形成以誠信為核心的的良好行業文化氛圍。
二是法律法規角度保障支持誠信教育。特殊普通合伙制度及股票的發行注冊制度會增加注冊會計師們的法律責任,因此在引入此制度的同時加大宣傳行業誠信的重要性,積極推動有關法律法規的實施與修訂,真正使得司法、監管支持誠信執業。
三是要強化質量體系和風險控制制度。行業誠信和職業道德規范是質量控制制度和風險控制制度的因素之一,要將誠信建設和品牌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二者之間的互動,使得員工自覺將其作為審計工作中的行為習慣。在審計的每一環節加強誠信自我管理,完善客戶承接的風險評估制度,強化質量控制制度自我監督的重要性,樹立職業保險的理念,在內控體系完善的同時做到執業風險的降低,使得向財務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加真實、可靠、準確。
四是完善統一的投訴舉報渠道。加強行業監督和引導從業人員參與,注冊會計師行業應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建立全國行業舉報受理統一平臺,健全投訴舉報機制,真正做到回應及時、核查認真、處罰嚴厲。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加強注會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弘揚行業誠信文化,需要從注冊會計師做起,嚴格自律,形成行業誠信風氣,孕育誠信行業。行業上下要形成合力,延續誠信執業的血脈,共同打造出“本誠信、重操守”的注冊會計師行業。■